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专业设置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毕业生培养规格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双师型改革等几个方面对高职应用韩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职应用韩语专业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和形式双师型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Applied Korea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ZhangYu
AbstractFromthereformofprofessionalsetting,theorientationoftalenttrainingobjectivesandspecifications,thereformofteachingmethods,contentsandformsofexamanddouble-quali-tytypeteachingstaffreform,thispapermakesafewsuggestionstotheteachingreformofappliedKoreanmajor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hopingtohelpthe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appliedKoreanmajor.
Key wordsprofessionalsetting;orientationoftalentstrain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andmethods;contentsandformsofex-am;double-qualityteachertype
Author's addressWuxiInstituteofCommerce,214153,Wuxi,Jiangsu,China
应用韩语专业是伴随着我国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设置的,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韩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韩语语言应用能力、熟悉国际商务业务与合作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应用韩语专业,但是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其实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专业内涵,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育教学改革体现在多方面,包括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培养规格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等。
应用韩语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情况基本如下:
1专业设置改革
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及相关行业厅(局)共同配合,在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围绕职业技能进行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
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要想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合格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围绕职业技能进行人才培养,也是由韩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职业技能,才能得以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
针对这种情况,要从应用韩语专业的特点出发,以加强课程建设,强化技能训练为中心,不断强化与职业技能考证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现双证融通,实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毕业生培养规格
2.1培养目标
应用韩语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韩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韩语语言应用能力、熟悉国际商务业务与合作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2人才培养规格
素质要求:敬业爱岗,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良好的搜集信息、加工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经验综合运用能力。
知识结构:具有较好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具有扎实的韩语语言及文化知识;熟悉涉外商务基本操作规程、法则和商务活动规律;具有较好的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与维护知识;具有商务秘书工作常识。
能力结构:具有熟练使用韩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韩语文书写作与相关涉外文档管理能力;较熟练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处理日常办公事务的能力;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超越,创新开拓和人际沟通及合作的能力;通过所有课程的学习,获得毕业证书;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获得本专业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
2.3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状态
在充分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的科学论证,结合专业特点,形成一定的专业特色。
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本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
中图分类号:H5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4-0134-02134
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的合理、科学与否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开设的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学院的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环境。
第二,韩语专业课与专业方向专业课的恰当比例。
第三,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第四,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3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
在构建韩语理论教学体系时要做到恰当的学时比例,合理的课程设置,先进的课程内容,革新的课程教学大纲,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等有机组合,使学生具有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应用方法及管理知识,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内容上,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为后继课程服务,以“必需够用”为度,学时不在多,重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拓展广度、强调应用;强调学好专业理论课程,打好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的坚实平台。
在教学组织上,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注意共性教育的同时注重个性教育。
在教学方式上,要做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及案例教学等方法,使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同时教学形式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边教、边学、边练习的方法进行,做到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
努力更新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带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乃至教育思想的变革,使过去单一呆板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以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和资料,得到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这对于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考证合格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逐步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并建立专业的职业技能题库。
5双师型改革
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它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职业方向,学生通过教育获得职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而“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及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搞好高职应用韩语专业的教学仅靠以上几方面是不够的,其他的教育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金银花.韩国语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J].外语研究,2006(10).[2]徐亮.探索高职韩语教学的创新之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
[3]朱振霞.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1).
[4]王沐阳.高职应用韩语教学思考[J].外语教学研究,2011(4).[5]王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高校韩国语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9).
编辑孙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