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 第二章写作的主体

写作 第二章写作的主体

素。
教学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写作主体主宰 着写作活动 ❖ 第二节 写作活动对主体的要求 ❖ 第三节 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

一、写作活动的缘起
❖ 1、写作主体(作者)直接启动、策划和操纵写作 活动的全过程。
❖ 只要有文章和著作存在,就有其“作者”存在。作 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关、法人、组织等。
❖ 教材43页
❖构思就是神思,是一个呈现着系统性的、
有中心及层次的、物化的整体性思维活动。 构思是写作活动和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 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
❖ 构,在这里不仅指结构,而且指整体。
❖ 思,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包括形象思维、 潜意识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的心理活动。
❖构思特点
❖1、客观性 ❖2、创造性 ❖3、整体性 ❖ 4、指导性
的而非自身情志发出指令之后的进入写作活 动的行为。 ❖ 例秘书、调查机构等。
❖ 教材40页
将受命写作也作为写作活动的缘起之一, 将有助于从更加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写作活动, 更为全面地关注写作行为的动因。在日常生 活中,受命而作的情况很常见,也是社会广 泛需要的。特别要说明的是,受命而作不仅 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写作现象,而且从实践看, 这种类型的写作照样可以写出好的作品。当 年鲁迅先生应老朋友之约,创作了《狂人日 记》,其实也可以算是受命而作。并且,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 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 有了十余篇”(《呐喊·自序》)。很多文章 大家受朋友之托,为朋友的作品集写序跋, 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美文,也都属于 受命而作。
❖ 同时诸如日记、书信、条据、告启、诉状、 遗嘱等私务应用文,也都是为了处理个人事 务,实现信息的传递,留下历史凭据而写作 的。

❖ 所有因事而作的文章都具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即突出的事务性。有时写作时就 把写作目的直接写在文章中。
❖ (三)受命而作(或曰遵命文学) ❖ 这里所说的受命,是指写作主体接受外来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2、非文学领域的公务应用文乃至私 务应用文 , 起因于事
❖ 众所周知。除了文学写作之外,更多 写作活动发生在非文学领域,写的是处 理事务、传递信息的实用文章。很多文 章在长期使用实践中甚至已经形成了特 有的、固定的事务适用范围,范围之外 的事务不得使用。根据事务的属性,这 些因事而作的文章可以分为公务应用文 和私务应用文。

巴金《文学生活五十年》

❖ 4、这种感情并不仅仅是纯粹个体的、 自我的情感,而是时代的、民族的、众 生的情感。
❖ 其含义不仅仅是个人的亲情、爱情、友情, 而是国情、民情、风情。

❖ 一位小说家可能会描绘自己的偶然经历,即 那些支离破碎的经历,但他绝不能仅仅就这 样;他与其说是一个人,毋宁说是一类人, 与其说是一类人,毋宁说是一种激情。
读的综合运用。 ❖ 表达是各种学习能力、智力的尖端反
映。 ❖ 表达几乎包括了一切高级行为、一切
艺术、一切表露出来的情绪。
❖ 3、表达的方式 ❖ 记叙、说明、议论、描写、
抒情
❖4、写作活动中的“推敲”,更 能体现主体的作用。
❖ 5、文学创作中的主体作用。
❖ 6、实用文体中的主体作用(自由度相 对小得多):文体形式的规范性,领导 的要求与交待)。但写作主体(如秘书) 仍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戴新安

教学目标达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写作主体(作者毛泽东)]独立寒 秋......
指点江山,[写作客体(写作对象)] 激扬文字,[写作过程]
教学要求:写作者应树立,应追求: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理解写作主体。(写作者) ❖ 2.理解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 ❖ 3.掌握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
至于文秘人员在领导的授意之下写 作各种公文的情况就更是如此了。 在这类写作中,都可以有好的作品 产生。当然,关键还是写作主体在 起作用。
二、主体在写作过程的主宰作用
(一)、主体在聚材中的主宰作用 (二)、主体在构思中的主宰作用 (三)、主体在表达中的主宰作用 (四)、主体在修改中的主宰作用
教材41页
也”,是有感而发,是创作主体对于客观外物有 所感悟 。 ❖ 宣泄抑忧,表达爱憎,寻觅知音,寻求共 鸣,抒情宣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 吟志,莫非自然”。

