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工作,建立货币资金管理责任制,保障各公司货币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货币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上的资产,本规定所指货币资金是指各公司所拥有和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货币资金归口管理部门为集团和各公司财务部,管理货币资金和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制度,各公司可以结合公司自身特点在不违背本制度前提下制定本公司实施细则。

第四条公司负责人及经营部负责人对本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五条各公司应加强资金使用效益分析,努力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降低使用成本。

第二章资金计划和控制第六条集团及各分、子公司应建立货币资金收支预算管理制度,货币资金收支预算包括货币资金持有量、货币资金收入、货币资金支出、货币资金余缺及货币资金调节等。

第七条各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各自单位的年、季、月资金计划安排和落实,并在实际工作中控制、监督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八条确定公司年度及月度货币资金的合理持有量。

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确定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正常经营规模。

为维持公司日常正常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货币需要量,包括采购开支、日常经营费用。

(二)周期性支付规模。

如应交税金、支付利息等。

(三)突击性(偶然)支出规模。

突击性(偶然)支出一般数额较大,如重大赔偿及罚款。

(四)风险规模。

即公司安排的应付货币资金短缺风险而进行的货币资金准备第九条新成立公司及集团直属经营部初始营运资金由集团办公会确定投入金额,属于员工应缴纳的个人风险金部分一律直接交付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再按确定的营运资金标准进行拨付。

具体由各公司提出申请,经集团财务部审核,集团负责人批准后拨付。

各公司下属经营部营运资金由各公司确定,报集团备案,其所需资金由各公司统一安排拨付。

第十条各分公司之间不得发生资金往来,相互拆借资金,所有资金的拨付和上交都必须审批后通过集团财务办理,各公司在自身流动资金周转不足或有特定需求时,可以按规定向集团公司申请调剂,集团公司进行审核认定后拨付分公司所需要资金,集团对各公司占用资金实行有偿使用,各公司应按时上交资金占用费。

第十一条办理货币资金的收入业务时,应当根据审批人确认的价格或其他收款依据,由财务部开具发票或收据向购货方或交款方收取款项,并要求购货方及其代理人或交款人在发票或收据上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所属各公司应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

在内部货币资金管理上,必须做到:(一)每一笔资金收付业务不能自始至终由一个人办理,即任何一笔资金收付业务的发生和处理,都应做到申请、审批、支付、记账、复核等分别有专人负责,以起到相互牵制和制约的作用。

(二)货币资金收入应立即入账,现金应及时解缴银行,货币资金支出应有正当的审批手续,货币资金应经常或定期进行盘点与核对。

(三)各公司不得保存账外公有货币资金。

(四)及时、正确地进行货币资金核算,如实反映货币资金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加强货币资金收支凭证的审核,保护货币资金的安全。

(五)出纳人员应每天编制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收支日报表,汇总当日货币资金收付情况,反映各项现金和各银行资金结存情况,和当日收支单据一起交会计入账。

(六)会计应按收支的时间顺序编制记账凭证,并核对资金日报表的余额,在资金日报表上签字确认后返还出纳,发现余额不符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第三章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第十三条财务部作为各公司经管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唯一职能部门,应设专职出纳员具体负责办理货币资金的收付和管理业务。

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指与货币资金业务相关的稽核工作)、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实行钱账分管,出纳员不得负责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各种收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由出纳以外会计制单审核入账。

第十四条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实行授权批准制。

每笔货币资金业务应有审批人、经办人签字确认。

对于签批手续不齐全的业务,财务部有权拒绝受理。

货币资金业务的审批人指集团及各公司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审批人只能在总部或公司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资金业务的经办人指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具体经手人员。

经办人只能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的审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公司货币资金业务的审批人临时不在岗时,应当指定授权代理人负责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审批工作,授权代理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授权人归来后,应对其授权代理人审批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进行补充签字确认。

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第十五条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分公司依照“先单后款法”或者“先款后单法”程序分别按如下程序办理:(一)先制单后付款1、支付申请。

各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及相关单证。

2、支付审批。

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司财务负责人、各公司负责人应在各自职责、权限范围内对支付申请依次进行初批、审查、审批。

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

特殊支付业务应报请总部财务部及相关职能部门批准后执行。

3、制单。

财务负责人或专职会计对经总部或公司负责人批准后的支付申请进行审核,审核相关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

