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一、机械设备配置
1)按照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租赁、运输、进场及安装。

对主要施工机械,尤其进场施工时必须的挖掘机械,要早安排,早落实,按计划分期进场。

2)本公司拥有机械设备公司,有先进的、性能良好的各类大、中、小型施工机械,足以满足施工需要。

为本工程施工,我方已根据施工需要,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机械使用计划,并做好随时进场的准备。

3)根据施工需要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变更等问题,我方适当的库存部分机械,以便需要临时增加设备时,可及时供应。

4)我方设备公司为该工程成立了专门的机械维修小组,随时到工地现场进行检修,配合工地保证机械安全正常运转。

二、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2.1本着因工程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方便和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主要机械设备的选型。

2.2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尤其是预防非正常损坏,要以五好标准予以检查控制。

1)完成任务好:做到高效、优质、低耗和服务好。

2)技术状况好:做到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工作性能达到规定要求,机容整洁和随机工具部件及附属装置等完整齐全。

3)使用好:认真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制度,做到合理使用,正确操作和原始记录齐全准确。

4)保养好:认真执行保养规程,做到精心保养,随时搞好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5)安全好: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无机械事故。

三、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
3.1材料供应
为确保工程材料及时供应,决定由公司统一部署,垂直管理,保证工程材料任务的
完成。

工程使用中各种材料我公司将按施工进度计划提前一个月提供供应计划,并适当建立材料周转仓库。

公司的材料供应公司将优先满足本工程需要,以保证施工连续。

3.2供货能力
为了更好的及时供应工程所需材料,根据甲方、监理要求选择采用供货能力强、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的材料厂家和运用我公司自身的库存能力和调配能力及时保证材料供应。

3.3保证物资材料供应措施
本工程物资准备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建设为正常施工服务的生产和生活设施所需的物资,另一方面是指投入到施工生产的各项材料物资。

物资准备工作要针对具体对象,区别对待,真正解决好施工现场的物资供应问题。

为此,我们作好准备如下:对现场临时设施所需的各种材料,如办公室用房、用品,临时用电配电箱,电缆等,根据我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临建搭设量,拟出一份临建搭设材料进场计划,提交给公司的物资基地,由该基地筹备组织相应材料,保证所需临建材料种类及数量在投标阶段一直处于备用状态。

另外,我们在本次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选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均是由该物资基地提供的企业自有的机械设备中选定的,若我公司一旦有幸中标,我们将根据被批准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把施工机械及时运至现场并安装好,以保证施工正常运行。

对于工程本身所需的各种工程材料,我们将在公司强大的物资采购平台架购上结合当地供应情况,首先通过预算部门精准的估算工程材料用量,然后由材料部门汇同技术计划部门一道提出详细的物资采购计划,根据现场进度情况组织各种材料物资进场。

为保证所建工程的质量最终达到用户满意,对项目所使用的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按公司ISO91质量体系要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

公司将集中采购本工程的各类主要物资(设备)。

从送样报批、签定供货合同、物资采购、供应至现场到最终在工程上使用的各环节,均实行质量把关,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物资及时、准确的用于施工生产。

所有成品或半成品材料及其供应厂商,在采购前坚持样品报批制度,必须经业主和监理批准认可后方可采购。

对于重要材料,如钢材、水泥、钢筋、防水材料等在批准的或业主指定的合格生产厂家内选用,并具备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准用证和销售许可证。

加强对本工程混凝土的管理。

对于进场的材料、设备要严格按照现场平面图要求的地点堆放并按照公司有关标准程序进行保存管理。

材料进场是须经专人验收,对某些特殊材料应会同业主、监理共同进行联合验收,并按规范和规定要求对各种材料进行进场检验。

现场仓库及材料堆场由项目负责管理。

物资的接受与领取应办理出入库手续,并保存记录。

建立现场检验制度,施工现场对所用材料进行复检、检测、试验,结果报告严格执行材料物资验收规范标准。

物资进场验证: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试验报告)、数量规格、型号、产品标识包装完好情况、外观质量等。

施工机具与周转材料管理:项目物资部负责建立项目周转材料台帐,组织项目的日常使用管理,并负责完成周转材料的退场工作。

对周转物资使用中出现的损坏和丢失应有项目承担成本损失,经采购负责人与项目核实后,由财务部门进行转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