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公务员制度》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模拟测试题

《国家公务员制度》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模拟测试题

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职位不适合使用聘任制()。

选项1:普通文秘
选项2:书记员
选项3:数据录入员
选项4:译码员
答案:译码员
2.上级公务员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决定立案以后,应立即进行认真调查,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辩解,全面搜集证据,按照国家有关调查处理()的规定和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选项1:民事案件
选项2:行政案件
选项3:政纪案件
选项4:违纪案件
答案:政纪案件
3.属于中国公务员制度主要特征的是()
选项1:只强调专才
选项2:坚持“ 政治中立”
选项3: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选项4:与党派政治脱钩
答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4.聘任制与选任制的不同点在于()。

选项1:依法承担国家事务
选项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选项3:权力来源
选项4: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
答案:选项3:权力来源
5.公务员申请提前退休的条件为:工作年限满()年,或者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年且工作年限满()年。

选项1:25 10 20
选项2:30 10 20
选项3:30 5 20
选项4:30 5 25
答案:30 5 20
多项选择题
1.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是()。

选项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选项2:实施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选项3:维护秩序,提高效率的有效保证
选项4:提高各级机关声誉,密切党政群关系的重要措施
答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施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维护秩序,提高效率的有效保证
提高各级机关声誉,密切党政群关系的重要措施
2.机关聘任公务员有哪些方法()。

选项1:直接选举
选项2:公开招聘
选项3:公开选拔
选项4:直接聘任
答案:公开招聘
直接聘任
3.在世界上,实行公务员“ 政治中立” 的国家有()
选项1:美国
选项2:英国
选项3:法国
选项4:日本
答案: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判断题
1.公务员不得在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营的企业、营利性组织的行业监管或者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

()
答案:正确
2.上级机关应当注重从基层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

()
答案:正确
名词解释
1.公务员控告
答案:公务员控告是指公务员对所在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控告的行为。

控告权既是鼓励和保护公务员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也是公务员保护自己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有效手段。

2.公务员保险制度
答案:公务员保险制度,是指因生育、年老、疾病、伤残、死亡等原因,国家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务员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保障制度。

公务员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填空题
1.____是公务员行为规范中最基本的规范,是公务员素质要求的首要条件。

答案:政治行为
2.公务员应当在接到公务员机关人事处理决定之日起____内或者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____内提出申诉。

如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期限提出申诉,受理机关可以不予受理。

答案:30、15
3.1995 年,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各地围绕着“____,____,____,____” 的改革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

答案: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
简答题
1.公务员辞退有什么程序要求?
答案:公务员辞退必须经过以下程序:(1)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填写《辞退公务员审批表》报任免机关;(2)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3)任免机关审批;(4)《辞退公务员审批表》和辞退决定等存入本人档案。

2.公务员保险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为部分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公务员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
(2)确保公务员健康地工作并解除公务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3)使公务员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工作。

3.公务回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回避在公务员管理中具有以下特征:
(1)回避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防止公务员利用职权为个人或亲朋好友谋私利;(2)回避涉及的人员很少,只有情况比较特殊的个别公务员需要回避,大多数公务员不在回避的范围内;(3)回避对时间和人员的要求都具有强制性,国家机关必须履行要求公务员回避的职责,公务员本人必须服从国家机关作出的回避要求。

论述题
1.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案:2007年颁布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对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军队、聘用单位等单位中发生人事争议的仲裁做了全面规定。

后来在实践中,根据成熟程度不同逐步调整为主要对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进行仲裁。

目前,绝大多数省市都开展了这项工作,制度建设也初具规模,在处理人事争议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我国《公务员法》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只做了原则性规定,还需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专门法律或法规。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并结合施行《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的实践经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主要内容应该有:
1)人事争议仲裁机构
人事争议仲裁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代表、聘用机关的代表、聘任制公务员的代表以及法律专家组成。

仲裁委员会处理案件实行仲裁庭、仲裁员制度。

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用)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受聘人员代表以及人事、法律专家组成,体现了仲裁委员会构成的广泛性,可以保证仲裁工作的客观、公正。

至于办案实行仲裁庭、仲裁员制度,则是仲裁案件的通行制度。

2)人事争议仲裁的时限和裁决的执行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超过60日,仲裁委员会可以不受理。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查确认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对案件做出裁决,当事人应当履行。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3)人事争议仲裁的监督
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仲裁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触犯法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一是干扰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工作的;二是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三是提供虚假情况的;四是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与人、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五是其他应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或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仲裁工作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有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敲诈勒索、滥用职权等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应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处分;是仲裁员的,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予以解聘;触犯法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