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道路工程爆破施工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根据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
(2)依据国家现行公路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规定。
(3)依据对现场调查了解的施工条件、周围具体环境。
(4)施工工区现有的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模式、施工经验、科技进步和施工能力等施工要素情况。
(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6)《民爆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7)《工程爆破实用手册》2.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XXXX道路工程为XXXXX的一条重要的城市次干道,主线道路道路全长1912.3米,宽度30m,A匝道为XX北路右转接入XXXX,匝道全长217.406米,道路宽度为15.5米。
道路由西向东延伸经过XX村,设两座桥梁为XXX 跨线桥和XXX跨线桥;十字交叉口1个,T型交叉口1个;2-4x3m小平坝河过水涵洞一座,4×3m过水涵洞一座;道路进入XXX交通枢纽区内与规划的XX路等多条道路形成平面交叉。
道路工程:路基挖方约69.43万立方,填方约36.53万立方,路基清表3.73万立方米,清淤换填5.5万立方米,路面工程4.38万平方米。
路面结构形式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总厚68cm。
桥梁工程:共2座桥梁, XXXX跨线桥为2x3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XXXX为2x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桥梁总长189.9延米,桩基合计84根。
小桥涵及人行立体过街工程:共1座1×17.45m预应力简支箱梁人行过街天桥,“工”字型地道一座,主通道全长37.5m,梯坡道全长173.27m。
2.2自然地质条件2.2.1地形地貌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
拟建区为溶蚀残坡地形,K0+000-K0+300段基本为填方区,道路两侧厂房较多;K0+520-K0+660段为挖方区,基本上为石方开挖,右侧36m外房屋密集,红线外200m以内范围有民房220栋,面积约30万平方;道路在K0+680处上跨XXXX高速;K0+740-K0+980段为挖方区,在K0+980处和腾飞路平交,腾飞路道路沿线有110KV高压电线;K1+200-K0+480段为挖方区,山顶有一处高压电塔和联通信号塔;K0+560-K0+912段路基石方开挖数量约为 m3,。
2.2.2地层岩性场区基岩依据地表露头岩性、风化程度,为硬质岩层岩组单元。
硬质岩层岩为三叠系杨柳井组一段(Tyl1),岩性为厚层状白云、松子坎组三段(Tsz3),岩性为中厚层状石灰岩。
2.2.3地质构造场内覆盖层厚薄不均,其中K0+000-K0+200段(项目起点)和K0+700-K1+000段(新阳关大桥施工范围内)回填土较厚,土质松软,含水率较高。
下伏基岩关岭组泥质白云岩和白云岩及石灰岩。
2.2.4水文地质施工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溶洞水,属潜水。
主要赋存于基岩的风化、构造及小溶蚀裂隙溶洞中,且场地不同位置岩体富水、透水性差异大。
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小平坝河流水,汇集于沟谷,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公路穿越岩层单一,山体涌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裂隙水,水量较小,降水补给后就近冲沟排泄。
3.爆破施工总体安排3.1施工计划安排根据爆破施工环境和条件,我单位针对具体部位选择施工工艺。
其中K0+520-K0+660路基石方段采用岩石静态破碎施工,计划2013年9月10日开始,2013年11月20日施工完毕。
K0+900-K1+480和K1+480-K1+780段采用控制爆破施工工艺,计划2013年9月15日开始,2013年10月30日完工。
3.2设备、物资计划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器材表4.控制爆破施工方案该段沿线有高压电线、高压铁塔及大量的民房,周边房屋结构简单,为砖混结构,基础形式简单,墙体单薄,抗震性较差,同时,有大量抢建房屋,有些属于加层施工,有些独立建设,基本不具备抗震功能,如不采用控制爆破必将引起纠纷和安全隐患。
道路甲秀北路、XXXX高速公路和XXXX,和腾飞路平交,施工干扰非常大,采用普通爆破施工,无法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我单位根据具体里程段,确定采用如下方案进行爆破施工:(1)K1+920-K+480段和K1+800-K1+912段路基和桥涵基坑石方开挖均采用控制爆破。
(2)K0+530-K0+655段路基采用岩石静态破碎施工工艺。
4.1 道路K1+920-K+480段和K1+800-K1+912段控制爆破方案4.1.1爆破区详细情况如下:(1)K0+920-K0+980段路基:该段路基石方开挖数量约2万立方,由于该段爆破施工区紧临腾飞路,而腾飞路道路两侧均布置110KV高压电线,腾飞路经常有车辆和行人通行,因此该段必须采用控制爆破施工工艺。
