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命题人:杨子江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褴褛雄大滂礴媲.美(bǐ)差.强人意( chā)B.镶嵌深奥莫测晕.眩(yùn )衮衮..诸公( gǔn )C.脚踝荒涎无稽狡黠.( xié)怦.然心动( pēng )D.座落黄发垂髫亘.古( gèn )安土重.迁( chó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路靠近市中心,路两旁大大小小的商店鳞次栉比....,最受欢迎的是那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格子铺。

B. 要使我省成为一个经济、文化强省,还需要一个邯郸学步....的过程。

C.现在的青年人激情四射,冲劲十足,做事缺少经验,犯点错误是无可非议....的,要热情的帮助他们改正才是。

D.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的那一刻,中华巨龙在水中喷火应该是一大奇景有种空中楼阁....般的梦幻美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郭沫若的《天狗》一诗中“天狗”形象既显示了个性解放,又是叛逆的诗人自我的真实写照。

B.闻一多是很重视诗的音乐美的。

他认为,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造成的。

C.周涛的散文在叙事、写景中除了饱含浓浓的爱憎、褒贬之情,显示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外,还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启人深思。

D.当林俊杰凭专辑《江南》击败了候选名单上的劲敌周杰伦后,成为当晚大赢家,并最终获得包括“港台地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在内的四项大奖。

4.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成就为最,其中长篇小说《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B.闻一多是新月派代表诗人。

他提出新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诗集《红烛》是他的代表作。

C.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动人的北平》以白描的手法写出北平的宏阔与丰富,体现其文笔清雅、闲适的特点。

D.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

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

他是“语丝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5.下列关于诗歌和散文特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A. 一首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

B. 诗歌同其他文学艺术不一样,从根本上说它来源于想象而不是来源于生活。

C. "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

“神”指散文取材和行文方式,“形”主要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等。

D. 现代散文阅读时常会遇到“实”与“虚”的关系问题。

一般的“虚”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实”指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在语言文学中,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

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一个诗人造诣的高低,首先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

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

我们不能认同关于新诗的“裸体美人”论、“散文美”论,就是因为它们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

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

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

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

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

“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智性的验示,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

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成了空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

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高度融一。

新文学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为什么新诗未能取得像小说、散文那样长足的发展?新诗语言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大概是其主要原因。

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

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从大众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诗性)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话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

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

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创造的自由。

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

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

(节选自《人民日报》1999年1月9日)6.下列关于“新诗的形式”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就是因缺乏内形式而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

B.诗的“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而“外形式”,则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验示,因此诗的内形式要比外形式重要一些。

C.新诗的内形式包括体式、音节、韵律等;新诗的外形式则包括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

D.诗歌“外形式”形成了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新诗形式欲有生命力,则应顺应中国人的生命节奏,从口语及民歌中汲取活力,又从优秀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接通新、旧诗体之间的血脉联系。

B.诗人的本领在于:能够从新诗语言的规则性和心灵抒发的自由性中获取诗歌创作的自由。

C.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外形式”建构,而对“内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

D.新文学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新诗未能取得像小说、散文那样长足的发展,可能是因为新诗语言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裸体美人”论、“散文美”论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没有达到新诗的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融合。

B.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寄寓于诗歌的语言形式之中,只有能把握住诗的语言形式,你才能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本质。

C.诗人的人格魅力,只要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就具有诗的价值。

D.我国的新诗要形成自己的特点,要得到长足发展,在改掉缺乏“内形式”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诗歌“外形式”,因为外形式是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每小题3分)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

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

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

父儒,桓帝时为太常。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

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

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

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会集数万人,并执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

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

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

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

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

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顾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

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①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

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

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

”左骖白之,帝不悦,以此不登公位。

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

遗言薄敛,不受赗遗。

旧典,二千石卒,官赙②百万。

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

诏书曪美,令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

(《后汉书羊续传》)[注]①东园:东汉时期负责皇室庶务和私财的机构。

②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渠:他们的B.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絜:清白C.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平:平安D.皆输.东园礼钱千万输:送给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古之.学者必有师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反映羊续有治世才干的一组是①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②会集数万人,并执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③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

④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⑤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

⑥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羊续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东汉的高官。

因为祖上的荫庇,羊续被授以郎中一职。

B.朝廷任命羊续为南阳太守。

正式上任前,羊续微服私访,对当地的民生、吏治都有了正确的了解。

C.对于灵帝的使者,羊续既没有以上等的礼节来对待,也没有厚加贿赂。

于是使者在灵帝面前说了羊续的坏话,灵帝很不高兴,就没有升羊续的官。

D.羊续一生清俭,死前嘱托下属不要接受朝廷赠予的丧葬费用,朝廷对他的行为专门下诏书进行表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2分)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顾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7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