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49)

最新法考《刑事诉讼法》考前复习题带答案分析(共90套题)第(49)

“最新国家法考《刑事诉讼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期间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33题,单选)A 、重新计算期限包括公检法的办案期限和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期限两种情况B 、上诉状或其他法律文书在期满前已交邮的不算过期,已交邮是指在期间届满前将上 诉状或其他法律文书递交邮局或投入邮筒内C 、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比如有关诉讼文书材料在公检法之间传递的时间应当从法定期间内扣除D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在羁押场所以外对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医治的时间,应当从法定羁押期间内扣除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 10 章>第 1 节>期间的计算【参考答案】:C【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期间的计算。

重新计算期限仅仅适用于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期限,故A 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 105 条第 3 款规定,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

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

递交邮件的时间以当地的邮局加盖的印戳为准。

故 B 错误,C 正确。

《最高法解释》第 174 条规定,审判期间,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可见,其他鉴定均应计入期限,对于严重疾病治疗是否应当计入期限的问题,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故 D 错误。

本题选 C 。

2.下列关于刑事证据规则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个:A 、“证明证人可信品行的证据,只能在该证人的诚信已受到攻击时才能采纳”,这一规定体现了传闻证据规则B 、“依法应当出庭作证的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其庭前证言真实性无法确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规定体现了意见证据规则C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规定体现了关联性规则D 、 与被告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言,或者与 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有利于证据印证的,可以作为定案根据”,这一规定体现了补强证据规则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 7 章>第 4 节>补强证据规则【参考答案】:D【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品格证据是指用以证明一个人品德、品行好坏的证据。

品格证据规则或称排除品格证据规则,是指诉讼中当事人提出的关于被告人、被害人、证人品格的证据不可采的证据规则。

A项是品格证据规则的体现,该项不正确。

传闻证据规则,也称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即法律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根据的规则。

根据这一规则,如无法定理由,任何人在庭审期间以外及庭审准备期间以外的陈述,不得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

所谓传闻证据,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书面传闻证据,即亲身感受了案件事实的证人在庭审期日之外所作的书面证人证言,及警察、检察人3.在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被告人当庭表示愿意认罪认罚,此时法官的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告知被告人其所享有的诉讼权利B、告知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C、告知被告人在庭审过程中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D、对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进行审查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15章>第2节>法庭审判【参考答案】:C【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0条第2款的规定,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由此可知,ABD选项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本条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1章“任务和基本原则”部分,表明了认罪认罚从宽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始终,因此在庭审过程中被4.关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自诉案件C、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只是说法不同,含义相同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二者之间没有关系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13章>第3节>自诉案件的范围【参考答案】:B【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自诉案件的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由此,自诉案件和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不是一个概念,自诉案件除了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还包括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5.下列哪种情况中,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决定开庭审判?()A、审查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B、审查证据充分的C、审查证据确实的D、审查案件属于本院管辖的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15章>第2节>公诉案件庭前审查【参考答案】:A【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庭前审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6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6.于某为甲省乙市丙县的民营企业家,是该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

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丙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县公安局经审查认为应将于某逮捕,于是便向县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

对此,如果在人大闭会期间,人民检察院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应当报请县人大常务委员会许可B、应当层报甲省人民检察院报请省人大常委会许可C、应委托乙市人民检察院报请省人大常委会许可D、应当分别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和层报至市、省人民检察院报请市、省人大常委会许可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6节>逮捕的批准和决定程序【参考答案】:D【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逮捕程序。

《高检规则》第14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担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报请许可手续的办理由侦查机关负责。

对担任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层报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同级的人民检察院报请许可。

对担任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可以直接报请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也可以委托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同级的人民检察院报请许可;对担任乡、民7.关于刑事诉讼价值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5年卷二22题,单选)A、公正在刑事诉讼价值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 B 、通过刑事程序规范国家刑事司法权的行使,是秩序价值的重要内容C 、效益价值属刑事诉讼法的工具价值,而不属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D 、适用强制措施遵循比例原则是公正价值的应有之义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 1 章>第 4 节>刑事诉讼价值【参考答案】:C【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刑事诉讼价值。

刑事诉讼价值包括秩序、公正、效益等,其中公正价值居于核 心地位,故 A 正确。

对刑事诉讼秩序价值的追求,意味着对抑制犯罪行为、保持社会和平 与稳定的期望。

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还表现为对社会及其成员的安全的追求。

这不仅需要控 制社会暴力冲突,还需要防止政府及其官员滥用权力而使社会成员没有安全保障。

所以,国 家刑事司法权的行使,必须受到刑事程序的规范。

故 B 正确。

根据四大本的表述,一方面, 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实现秩序、公正和效益价值,这称为刑事诉讼法的工具价 值,另一方面,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适用8.张某居住于甲市A 区,曾任甲市B 区某局局长,因受贿罪被B 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期间突发严重疾病而被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张某在监外执行期间违反规定,被决定收监执行。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38题,单选)A 、暂予监外执行由 A 区法院决定B 、暂予监外执行由 B 区法院决定C 、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由 A 区司法行政机关实行社区矫正D 、收监执行由 B 区法院决定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 19 章>第 3 节>暂予监外执行【参考答案】:C【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暂予监外执行的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 265 条第 5 款规定:“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故 A 、 B 项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 269 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 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故 C 项正确。

《最高法解释》 第 433 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人 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执行9.张某、李某、孙某、高某涉嫌共同盗窃,侦查人员在张某的住处搜到一份书面的分赃协议,其内容为,张某取得出售金额的 40%,李某、孙某、高某各得 20%。

经过笔迹鉴定,确认此分赃协议系张某所写:本案中的分赃协议属于下列何种证据?()具A 、物证B 、书证C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D 、既是书证又是物证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 7 章>第 2 节>物证【参考答案】:D【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证据的分类。

本案中,分赃协议一方面以其记录的分赃计划证明案件事实,具 有书证属性:另一方面又帮助侦查机关通过笔迹的外部特征确认犯罪嫌疑人, 有物证属性。

10.人民检察院,对于缺席审判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应当做到?()A 、犯罪事实基本查清,证据确实、充分B 、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C 、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D 、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知识点】:第 22 章>第 1 节>缺席审判程序的案件范围【参考答案】:D【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291 条第 1 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监察机关、 公安机关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11.吴某因涉嫌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执行期间,吴某父亲找到证人李某,证明案发时吴某正与李某在外地开会,吴某父亲提出申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