审核无误后,进行相关账务处理,账务处理完毕并在所有原始单据上加盖已进行相关账务处理的戳记后,再传递给出纳员进行款项支付。

4、办理支付。

出纳员应当将原始凭证所需支付金额同记账凭证进行核对,确认支付金额、支付对象无误后,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在付款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章,并要求客户或者委托代理人在记账凭证“领(交)款人”处签字。

5、记账凭证审核。

出纳员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后,应将记账凭证当日内直接传递给财务主管进行审核。

财务主管应审核记账凭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账务处理的正确性等,审核完毕后,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妥善保管凭证,不再逆向传递给出纳员。

出纳员在支付款项时发现盖有“银行付讫”或者“现金付讫”章的货币资金支付单证时,应拒绝进行资金支付;会计在审核制单时发现原始单据上已经加盖已进行相关账务处理的戳记时,应拒绝制单入账。

出纳员与会计均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向财务负责人报告。

(二)先付款后制单1、2条同“先制单后付款”3、办理支付。

出纳员根据批准后的支付原始凭证进行复核,复核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合规,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

经复核无误后,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支付,在付款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或“银行付讫”章,并要求客户或者委托代理人在原始凭证上签字。

4、凭证处理。

出纳员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后,应将原始凭证当日内直接传递给会计进行账务处理。

会计应于当天及时审核付款单证并进行凭证处理(凭证处理时间最迟不得超过付款日的第二天中午),会计处理完凭证后应立即在付款凭证的所有原始单据上加盖已进行账务处理的戳记,然后请求财务负责人进行记账凭证的审核并及时打印记账凭证,并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妥善保管,不再逆向传递回出纳员。

非独立核算的经营部实行报账制,定期向分公司报销单据并补足备用金。

第四章现金第十六条现金是指企业财务部门为了支付日常零星款项而掌握的现款,它包括库存现金和备用金。

财务部门专职出纳员是各公司负责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和保管现金的唯一人员。

出纳员对其所经管的现金的安全完整承担经济责任。

现金出纳和会计记录工作应该适当分离。

第十七条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一)支付由公司负责发放的职工(含临时工)的工资补贴、津贴、奖金、劳保、福利费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二)各种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离退休支出、公医费、抚恤金、丧葬费、退职费等。

(三)个人劳务报酬。

(四)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五)银行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六)支付给不能转账的单位的货款。

(七)企业负责人批准的其他支出。

(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给经销商的返利不得通过现金结算。

第十八条对现金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分别开设收入和支出账户,收入的现金不得"坐支",不准用白条顶替库存现金,不准编造用途或利用账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不准保留账外现金或私设"小金库",不得私自借用或挪用公款。

第十九条所有现金支出应该经过批准;现金日记账应根据经审核合法的收付款凭证登记入账;现金支出应该符合国家和公司规定的使用范围;出纳办理收付款后应该在现金收支凭证上加盖有日期的“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戳记和出纳人员的图章,出纳人员收取现金后应该开出收款收据。

第二十条日清月结制度日清月结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避免出现长款、短款的重要措施。

所谓日清月结就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做到按日清理,按月结账。

所谓按日清理,是指出纳员应对当日的经济业务进行清理,全部登记日记账,结出库存现金账面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地盘点数核对相符。

按日清理的内容包括:(一)清理各种现金收付款凭证,检查单证是否相符,各种收付款凭证所填写的内容与所附原始凭证反映的内容是否一致;同时还要检查每张单证是否已经盖齐“收讫”“付讫”的戳记。

(二)登记和清理日记账。

各公司应设置手工的“现金日记账”,由出纳员按照现金业务发生的先后序时逐笔登记,当日发生的所有现金收付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在此基础上,看看账证是否相符,即现金日记账所登记的内容、金额与收、付款凭证的内容、金额是否一致。

清理完毕后,结出现金日记账的当日库存现金账面余额,每月应该编制现金收支明细表。

(三)现金盘点。

出纳员应按券别分别清点其数量,将盘存得出的实存数和账面余额进行核对,看两者是否相符。

如发现有长款或短款,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所谓长款,指现金实存数大于账存数;所谓短款,是指实存数小于账面余额。

如果经查明长款属于记账错误、丢失单据等,应及时更正错账或补办手续,如属少付他人则应查明退还原主,如果确实无法退还,应经过一定审批手续可以作为单位的收益;对于短款如查明属于记账错误应及时更正错账;如果属于出纳员工作疏忽或业务水平问题,一般应按规定由过失人赔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