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含答案)(一)刷子李①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②这一年,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
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③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
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
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
④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⑤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zhàn)浆。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⑥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他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⑦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⑧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⑨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①刷子李干活前特意换上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是为了方便。
()②刷子李裤子上的白点不是刷墙的粉浆。
()③课文从第三自然段开始写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
()(3)读一读文中描写刷子李粉刷动作的句子,把这些句子摘录下来,并写一些读后的感受。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的作者是冯骥才,你还读过他的哪些文章?请写出其中的两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的;他干活最让人叫绝的是刷完了墙,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2. ×√×3.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生动地写出了粉刷过后的墙面平整而雪白,刷子李刷墙给人感觉不是在干又脏又累的活,而是在进行一项艺术创作,他的技艺娴熟得已经进入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4.刷子李有一身绝活,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叫曹小三的新徒弟随师傅来到了一位姓李人家中,亲眼目睹了刷子李是怎么让自己的衣服一点也没变白的。
5.《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珍珠鸟》(二)轻轻地弯下腰①住所的对面是个很大的菜市场,一向喜欢安静的我有时会过去凑凑热闹,站在路边看来来往往的人,听小商小贩们南腔北调的吆喝。
②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溜达了出去。
习惯地走到那个我经常去的地方,却忽然发现有些异样,仔细观察了一番,才发现两个摊位中间的空地上多出了一个卖黄瓜的摊子,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正从身后的三轮车上大把大把地往摊子上摆黄瓜。
这肯定是从乡下赶来的,我的脑子里闪过这样的念头。
不一会儿工夫,她的黄瓜就整齐地摆在简易的地摊上了,那些黄瓜顶着小花,又细又长,浑身带刺,与附近的几份相比,真算得上佼佼者了。
③“黄瓜多少钱一斤”,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妇女问。
④“一块钱一斤”,中年妇女回答道。
怎么和别人一个价,我有些不可思议,她明明可以多卖钱的。
⑤“那称两斤吧”⑥年轻妇女拿起黄瓜,往地上丢了两元钱,大摇大摆地走了。
这种付钱方式太不礼貌了吧,我下意识地感觉到。
⑦她的生意很好,没出半个小时,她就卖出去了四五份。
那些买黄瓜的有年轻的,有年长的,个个穿着体面,但令我吃惊的是,他们付钱的方式如出一辙:从钱包里掏出钱,漫不经心地数一数,丢在黄瓜摊子上,有的甚至还丢到了摊子外面。
⑧再看看其他的摊点,他们都有高高的摊位,卖主都是从买主手中接过钱,或许是她的摊位太低了吧,他们还不习惯这种买菜方式。
⑨那个拄双拐的年轻人来了,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只有左腿,借助双拐来走路,摇摇晃晃的。
他的篮子挂在右拐上,每次里面的菜都不多,他瘦弱的身体大概实在承受不了太多的重量。
⑩走到黄瓜摊前,他停了下来,问明价格后要了两斤。
“这黄瓜真嫩,好久没买到这么好的了。
“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⑪“自家种的,又吃不了,就拿来卖了。
”中年妇女一边回答,一边把黄瓜给他装进右拐上的篮子里,然后低头收拾摊子。
⑫年轻人掏出两元钱,并没急着丢出去,他挪动一下右拐,用手臂夹紧,身子向右微倾,然后把左拐拿到右边,又挪动几下左脚,站稳身子。
过了好一会儿,他用右手握住双拐的中间,很吃力地弯下身子,用左手把钱递了过去。
中年妇女正聚精会神地在地上摆黄瓜,他的身子至少弯过90度角才轻轻地把钱放到她的手上。
⑬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快流出来了,为他的这一弯腰。
这一弯腰需要费尽他多少力气呀,这一弯腰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境界呀!对于一个人的尊重,对于一个普通农民的尊重,这一弯腰,使多少豪言壮语失去了意义,让多少表面文章变得苍白无力。
⑭轻轻地弯下腰,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平常得再也无法平常了。
但有时,轻轻地弯下腰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美德。
⑮轻轻地弯下腰吧!(1)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仔细阅读选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2)品析划线的句子,简要说说句中“这一幕”指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最后一段。
作者仅仅用“轻轻地弯下腰吧!一句话结束全文,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与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漫不经心地掏钱丢给卖菜的妇女;看不起(不尊重);年轻的残疾人;费力地弯下腰将钱放到卖菜的中年妇女的手上2.残疾年轻人弯腰艰难地把钱递给卖黄瓜的中年妇女。
3.年轻的残疾人。
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他和那些“穿着体面”而无礼貌的人的对比,突出了他高尚的品质,作者还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他为了弯腰递钱的艰难的动作描写,展现出他的人格魅力。
4.作者用一个感叹句,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卖菜人的尊重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对整个社会提升自身修养,尊重残疾人的真切渴望。
(三)善待生灵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
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
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
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
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
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
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解释词语: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以置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在生命危急时的举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示本文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以“保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公益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