刘勰《文心雕龙 》

❖ 诗缘情而绮靡。(晋) 陆机《文赋》
❖ 教材38页
2、诗言志。
❖ 语出《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 永。”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们的志意的, 歌是唱的语言。《左传》有“诗以言志”的 记载,《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篇》说:“诗言是其志也”,可 见“诗言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相当普 遍的认识。
❖ 什么是志?志向欲求,坚定执著的品质和 情感趋向。没有志就没有诗。
❖ 诗缘志而作,缘情而发。毛泽东是典 范。
3、写作,为个人的抒情宣志提供了可能
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 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 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 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我感觉到我 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病在什么地 方,又怎样医治……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 爱憎无处宣泄……让我的痛苦,我的寂寞, 我的热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纸上。我过 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 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
2、决定写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写作 主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 (1)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 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 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 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牲,是认识活动的 操作系统。
❖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 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 约的作用。
❖ 材料,就是为了写作的需要而搜集的一系
列的事实和事理。根据特点可分为两类,
❖ 一是事实性材料,即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书本文章提供的具体事实,包括人物、事件、 数据等;
❖ 二是观念性材料,即来源于实践,并从中得 到应证的观点,包括科学原理、定义,民间 流传、谚语、格言、警句等。
❖ 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 文章的血肉。拥有充分、生动、典型、新鲜 的材料去表现主题,文章才显得内容丰富, 有较强的说服力。 大自然、人类社会、写作 主体的精神世界和网络世界都是写作材料的 宝库。
深入和了解生活,就成为无源之水。生 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也是想象基础; 一次美好的生活留在记忆里,日后就是 触发你想象的根基。没有生活就没有创 作,没有生活想象,你的作品会显得干 瘪而无力。 ❖ 教材46页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与阅历,甚至 有厚重的历史人文背景,但你不可能经 历生活的全部。对于写作者而言,仅有 生活是不够的,必须在生活的基础上, 对世间百态人生万象发挥无限的想象力。 想象力具备一定的先天性,同时又源于 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想象力的枯竭便是 作家创造力的结束。
❖ (爱尔兰)叶芝《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 创作》

❖(二)、因事而作
❖ 大量的写作并非出于文学创作欲望,而是 传达信息,处理事务的需要。
❖ 1、文学起因于劳作(事)。 ❖ 普列汉诺夫在《原始民族的艺术》中阐
述了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原始民 族的艺术》是对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 人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核心观点的 推广和演绎。普列汉诺夫“艺术起源于 劳动”,引申为“文学起源于劳动 。而 非起源于游戏。
(三)、主体在表达中的作用
❖ 1、表达的概念
❖ 表达是将构思的结果用书面语言的形式固 定下来。
❖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 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
❖ 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 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 接收对象。
❖教材45页
❖ 2、表达的特征 ❖ 表达是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阅
❖ 公务应用文中,不管是法定的党的机关、行 政机关或军队机关的通用公文,比如通知、 请示、函,还是诸如法律文书、经济文书、 军事文书等专用公文,或者诸如图纸、报表、 实验报告等技术公文,都是为了处理公务活 动中的具体事务,实施管理行为,实现信息 的上传下达,或为了将某些事务留下凭证记 录而写作、制发的。
(四)写作主体在修改中的主宰作用
❖ 莫泊桑从师于福楼拜(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 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就曾拜他为 师。著名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 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长达七年, 终于在30岁写出名著《羊脂球》。
❖ 果戈里《钦差大臣》有六种修改稿。《死魂 灵》五种修改稿。(乞乞科夫 )
❖ 教材45页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 法捷耶夫的一篇论文有90种修改稿。
❖ 托尔斯泰的《复活》有四种修改本。

三、写作主体是写作成败的决定因素
❖ 写作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 1、生活积累固然重要 ❖ 深入生活,包括从书本中了解生活。不
(一)主体在聚材中的主宰作用
❖ 写作是一种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这种脑 力劳动的产物就是以文字符号形态出现的文 章或作品。之所以文章和作品通过脑力劳动 得以形成,是因为它有写作材料之源。假如没 有这个源泉,就不会有人类的写作这种特殊的 创造性脑力劳动,当然其文也无从产生。
❖ 这就是认识写作材料的唯物史观。这是写 作界的共识。
一、写作活动的缘起 ❖ 写作活动由: ❖ 主体(写作者) ❖ 客体(写作对象) ❖ 受体(读者,诉诸对象,) ❖ 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式) ❖ 共四个部分组成。 ❖ 教材37页
❖ “写作主体”和传统意义上的“作者”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作者”是相对于文章成品而言的, 他是文章或著作的撰写者,也是法律意 义上的该文章或著作知识产权的拥有者。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关、法人、组 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