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后答案


图2-55
(6) 图7-21所示的两个零件采用锤上模锻工艺成形,试选择合适的分模面。
(a) 平连杆
图7-21
(b) 弯连杆
(7) 图7-22所示零件若批量分别为单件、小批、大批量生产时, 应选用哪种方法制造?定性的画出模锻所需的锻件图。
单件生产时选用自由锻;小批生产时选用胎膜锻;大批量生产时选用模锻。 模锻所需的锻件图见右。
图示零件采用模锻方法制坯,设计上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为什么?
不合理的地方如图: 1.应设计为圆角,减小金属流动时的摩擦阻力和使金属液充分的填满模膛; 2.应有一定的拔模斜度,便于拔模; 3.应设计得更厚,不然金属容易冷却,不易充满模膛; 4.应为非机械加工面,模锻的尺寸精度高和表面粗糙度底,所示处不用于 配合。
答:1.因为该铸件有应力是不稳定的,将自发的通过变形来减小内应 力,趋于稳定状态。向下凹。
2.采用同时凝固以便冷却均匀,或用“反变形”工艺。 3.采用如下图所示结构。或增加外圆角,减小热节。
试比较压力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三种方法的异同点及应用范围。
充型压力(MPa) 凝固过程
低压铸造
0.02~0.070
P80(9)
确定如图所示铸件的铸造工艺方案,要求如下: (1)按单件、小批生产和大批量生产两种条件分析最佳方案; (2)按所选方案绘制铸造工艺图(包括浇注位置,分型面,型芯及芯头 等内容)。
(1)按单件小批生产条件 选用手工活块造型(5个活块), 自带型芯,方案如图:
按大批量生产条件 选用机器造型,单独下芯, 方案如图:
铸件上半部的冷却速度较下半部慢,受拉应力,将产生尺寸缩减的变形;铸件 下半部的冷却速度较上半部快,受压应力,将产生尺寸伸长的变形;最终在长度方 向上,铸件整体将产生下绕的变形。
2.选用同时凝固制定铸造工艺;或采用“反变形”工艺。 3.将槽型梁的断面形状设计成对称结构,如右图所示。
1.1.5 某厂自行设计了一批如图所示的铸铁铁槽型梁。铸后立即进行了机 械加工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梁的长度方向上发生了弯曲变形。 (1) 该梁壁厚均匀,为什么还会变形?判断梁的变形方向。 (2) 有何铸造工艺措施能减少变形? (3) 为防止铸件变形,请改进槽型梁结构。
P15(7) 某厂自行设计了一批如图所示的铸铁槽型梁。铸后立即进行了机械加
工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梁的长度方向上发生了弯曲变形。 (1) 该梁壁厚均匀,为什么还会变形?判断梁的变形方向。 (2) 有何铸造工艺措施能减少变形? (3) 为防止铸件变形,请改进槽型梁结构。
答:1. 由于铸件上半部与下半部的表面积不同,导致上半部与下半部的冷却速度不 一致,固态收缩受阻、相互制约,使铸件内部产生热应力。当切削掉铸件坚硬的表 层后,热应力超过了材料的164 (8) 答: 六角螺栓——冷镦、搓丝成形; 螺母——模锻、攻丝成形;
木螺钉——车削成形; 铁钉——冷镦、碾压成形。
P121 (5) 图7-20所示的零件的模锻工艺性如何?为什么?应如何修改使其便于 模锻?
答:零件的锻造工艺性 不好,整体锻造时固态 金属充型困难,孔难以 锻出。可采用锻-焊组合 结构。
P15(5) 冒口的补缩原理是什么? 冷铁是否可以补缩? 其作用与冒口有何不同?
某工厂铸造一批哑铃,常出现如图1-59所示的明缩孔,有什么措施可以防止, 并使铸件的清理 工作量最小?
冒口 缩 孔
冷铁
答:前三问的答案参见教材。
可采用顺序凝固,使铸件按照一 定的先后顺序逐渐凝固。在铸件可能 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或在 铸件远离浇冒口的部位增设冷铁,加 快该处的冷却速度,从而实现自下而 上的顺序凝固。如图所示。
P164 (3)精密模锻需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产品精度? (1) 精确下料,坯料表面质量要求高; (2) 在无氧化或少氧化气氛中加热; (3) 制造高精度的锻模 模膛的尺寸精度要求高(比锻件高2级),模膛中应开设排气孔, 在模具上有良好的导向装置和顶出装置 。 (4) 模锻时要很好地润滑和冷却锻模。 (5) 选用刚度大、精度高的锻压设备。
P96(2) 在方便铸造和易于获得合格铸件的条件下,图5-22所示铸件构造有
何值得改进之处?怎样改进?
(a) 轴托架: 悬臂部分改为工字梁。
(b) 角架
(c) 园盖
(d) 空心球
(e) 支架
(f) 压缩机缸盖
(1)如何评定金属材料的锻造性? (2)为什么纯铁的锻造性比中碳钢好、Cr12钢的锻造性比高速钢好? (3)为什么用摩擦压力机锻造能提高金属的锻造性? (4)为什么挤压时金属的锻造性比拉拔时更好?
P144 (2) 用Φ50冲孔模具来生产Φ50落料件能否保证冲压件的精度?为什么? 答:不能。冲孔模的设计以凸模为基准,考虑到磨损,凸模取合乎公差
要求的最大值。因而,使用冲孔模来生产落料件,零件尺寸偏大。
(6))用φ250×1.5板料能否一次拉深成直径为φ50的拉深件?应采取哪
些措施才能保证正常生产?试拟定冲压件的生产工序。 答: m = 50/250 = 0.2<0.5 不能一次拉深成形,需采用多次拉深工艺。 m1 取0.5 d1 = 250 x 0.5 = 125 m2 取0.6 d2 = 125 x 0.6 = 75 m3 取0.67 d3 = 75 x 0.67 = 50 多次拉深时,板料会出现加工硬化现象。加工硬化使板料的强度、硬度 提高,塑性有所下降,继续拉深有困难。可在下次拉深前,对板料进行退 火处理,消除加工硬化后再继续拉深。
压力下结晶
压力铸造
30~70
压力下结晶
挤压铸造
2~10
压力下结晶并 产生塑性变形
力学性能
生产效率
组织致密 综合性能好

易产生气孔

比低压件差
最高

P61 (8),(10),,(11),自己看书查资料回答 (12)答:
1. 缝纫机头——灰口铸铁、砂型或消失模铸造; 2. 汽车叶片——合金钢、熔模铸造; 3. 铝活塞 —— 铝合金、金属型铸造; 4. 铸铁水管——灰口铸铁、离心铸造; 5. 柴油机缸套——合金铸铁、离心铸造; 6. 摩托车汽缸体——铝合金、低压铸造; 7. 车床床身——灰口铸铁、砂型铸造; 8. 大模数齿轮滚刀——高速钢、熔模铸造; 9. 汽车喇叭——铝合金、压力铸造; 10.家用煤气炉减压阀体——灰口铸铁、砂型或消失模铸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