(2)K1+180-K1+480段路基,该段路基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影响:①K1+000-K1+200段房屋;②K1+360处山顶高压电塔、高压电线以及联通信号塔;③K1+480处西二环甲秀北路,为城市主干道,车辆密集,行人较多,④K1+400南侧距离金工立交约80m。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影响,K1+180-K1+480段必须采用控制爆破如下图所示:K1+000-K1+120段房屋 K0+980处腾飞路K1+000-K1+120段房屋金工立交K1+360处高压电塔甲秀北路(3)K1+800-K1+912段,该段路基位于西广场施工区域南侧,距离西广场主体结构施工区域仅仅20m,在K1+840处,火车北站疏解线有一暗挖隧道从XXXX路基范围下穿,其拱顶距离我单位路基顶高度约12m,因此为保证施工安全,必须采用控制爆破进行施工。
如下图所示:4.1.2控制爆破设计4.1.2.1总体思路在确保施工进度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案是控制爆破震动或飞石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防治飞石对居民危害,每次爆破的临空面侧向居民,最小抵抗线方向与居民区方向垂直,且可以交叉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居民区推进方向推进方向4.1.2.2控制爆破方案为保证施工不影响周围民房的安全,必须采取合理的爆破设计方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周围民房不受爆破震动或飞石的损害。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工期等因素,决定采用浅孔小台阶控制爆破和光面控制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进行开挖。
先在靠近受保护区域(民房、厂房、道路、高压电塔电线)一侧的开挖边线钻一排减裂孔,可以有效减小震动的影响,主爆区采用弱松动浅孔台阶爆破技术控制爆破技术。
本工程为填石路基,利用爆破破碎后的石方作为路基填料,填料的粒径最大不宜超过33cm,路床部分不宜大于10cm。
爆破后的大粒径石料,必须进行二次解体,在填料粒径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之后,方能作为路基填料使用。
所以爆破作业运用“多打孔,少装药”的微分原理,钻孔较多、密集、装药较少,分层装药,逐孔起爆技术,即使爆破体达到“破散不抛”、“就近坍落”,爆破时的声响减弱到允许的程度,爆破后的大块率控制在4%以下。
为了保证边坡稳定在靠近边坡的时候需要使用预裂爆破或者光面爆破。
4.1.2.3光面爆破参数为了保证边坡的完整度,以及减小震动对周围民房的影响,采用不耦合装药技术。
(1)药卷直径为32mm,(2)炮孔直径d=38mm;(3)孔距a=0.6m;(4)炮孔深度为=3.0(主爆区孔深)+1.5(超深值)=4.5 m;(5)单孔药量为Q=0.6kg。
(6)装药结构,不耦合间隔装药,如下所示:4.1.2.4主爆区爆破参数主爆区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技术,如下图:采用浅孔凿岩设备,孔径为38mm,药卷直径为32mm。
(1)分台阶高度L=1.5米;(每台阶高度3m,分两个循环)(2)抵抗线W底=1m(3)炮孔深度L=1.7m;(4)炮孔间距a=(0.5-1.0)L=70cm;(5)排距b=60cm;(6)底盘抵抗线W1=(0.4-1.0)H=1.5m(7)单位体积耗药量q:取0.6kg/m3,临空面炮孔装药量Q=q×a×W×H=0.6×0.7×1×1.7=0.714(kg),取 0.7kg;后排孔装药量Q= q×a×b ×H=0.6×0.7×0.6×1.7=0.4284(kg),考虑到后排孔所受的夹制作用大,取0.45kg。
(8)装药结构:孔内采用空气间隔不耦合装药,见下图所示:4主爆区不耦合间隔结构示意图单位:m1-填塞物;2-炸药;3-导爆管雷管;4-导爆管(9)堵塞长度:0.7m,采用粘土和细砂的混合物堵塞。
(10)起爆方式:采用排间微差顺序起爆。
孔内采用十五段非电导爆管;孔间采用三段非电导爆管连接;排间采用五段非电导爆管连接。
(11)网路连接方式采用串——串并联网路(非电系统);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网路,网路具体模式依爆区地形、爆破方量、炮孔布置以及对爆破作业要求的不同需要具体设计,见下图所示。
除了对爆破参数的调整以减小震动外,还需要对爆区用胶皮网进行覆盖,可以有效防止飞石、爆破噪音、粉尘等。
在靠近电杆的时候采用静态破裂剂破碎。
4.1.2.5安全防护方案控制爆破中,除了对爆破参数、装药结构、装药量进行严格控制外,安全防护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爆破区域环境较差,房屋、居民密集,跨线道路公路车流量大,高压电线电塔较多,爆破时亦会对山体造成震动。
控制爆破施工必须采用多重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控制爆破安全防护采用五重防护措施,即钢丝网+防爆网+防滚石排架+爆破区铁丝网栅栏+安全警戒组成,其中主要集中在XXXX高速、腾飞路道路两侧。
(1)钢丝网防护采用4.5mm厚低碳钢丝网将山体表面封闭起来,防止山体一侧爆破作业时,避免山体其它地方因爆破松动、岩石风化等造成表面石头滚落。
钢丝网固定采用长为3.0m的Ф22药卷锚杆固定。
1)为保证药卷锚杆有效长度达到2.8m,且便于网片铺设须将山体上的树木及杂草清除。
2)药卷锚杆采用手持式风动凿岩机湿法钻孔,孔径为25mm。
药卷锚杆呈梅花型布置,锚杆横向间距1m,竖向间距1m。
首先定出锚杆位置,孔位允许偏差为±150mm。
钻孔应保持直线,并应与围岩壁面或其所在部位岩层的主要结构面垂直。
锚杆孔的深度大于锚杆长度10 cm,锚杆加工误差不大于±1cm。
钻孔完成后,孔内石粉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干净。
锚杆安装:孔内先填充满砂浆药卷,然后将锚杆体缓慢均匀推入,保证浆体完全包裹锚杆。
锚杆施作完毕强度达到10MPa后,即可安设锚杆垫板,上紧螺帽。
3)待锚杆锚固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即挂设钢丝网,钢丝网与锚杆之间焊接牢固,钢板网片之间采用8#铁丝绑扎。
4)将需要爆破区域钢丝网解开,进行施工作业,其它区域钢丝网继续处于闭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