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体牙髓病学》名词解释

《牙体牙髓病学》名词解释

1.d ental caries即轄病,鵲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鯛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造成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

鵲病是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2.轄失补指数(DMF),根据顒病记录的详细程度,乂可将其分为DMFT指数和DMFS 指数。

DMFT指数反映患者口腔中罹患晡病的牙数,“T”为tooth的缩写,DMFT 指数是指受检人群中平均每个个体罹患鵲病的牙数;III于DMFT指数只能以牙为单位比较患龌的严重程度,故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反映舗病流行的严重程度上比较粗糙。

DMFS 指数反映患者口腔中罹患翻病的牙面数,“S”代表受龌病累及的牙面数,DMFS指数比DMFT指数更具敬感性,能够更准确的反映鵲病流行的严重程度,特别适用于在较短时间内观察鵲病的预防效果。

3.a cqu辻ed pellicle即获得性薄膜,是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biofilm) o其厚度约为30〜60 um,在牙面清洁并抛光后20分钟内即可形成,1〜2小时内可完全覆盖牙面;获得性薄膜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组成,能为细菌附着提供特殊受体,具有选择性吸附细菌至牙面的作用,可促进早期细菌的定植及细菌共聚,能决定细菌附着的顺序,乂可作为细菌的营养。

4.菌斑代谢糖后,其pH常迅速下降,而后缓慢回升。

将菌斑pH随时间变化绘成曲线称为Stephan曲线。

如菌斑pH下降至临界值5. 5以下则釉质溶解,形成翻齿。

5.r ampant caries即猖獗鬻又称猛性踽,是急性龊的一种类型,病程进展很快, 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鵲,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乂称放射性鵲。

Sjogren综合征患者及一些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或未注意口腔卫生,亦可能发生猛性龊。

6.e namel caries即釉质朗,是指发生在釉质内的舗。

临床牙冠表面一般都覆盖着一层釉质,大多数鯛都是从釉质辭开始发生的。

釉质是全身最硕、最致密的组织,儿乎全山矿物质构成,有机物含量极少,是对抗细菌的最大屏障,一旦釉质被破坏,藕在牙本质中的进展非常快,因此釉质舗在舗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

7.arrested caries即静止皤.当舗病发展到某一阶段,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变化,頻病不在继续进行,损害仍保持原状,这种特殊的越损害叫做静止鯛,静止鯛也是一利|慢性餉。

山于相邻牙被拔除,邻面晡的表面容易清洁,牙面菌斑易受到唾液缓冲作用和冲洗力的影响,病变进程自行停止。

牙齿咬合面顒损,咀嚼作用可将韻病损害部分磨平,菌斑不易堆积,病变停止,成为静止轄。

8.有的窝沟鵲损呈锥形,底部朝牙本质,尖向釉质表面,狭而深的窝沟处损害更为严重,碉病早期,釉质表面无明显破坏。

具有这类临床特征的舗损乂称潜行性ffi.9.secondary caries即继发鶴,鵲病治疗后,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用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称为致病条件,产生藕病,称继发頻。

继发鵲也可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净,以后再发展而成,这种继发舗比较隐蔽,单纯临床检查不易查出,需借助X线的检查。

10.retention form即固位形,是指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窝洞的固位形必须具有三维的固位作用方能保持充填体的稳固。

窝洞的基本固位形结构包括:侧壁固位、倒凹固位、鸠尾固位和梯形固位。

11.pulpodentinal complex即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牙髓和牙本质在胚胎发生上联系很密切,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有互联效应,是一个生物整体,被称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牙本质内有许多牙本质小管,小管内有成牙本质细胞突和体液循环。

牙髓组织内有神经、血管和各种细胞,通过成牙本质细胞伸入牙本质小管的细胞突与牙本质连为一体。

12.retention form即固位形,是防止充填体在侧向或垂岂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窝洞的固位形必须具有三维的固位作用方能保持充填体的稳固。

13.梯形固位指邻牙合洞的邻面制备成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防止充填体垂直方向的脱位,梯形固位多用于双面洞。

14.rubber dam即橡皮障是一块橡皮膜,通常用来术区隔离,经打孔后套在牙上,利用橡皮的弹性紧箍牙颈部,使牙齿与口腔环境完全隔离开来。

橡皮障将术区和口腔完全分隔开来,不仅使术区不被唾液污染,不受口腔湿气的影响,同时可防止手术过程中对牙龈、口腔黏膜和舌的损伤,避免手术器械、切削的牙体组织碎屑及修复材料等呑入或吸入食管、气管,确保手术安全,而且还能避免医师手接触患者的唾液,减少医源性交义感染。

15.p rimer即底漆,指窝洞封闭使用的洞漆,为溶于有机溶剂的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呈清漆状;涂布在预备好的窝洞,有机溶剂挥发后留下一层树脂薄膜,约2〜5um 厚,一般涂布两次以尽量达到完全封闭。

洞漆中的有机溶剂可与复合树脂中的树脂成分反应,而影响其聚合,且树脂中的游离单体可洛解洞漆,故复合树脂充填体下面及任何做粘结处理的洞壁均不能用洞漆。

16.全酸蚀类粘结系统,即酸蚀一冲洗粘结系统,山酸蚀剂、预处理剂和粘结树脂三部分组成:酸蚀剂多为10%〜37%的磷酸凝胶;预处理剂乂称底胶,主要成分为含有亲水和疏水基团的酯类功能单体。

