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第二章场地岩土工程及环境条件 (3)一.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3)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4)三.水文地质条件 (5)笫三章设计思路及方案优选 (5)一.本深基坑工程之特点 (5)二.支护体系的选择和设计基本设想 (6)第四章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9)一.设计依据 (9)二.岩土设计参数 (9)三.深基坑安全等级确定 (10)四.基坑支护设计 (10)第五章道路硬化与地表水、上层滞水处理 (13)第六章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14)一. 信息化施工 (14)二. 周边硬化及排水措施 (15)第七章基坑监测要点 (15)第八章基坑施工应急措施 (17)附:论证意见及回复武汉市当代光谷智慧城2#楼深基坑工程支护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拟建武汉市当代光谷智慧城2#楼位于武汉市关山路与雄楚大道之间,毗邻104研究所,设地下室一层,地下室占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约36×58),周长约180m,基础采用桩筏基础。
桩为人工挖孔桩。
建筑物±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26.10m,场地自然地面整平标高为25.90(-0.20)m。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设计单位为广州军区司令部建筑工程设计院。
基坑开挖情况与自然地面相互关系对照详见表1。
表1 基坑开挖情况与自然地面标高相互关系对照表注:1、以上基础梁底及承台底标高包括垫层深度2、根据深基坑规程规定,本基坑除DE段开挖深度按承台底标高确定,其余坡段按基础梁底标高确定。
第二章场地岩土工程及环境条件一.场地周边环境条件1、拟建基坑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分布基坑东北侧:为一片空白地,20m以内无任何拟建建筑物,地下室基础边轴线距用地红线距离约2.2~2.40m。
基坑东南侧:为拟建2#楼多层部分(6层),该多层部分未设地下室,地下室基础边线距多层部分基础边线约3.90m. 该多层部分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挖孔桩桩顶标高为-1.65m,承台顶标高为-1.20m。
基坑南侧:为雄楚大道。
距建筑物地下室基础边轴线7.20m处为电缆沟,地下室基础边轴线距用地红线最近距离约27.0m,距规划道路边线约7.0m(有围墙)。
基坑西侧:为规划道路,距建筑物地下室基础边轴线7.40m处为电缆沟,建筑物地下室基础边轴线距规划道路边线约5.60m(有围墙),距用地红线最近距离约20.60m。
基坑北侧:为一片空白地,20m以内无任何拟建建筑物,地下室基础边轴线距用地红线距离约4.70m。
2、场地内及基坑周边地下设施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图纸及现场介绍,基坑南侧、西侧距建筑物地下室基础边轴线分别约7.2、7.4m处有电缆沟,电缆沟埋深约1.0m。
其余各侧均无任何地下管网。
具体情况详见基坑周边概括与环境条件图。
根据湖北省《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结合基坑工程实际情况,本深基坑安全等级定为二级。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根据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04年4月提供的《武汉市当代光谷智慧城高层公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层在基坑深度范围内为以下几层:①-1杂填土Q ml;①-2淤泥质粉质粘土Q l;②粉质粘土Q4al;③-1粉质粘土Q3al+pl;③-2粉质粘土Q3al+pl;基坑坑壁土层主要为①杂填土、①-2淤泥质粉质粘土,坑底土层为②层粉质粘土及③-1、③-2粉质粘土层。
各岩土层空间分布及工程特性详见表2《工程地质分层表》。
表2 工程地质分层表基坑周边地层空间具体分布可参见《基坑周边地层展开图及概化剖面图。
》三.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区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杂填土层中上层滞水,上层滞水受生活用水及大气降水的补给,随季节变化,无统一自由水面。
勘察期间,测得场区上层滞水水位埋深在地表0.3~2.3m,相对于绝对标高23.25~24.79米。
本基坑开挖时只需考虑上层滞水影响。
对上层滞水可采取堵、导、排等措施抽排疏干。
笫三章设计思路及方案优选一.本深基坑工程之特点由《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可知,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开挖范围,邻近建筑物与坑边的距离及周边环境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分析,该基坑的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一).本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总体来说周边环境较为宽松,但基坑南侧、西侧有电缆沟,应为重点保护坡段。
北侧、东北侧场地宽阔,适宜大放坡开挖,基坑西北角为地下室坡道,可将该坡道做为运土车道。
(二).基坑周边需考虑规划红线范围。
(三).本基坑开挖深度H=3.2~4.5m,开挖范围内的坑壁土层主要为第①-1杂填土、①-2淤泥质粉质粘土,该两层土稳定性较差。
二、支护体系的选择和设计基本设想(一)、支护体系的选择基坑支护的方案较多,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159-2004《深基坑工程技术规程》表6.1.2的推荐,在武汉市深基坑中常用的支护形式有:①自稳放坡;②加筋土重力式挡墙;③水泥土重力式挡墙;④喷锚支护;⑤悬臂排桩;⑥桩锚;⑦内支撑;⑧地下连续墙;⑨围筒;等等。
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据武建{2005}273号文件的规定:锚杆不得超出规划红线范围。
