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集团深度解析报告航空工业集团深度解析报告报告综述:中国航空装备巨头,世界排名第六。
1)航空工业集团是国有特大型企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超过20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19家),员工逾45万人。
2)集团拥有中国最为完备的航空产业链资源,主营业务包括航空航务、民用航空、工程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是中国航空装备研制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中国十大集团中总资产/净资产规模排名第一,收入规模排名第二(2019年数据)。
3)2019年,航空工业集团航空装备业务在全球范围排名第六,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名列163名。
“十三五”圆满收官,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1)集团层面,航空工业收入、利润在“十三五”期间均实现稳健增长,其中2020年全年营业总收4685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6%;“十三五”期间航空防务收入提前一年完成目标,民机累计交付超过2200架,较“十二五”增长47%。
面向“十四五”开局之年,集团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对经营业绩、产品研发、深化改革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上市公司层面,在“十四五计划、新式装备上量和改革加速三重因素催化下,航空工业各板块核心上市公司1~3Q20均取得较好的业绩增长,并有多家企业预告2020年全年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改革先行者,“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斐然。
1)2020年,集团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深化混改,截止2020年底,集团实现“三个70%”的融合发展目标,主机厂平均一般能力社会化配套率75%,产业融合收入占总收入比例74%,资产证券化率71%。
并推动首批9家科研院所转制。
2)上市公司层面,积极推动多家公司的股权激励、资产重组、再融资和股份回购等资本运作,2020年完成中航西飞的置换,中航科工的直升机资产收购和发行A股,江航装备登陆科创板等,集团下属21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7462亿元(截至2021/2/10)。
我们认为,航空工业后续改革进展值得期待。
2020年度回顾:“十三五”发展/改革任务圆满收官“十三五”成绩喜人,航空工业集团站在新征程起点。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中国航空装备研制发展的主导力量,收入、资产规模在中国航空航天类十大集团中位居前列。
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航空工业获得第163名,连续第12年入榜。
回顾过去的一年,航空工业在装备保障、产业发展、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经营效益:2020年全年营业总收4685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215亿元,同比增长12%;EVA78亿元。
“十三五”期间实现收入、利润的持续增长;截止2020年底资产负债率64.9%,同比改善近1个百分点;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29万元,同比增长8%。
产品发展:装备方面,“集团抓总、主机牵头、体系保障”的装备管理机制全面落地生效,特种航空与防务收入超出“十三五”规划目标。
民机方面,全年交付民机476架,“十三五”累计交付超过2200架,较“十二五”增长47%。
深化改革:1)截止2020年底,融合发展实现“三个70%”的改革目标,主机厂平均一般能力社会化配套率75%,产业融合收入占总收入比例74%,资产证券化率71%;2)“瘦身健体”取得成效,“十三五”期间总部部门由19个减少到14个,累计压减法人单位超1000户,法人层级由11级压缩至6级,推动首批9家科研院所转制;3)优化航空产业组织,2020年完成:西飞、陕飞、天飞资产整体上市,直升机资产注入中航科工,江航装备登陆科创板,中航无人机、航为高科、中航空管混改方案获批复,机载、中航国际等实施股权多元化等工作;4)持续推进激励制度建设。
航空工业集团近期召开了2020年工作会议,面向2021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力争实现经营业绩继续增长的同时,深化改革是航空工业集团“十四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中国航空装备主要科研及生产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
集团公司设有航空装备、运输类飞机、直升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航空供应链与军贸、专用装备、汽车零部件、资产管理、金融、工程建设等产业。
集团公司总部设置13个部门,3个特设机构;下辖11家直属单位、11家直属业务单位、11家直管功能单位,近100家成员单位。
同时,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19家),员工逾45万人。
业务板块:包括四大板块,聚焦航空主业航空工业集团主营业务包括航空防务、民用航空、工程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四大类。
其中,工业制造包括通用与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能源与材料、电子信息及电力电气等领域,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工程服务和金融服务业务。
财务分析:规模在十大集团中位居前列,毛利率/净利率稳定,ROE有所下降1)收入、资产规模:2019年航空工业集团总收入4,618亿元,YoY+5.2%,仅次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资产规模10,086亿元,位列十大集团之首。
2)盈利能力:2016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分立导致集团归母净利润下降。