一般为牙体组织经磷酸酸蚀和冲洗后,表面的玷污层被去除,然后使用预处理剂涂布,并使用粘结剂进行粘结处理。

17.s mear layer即玷污层,是窝洞预备过程中器械切割和研磨牙体组织形成的并并贴附于洞壁的一层无结构物质,主要有牙本质碎屑和凝固的胶原蛋口组成。

山于玷污层的表面自山能低是亲水的,不利于粘结剂在牙面的润湿和渗入,从而影响粘结,故应尽量将其去净。

18.S andwich technique即夹层修复技术(三明治技术),为玻璃离子粘固剂与复合树脂的联合修复。

玻璃离子粘固剂对牙髓刺激小,且能释放氟,但其机械性能、耐磨性及美观效果不如复合树脂,而复合树脂恰恰相反,其机械性能及美观效果较好,但对牙髓刺激性大。

所以这两种材料联合使用,即先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作为基底材料粘结于牙本质,再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可起到互补作用。

这样既能改善复合树脂与洞壁的密合性,阻断树脂对牙髓的刺激,乂可以避免玻璃离子粘固剂单独修复的缺点,因此,玻璃离子粘固剂与复合树脂的联合修复技术被认为是理想的牙本质修复体系,此联合修复叫夹层修复技术,也叫三明治技术。

19.s elf-etch adhesive system即自酸蚀系统,其LI的是为了减少临床操作步骤。

自酸蚀粘结系统的特点是将玷污层进行改性而不是完全去除。

2002年第七代粘结系统出现,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单组份一步操作的自酸蚀粘结系统。

酸蚀剂、预处理剂和粘结剂混合在一个瓶内,临床操作时酸蚀、预处理和粘结等一步完成。

第七代粘结系统粘结强度可达18〜25MPao20.resin tags即树脂突。

低粘度的粘结树脂通过毛细作用渗入酸蚀后形成的微孔中并发生聚合,形成树脂突。

树脂突有两种形式,在釉柱之间形成的称为大树脂突(macrotag),在每一个釉柱末端羟基磷灰石晶体溶解后形成的微空隙内形成的称为微树脂突(microtag)。

21.conic shaped teeth即锥形牙,指牙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牙形态异常,小于正常牙的牙齿称为过小牙,过小牙的形态常呈圆锥形,乂称锥形牙。

锥形牙常发生于上颌侧切牙、第三磨牙和颌外牙。

22.dens invaginatus即牙内陷,指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所致。

牙萌出后,在牙面可出现一囊状深陷的窝洞。

常见于上颌侧切牙,偶发于上颌中切牙或尖牙。

根据深浅程度及其形态变异,临床可分为: 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和牙中牙。

23.氟斑牙又称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或斑釉(mottled enamel),是指患者在牙齿发育形成时期从饮水、食物、空气中摄入过量的氟所引起的牙釉质发育不全,为慢性氟中毒病早期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其受累人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常发生于高氟区出生和成长的人群或是7岁以前定居于高氟区的个人。

受累的牙齿表现为牙釉质颜色的改变,摄入的氟越多,颜色改变越明显。

严重者还并发牙釉质的实质性缺损。

24.Turner' s teeth即特纳牙,为局部感染和创伤引起的釉质发育不全,多见于恒上切牙或上、下前磨牙。

程度或重或轻,从轻度牙釉质变棕黃色,到严重的凹陷和不规则的牙冠。

特纳牙是个别恒牙的釉质发育不全,常与其先行乳牙有关。

常见于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导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

因前磨牙的牙胚处在乳磨牙根分歧下方,难以避免乳磨牙根尖周炎症的影响,故个别牙的釉质发育不全,多见于前磨牙。

个别前磨牙釉质形成和矿化障碍的现象首先111 Turner报道, 故又称特纳牙。

25.microdontia即过小牙,指牙ill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牙形态异常,小于正常牙的牙齿称为过小牙,常发生于上颌侧切牙、第三磨牙和额外牙。

如为圆锥形时则称为锥形牙,即牙的切端比颈部狭窄。

26.fUsed teeth即融合牙,常山两个正常牙胚融合而成。

在牙发育期,可以是完全融合,也可以是不完全融合。

引起融合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压力所致。

如果这种压力发生在两个牙钙化之前,则牙冠部融合,如果这种压力发生在牙冠发育完成之后,则形成根融合为一,而冠分为二的牙。

牙本质总是相通连的。

无论是乳牙或恒牙均可发生融合牙,最常见于下颌乳切牙。

此外,正常牙与额外牙有时也可发生融合27.E namel hypoplasia即釉质发育不全,是牙釉质形成不全或形成缺陷,是牙齿结构发育异常的一种疾病。

指在牙发育期间,山于全身疾患、营养障碍或严重的乳牙的根尖周感染导致在此期间形成的牙发生釉质结构异常。

根据致病性质不同,有釉质发育不全和釉质矿化不全两种类型:前者是釉质基质形成障碍所致,临床上常有实质缺损;后者则为基质形成正常而矿化不良所致,临床上一般无实质性缺损,两者可单独发病,也可同时存在。

28.g eminated teeth即双生牙,系山一个内向的凹陷将一个牙胚不完全分开而形成不完全的双生牙。

通常双生牙为完全或不完全分开的牙冠,有一个共同的牙根和根管。

双生牙在乳牙列与恒牙列皆可发生。

双生乳牙常伴有其继承恒牙的先天性缺失。

29.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根据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分3型:①牙本质发育不全I型(DGI- I ):除牙本质发育不全外,还伴有成骨不全症。

乳恒牙通常均为琥珀色、半透明,显著磨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