为了寻求最佳支护模式,我院总结了武昌地区50多个深基坑的施工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作了分析比较,详见下表3表3 支护型式的可行性分析表(二)、支护设计的设想通过上述对工期、造价、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具体坡段的支护形式考虑如下:1、基坑南侧及西侧有电缆沟,为重点保护坡段,因该两侧离用地红线较远,可将原围墙拆除后沿电缆沟外侧设置轻质围墙、沿电缆沟内侧边缘开挖至沟底并设置一排φ48花管打入土层进行压力注浆以对电缆沟进行保护,沿沟底设置2.5~3.0m平台,下部采用1:1放坡、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体系。
对坡体软弱夹层土层区域设置两排木桩超前支护,木桩间距为200~300,现场可根据实际开挖土层情况多设。
2、北侧、及东北侧段场地宽阔,可采用1:1.2放坡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体系。
对坡体软弱夹层土层区域设置两排木桩超前支护,木桩间距为200~300,现场可根据实际开挖土层情况多设。
北侧车道地段可考虑做为基坑运土车道,采用1:1.0放坡、土钉挂网支护结构体系。
坑内电梯井及其他坑中坑采用1:0.75放坡、土钉挂网支护结构体系。
(三)、地下水疏排本场地地下水主要解决上层滞水问题。
对上层滞水采用排、疏、导、隔方法解决。
在基坑坑顶修筑硬化反向坡(i=0.3%)基坑顶部四周设排水沟一条(300mm ×400mm)对周围地表水进行封堵、截水、导流。
疏排地表水。
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200mm×300mm),按一定间距设置深于基槽的集水井(500mm×500mm)4口,采用潜水泵及时将水抽排出基坑,以防止地下水浸泡坑内土体。
并随开挖随做好坡面覆盖保护工作。
以保证基坑在开挖期间能获得干燥的作业空间。
如基坑侧壁渗水较大,则应在支护面板中设置反滤泄水孔,将上层滞水导入坑内,再通过明沟抽排。
第四章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1、《湖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04);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4、武汉市当代光谷智慧城2#楼《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及有关建设单位对本基坑的设计要求,;5、《武汉市当代光谷智慧城高层公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4.4);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8、《城市测量规范》(CJJ8-93);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11、《天汉系列软件》。
二.岩土设计参数基坑周边地层空间分布状况详见地层概括剖面图。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基坑支护设计相关地层的岩土设计参数取值如下:表4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土层参数表三.深基坑安全等级确定本基坑开挖深度3.2~4.5m,根据《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有关条款,结合周边环境、岩土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本项目之重要影响程度,综合确定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本基坑工程的有效使用期限为10个月。
四.基坑支护设计(一)、各边坡段支护设计根据开挖深度,放坡率及坑顶荷载类型将本基坑划分为AB、BC、CD、DE、EA等五段,采用《天汉基坑支护设计软件V2005.1》对上述各段加固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具体请见各支护段剖面地面超载取q=15kPa;支护设计应用汉星软件进行分段计算 (取最不利地质条件考虑),具体坡段支护设计情况如下:1、基坑边坡支护(1)、北侧AB段、东北侧BC段:该两段基坑边坡开挖深度均为4.2m,上部2.0m采用1:1.2放坡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中间设置2.5m平台。
下部2.2m采用1:1放坡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
在坡体软弱夹层土层区域设置两排木桩超前支护。
木桩直径为80~100,桩长为3.0m,间距为200~300,现场可根据实际开挖土层情况多设。
(2)、东南侧CD段:因该侧为该楼多层部分,该多层部分无地下室,其工程桩为人工挖孔桩,挖孔桩桩顶标高为-1.65m,承台顶标高为-1.20m。
据建设单位介绍该侧边坡施工前先将该段坡顶普挖1.0m。
故本侧基坑开挖支护深度为3.2m,该侧支护采用1:1放坡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
在坡体软弱夹层土层区域设置两排木桩超前支护,木桩直径为80~100,桩长为3.0m,间距为200~300,现场可根据实际开挖土层情况多设。
(3)、南侧DE段:本段基坑边坡开挖深度均为4.5m,因该段有电缆沟需保护,将原围墙拆除后沿电缆沟外侧设置轻质围墙,沿电缆沟内侧边缘开挖至沟底(现自然地面以下1.0m)并设置一排φ48花管打入土层进行压力注浆以对电缆沟进行保护,沿沟底设置2.5m平台,下部3.5m按1:1放坡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
在坡体软弱夹层土层区域设置两排木桩超前支护。
(4)、西侧EA段:本段基坑边坡开挖深度均为4.2m,因该段有电缆沟需保护,将原围墙拆除后沿电缆沟外侧设置轻质围墙,沿电缆沟内侧边缘开挖至沟底(现自然地面以下1.0m)并设置一排φ48花管打入土层进行压力注浆以对电缆沟进行保护,沿沟底设置2.5m平台,下部3.5m按1:1放坡土钉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
在坡体软弱夹层土层区域设置两排木桩超前支护,木桩直径为80~100,桩长为3.0m,间距为200~300,现场可根据实际开挖土层情况多设。
2、支护材料的选用注浆花管:采用φ48钢管,底部2.0m为花管,采用水灰比为0.4~0.5水泥浆全程注浆,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压力0.4~0.8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