集团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40亿元,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1.9%。
2019年净利率为2.9%,基本与2018年持平;2019年毛利率为18.6%,较2018年增长0.6ppt;集团ROE自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剥离之后较为波动,2019年为2.1%。
上市公司:下辖A股19家;集团资产口径资产证券化率超过60%集团下属22家境内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2月10日总市值7462亿元,根据集团与各上市公司2019年度和2020Q2及Q3财务数据,航空工业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按营收、总资产、净资产口径分别为52.6%(截至2019年底)、69%(截至2020Q3)、61.2%(截至2020Q3)。
主要业务板块梳理与2020年变化回顾2020年,在“五年计划周期、装备上量周期和改革加速周期”三周期叠加,以及十四五装备需求出现较大增长的情况下,航空工业各板块核心上市公司1~3Q20基本取得了较好的利润增长。
同时,我们注意到,航空防务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股价显著跑赢非航业务板块上市公司,说明航空防务企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此外,2020年我们观察到航空工业集团各板块资本动作较为密集(详见下图)。
航空总装:沈飞、西飞、中直、洪都、中航科工等中航沈飞:战斗机唯一上市公司,领先的航空防务装备制造商。
1~3Q20公司营收189.1亿元,YoY+19.01%,归母净利润11.6亿元,YoY+87.19%。
我们认为:装备换代需求、定价机制改革和股权激励措施多重因素加持下,公司有望在“十四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航西飞:大中型飞机总装厂商,资产置换实现整体上市。
1~3Q20公司营收233.5亿元,YoY+18.67%,归母净利润4.55亿元,YoY+32.77%。
2021年1月4日公司公告资产置换完成过户:置入航空工业西飞100%股权、航空工业陕飞100%股权、航空工业天飞100%股权,置出资产贵州新安100%股权、西飞铝业63.56%股权、西安天元36%股权、沈飞民机36%股权、成飞民机27.16%股权。
我们认为:通过资产置换,公司完成对大中型飞机整机制造资产的专业化整合,公司将聚焦航空整机主业,增强研发效率及航空装备合同履行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直股份:直升机龙头,形成“一机多型、系列发展”格局。
1~3Q20公司营收121.87亿元,YoY+15.75%,归母净利润4.90亿元,YoY+21.21%。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公告,公司股东中航科工完成对天津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整合,直接和间接持有中直股份合计为50.80%股权。
我们认为:新型10吨级直升机的加速列装,产品型号的更新换代和通航市场的发展有望为公司业绩进一步打开空间。
洪都航空:教练机和制导装备双主业。
1-3Q20公司营收30.16亿元,YoY+77.38%,归母净利润0.13亿元,YoY+115.89%。
资产置换后,公司主营业务拓展为教练机和防务产品。
2021年1月27日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1.39亿元,YOY+48.3%~67%。
扣非后实现归母净利润1508万~4308万元,YOY+109%~497%。
中航科工:稀缺的港股航空核心资产标的。
1H20公司营收201.98亿元,YoY+11.1%,归母净利润7.40亿元,YoY+16%。
2020年12月24日公司公告:中航科工完成发行内资股以及对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整合。
我们认为:收购中直有限完成后,公司拥有航空工业下较完整的直升机系列、教练机系列等核心航空资产,整机业务有望为其未来增长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其在港股的稀缺性将为其带来业绩与港股估值“戴维斯双击”的机会;此外,公司司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港股上市平台和改革先锋,未来存在进一步资本运作可能性。
航空配套: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航重机、江航装备等中航机电:航空工业旗下航空机电系统上市平台。
1~3Q20公司营收83.03亿元,YoY-0.7%,归母净利润6.23亿元,YoY+8.0%。
2019年底,公司公告收购南京航健70%股权(2019年底完成),通过增资方式收购宏光装备36.55%股权(2020完成),剥离贵阳机电100%股权(20219年完成)。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唯一航空机电系统上市平台,控股股东中航机载系统公司是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将受益于需求端的旺盛和改革的先发优势。
中航电子:航空工业旗下航空电子上市平台1~3Q20。
公司营收58.13亿元,YoY+12.38%,归母净利润4.15亿元,YoY+55.75%。
2020年,中航电子完成宝成仪表剥离,实现了资产的优化。
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航空平台多项重要系统的唯一供应商,市场份额大、竞争壁垒高,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中航重机:国内航空锻造龙头。
1~3Q20公司营收52.45亿元,YoY+18.15%,归母净利润2.68亿元,YoY+31.91%。
1月16日公司公告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9.1亿元,拟用于航空精密模锻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特种材料等温锻造生产线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江航装备:机载设备细分赛道领跑者。
1~3Q20公司营收5.68亿元,YoY+17.10%,归母净利润1.58亿元,YoY+70.15%。
信息化&新材料:中航光电、中航高科中航光电:特种连接器国内龙头。
1~3Q20公司营收76.66亿元,YoY+11.23%,归母净利润10.99亿元,YoY+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