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

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及格式
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职业卫生问题,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工作,完善职业卫生保健体系,维护职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要求及格式展开讨论。

一、职业卫生档案建立要求
1、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的必要性
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监管的重要依据,是整个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资料。

它的建立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掌握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更加全面系统地展开职业病防治工作。

2、建档范围
企业负责人应该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并负责档案的保存。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范围包括全体员工,包括承包商和接受培训的人员。

对于临时性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企业必须要建立档案。

3、档案内容
(1)从事工作的人员的入厂体检记录
(2)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
(3)职业卫生学识及技能培训情况记录
(4)人员身体检查资料,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肺活量、血压、心电图、尿检、肝功能等。

(5)职业卫生风险评价记录,包括工作场所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暴露情况及职业病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6)职业健康监护记录。

企业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职业病筛查和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档案中应有相关记录。

二、职业卫生档案格式
1、档案名称
职业卫生档案
2、单位名称
填写建档单位名称。

3、单位地址
填写建档单位的地址。

4、建档单位负责人
填写建档单位的负责人姓名和联系方式。

5、建档责任人
填写建档责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6、建档日期
填写建档的日期。

7、档案编号
填写档案编号,方便查找和管理。

8、职业卫生档案内容概述
简要介绍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

9、从业人员档案
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包括未入职、在职、离职人员,同时这些人员的档案应包括各自的身体信息、职业暴露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10、职业卫生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档案
将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职业健康保护措施并记录,以便追溯和评估效果。

11、职业卫生定点监控档案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以及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病诊断情况等进行记录。

12、职业卫生评价档案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职业卫生评价,并对范围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测定、评价等,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需要改进的方案记录。

13、职业卫生统计分析档案
对职业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制定更加精准的职业卫生保护方案。

总之,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身体状况以及职业卫生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另外,企业应该及时更新职业卫生档案,加强档案管理,确保档案完整、准确、真实,保护职工身体和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