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大学英语教改方向

谈谈大学英语教改方向

谈谈大学英语教改方向
毕业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当前许多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强而交流能力弱,听说水平与的迫切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1 大学英语教学发展
不平衡大学生入学英语基础相差较大。

不同高校以及同一高校(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
对学习英语的期望差异也极大。

特别近几年来的扩大招生,使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涌入高校。

很多学生的语言知识还不系统,甚至连语法和语音还没有过关。

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外语教学上的投资虽然较大,而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学生的语言技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1.2 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主体”
的角色上,即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控制讨论的话题、内容、过程和参加者,课堂教学被视为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教师话语占用了70%-90%的课堂时间,学生很难有机会参加课堂活动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大多数学生只学会了一些应付考试的词汇和结构,口头表达和实际运用能力很差,不适应当前开放的中国对外交流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

1.3 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由于过分突出强调正确的语音、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造成老师是讲课主体,学生是听众,学生没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达到提高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教学中很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录音、录像、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等课件的推广措施和力度不大,不重视改善教学条件,设备不足,影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的新方向 2.1 强化素质教育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的目标要全面化、素质化,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要有机统一。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既能传授学科知识又要使学生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能达到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的,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

首先,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化。

要做到“三个结合气统一要求
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其次,
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其自信心。

这有助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非智力因素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源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意志力、荣誉感和自豪感的培养。

最后,强调教书育人。

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多与他们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和创造力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开发和发挥。

2.2 将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第一,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可以选择的、多样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二,多媒体网络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过程。

通过设计良好的网上课程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网络信息技术提高了学习效率。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最快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将所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利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有关音像资料;还可以跨学科学习同一课题,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这样,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助手和培养研发能力的工具,成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助手。

2.3 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应用语言能力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一对整体,在一节课中,大部分时间由教师占据,很多学生甚至一堂课都说不上一句话,长时间的缺乏练习直接导致了哑巴式英语的产生。

但语言的本质是为交际服务的,因此,在课堂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将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得到锻炼,师生间平等交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一方面,因材施教,提倡将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在学校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易程度,合理设计课堂内容。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深浅,学生英语水平程度的好坏及接受速度的快慢,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应加大广度,进而既能调动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基础差的学生能够跟的上。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映,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节奏和进度,充分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实施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根据大学生的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模式。

2 2.4 适当改革原有课程考核
体系系统分析原有课程考核体系的不足之处,创新性地提出改革措施;改革原有课程考
核体系,以企业择才为培养目标,在原有知识考核基础上,加大了演讲、调查报告等形式的能力考核,间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结合分院实际情况、学生特点,可以将课程考核体系与社会考核相接轨,如美国ETS 考试中心托业考试、英国伦
敦三一学院GESE 口语等级考试以及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等,替代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考试,
加大考查学生的英语实战能力,进一步检验了教学规划的科学性,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提供新的模式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2.5 加强与专业知识应用结合在提高
英语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应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基础的同时,将应用能力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不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更能够作为一种工具去使用,并通过这个媒介,来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因此,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英语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适当加些专业知识拓展能力的活动。

例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可进行情景模拟,先将要用的词汇提前进行准备,在实际情景模拟中进行实际演练;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进行市场调研,并汇总、演讲等。

2.6 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了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内涵,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交流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地位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决定了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

为了培养学生英语对外交流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限于对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和句法的讲解,还要注重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逐步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进而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3 结束语大学英语如何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切实联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通过将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1]孙国风.关于高职英语教改的
一点思考[J].教育之窗,2004,(3).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
社,2003.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赵厚宪.外语教学中的
文化教学原则[J].中国英语教学,200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