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管理制度目录1 总机械师巡视制度 (2)2 停机保养制度 (2)3 随机保养制度 (5)4 技术改造报批制度 (5)5 故障诊断及油水检测制度 (5)5.1 故障诊断及预测 (5)5.2 油水检测 (6)6 机况定期评定制度 (6)6.1盾构机运转的过程中检测的指标 (7)6.2 拆机存放的过程中检查的项目 (7)7 维修分级管理制度 (7)7.1 大修 (7)7.2 项目修理 (7)7.3 小修 (8)8 专用机具、设备和资料的管理制度 (8)8.1 专用机具的管理 (8)8.2 重要设备及软件的管理 (8)8.3 盾构机资料的管理 (9)盾构机管理制度1 总机械师巡视制度(1)建立总机械师三级巡视制度:即保养人员巡视制、保养维修工程师巡视制、总机械师巡视制;(2)维修保养人员每天应对所负责主要部位和系统进行不定时的巡视,并及时处理故障,直接对维修保养工程师负责;(3)维修保养工程师每天对所管辖的设备必须进行巡视,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以便在设备未发生故障时及时安排修理,以保持机械设备技术状态良好;(4)机械使用前后,办理交接班时,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路线对该台设备的各个部分进行一次详细、全面的巡回检查;正在使用的机械,也应利用其他停机间隙进行巡回检查。
(5)维修保养工程师应实时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作业指导,并及时纠正盾构作业中的不正确行为;(6)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并记入运转记录中,重大问题要向机电总工及时报告;(7)维保工程师日常巡视主要按照盾构机日保养作业文件规定的内容进行;(8)总机械师应不定期的到现场对所管辖的机械设备有重点的进行巡视检查,对操作人员填写的运转记录和交接班记录进行复核确认;(9)总机械师对盾构主要部位和系统进行巡视,对维保工程师巡视状况进行复核,对日常的维修保养作业提出要求等;(10)总机械师应及时通报巡视、检查情况,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分析和总结。
2 停机保养制度(1)盾构机的保养除了在盾构机工作间隙中进行“日检”和“周检”外,每两周(倒班时)应停机8~12小时,进行强制性集中维修保养;(2)盾构机强制保养期间,应认真进行盾构机的全面清洁、检查和维修;(3)在强制保养日,机电工程师组织得力的维修保养人员,在掘进司机的配合下,有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4)停机保养维修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备案,具体保养维修内容可以参照表1进行。
表1 盾构机停机保养内容3 随机保养制度(1)盾构机随机保养应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2)随机保养技术人员对设备保养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并对其负责;(3)盾构机随机保养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盾构机作业文件要求进行作业;(4)随机保养技术人员有权处理工作中发现的违章作业行为;(5)如实、认真填写盾构机随机保养记录(故障发生时间、部位、是否更换配件、处理结果、跟踪情况等);(6)定期总结盾构机故障情况并认真填写盾构机履历表。
4 技术改造报批制度(1)根据施工需要,现场提出盾构机部件改造项目;(2)公司集体评审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可行性报告;(3)将盾构机改造项目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上报股份公司设物部审批;(4)根据股份公司设物部审批意见进行改造作业;(5)如果盾构机部件改造作业需要委外,应找有资质的公司进行,根据发生金额大小,按照股份公司有关文件进行招标;(6)盾构机部件改造作业必须将有关新资料存档备案;(7)技术改造后进行质量跟踪,并认真填写盾构机履历书。
5 故障诊断及油水检测制度5.1 故障诊断及预测(1)日常运转检测:检测人员应经常检查设备的温度、振动、声音、气味等情况,发现不正常现象或听到异响,应立即通知操作人员,停机检查,予以排除,并记入检测记录。
(2)机况监测及故障预测:依据日常检测中发现的不正常现象,以及油水的检测结果,检测人员和维修工程师逐项进行检查或利用检测仪器、仪表等进行针对性的测试,做出正确判断或预测。
(3)故障诊断:检测人员应依据各项检测数据以及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性能及操作、维修保养的特殊要求,判断出故障隐患,并和维修工程师、维保工人一道,以不拆卸或局部解体的方法,借助于仪器测定,找出故障原因及准确部位。
(4)故障处理:诊断出的故障,一般应结合各类保养进行修理。
检测的各项数据,故障的部位、原因及修理后的状况,均应记入检测记录。
5.2 油水检测5.2.1 取油:(1)对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及名称,加油点和取油点,每个加油点油品、牌号进行规范化,并记入检测档案。
(2)取油的时间应在刚停机的一定时间内抽取。
(3)取油的器具一定要清洁。
(4)把抽取油样的时间、部位及取样人记录清楚。
(5)定期取样化验间隔应科学规范。
(6)按期将盾构机油水的检测时间、检测结果记入盾构机履历书,作为换油依据。
5.2.2 油水化验:(1)各种化验仪器清洁;(2)油水化验室环境的温度和清洁度达到要求;(3)化验仪器的操作,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4)化验结果记录规范,每一台设备的检测结果记入检测档案;(5)换油指标:检测油品的指标不合格时,应该换油;(6)根据油水化验结果分析设备的磨损规律和状况,及时总结,预报设备的潜在故障。
6 机况定期评定制度(1)盾构机状况评估应定期进行,一般盾构机状态评估在以下情况下进行:●盾构机每运行四分之一寿命时●盾构拆机之前●盾构可能潜在故障●盾构出现重大故障(2)盾构机状态评估由股份公司设物部牵头,成立临时评估小组;(3)盾构机状态评估力求全面,包括机、电、液等综合范畴;(4)盾构机状态评估必须真实可靠,并出具正式的盾构机评估报告,作为盾构机械管理文件存档。
6.1盾构机运转过程中检测的指标(5)根据技术资料检查各部件的变形及磨损状况;(6)各部件的应整洁无泄漏;(7)系统的润滑状况良好;(8)依据功能测试、油水检测、振动检测等,进行各系统的性能恢复情况评估;(9)设备可操作性能是否良好;(10)设备安全防护状况是否达标。
6.2 拆机存放的过程中检查的项目(1)在拆机过程中,必须进行盾构机的全面检查;(2)对刀盘磨损状况、焊接质量、刀具安装孔情况、刀座情况、面板情况等进行检查;(3)检查主轴承状况:密封情况(包括密封槽的磨损情况),滚动体情况(根据油液进行评估),齿轮磨损情况等;(4)盾体的机械性能检查:盾体的变形情况、盾体磨损情况等;(5)液压系统性能检查:系统密封性、执行元件的动作、控制操作元件的灵活性、动力元件的机械性能、辅助元件的状况等;(6)电器系统的检查:线路状况,变压器、整流器、变频器的电气特性,控制继电器的触点,软启动的性能,操作按钮和开关的灵活性等;(7)其他部件的检查。
7 维修分级管理制度为了消除盾构设备的潜在故障,在功能故障未发生前,有计划的对盾构机进行维修,以便确保盾构设备的性能指标。
7.1 大修(1)大修的范畴:特指各系统、部件的机械性能恢复和整体维修。
(2)一般是在盾构设备掘进达到其设计寿命的一半时,根据实际检测情况决定是否实行大修。
(3)盾构设备大修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案,并有专人负责。
(4)盾构设备大修应上报股份公司设物部审批。
7.2 项目修理项目修理简称项修,主要是指造成盾构设备性能指标恶化,达不到施工生产要求的项目,按实际需要进行修理,其针对性较强。
项目修理一般是在盾构设备施工完成一个标段后,对其有关部位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7.3 小修按照盾构设备规定的日常维修保养内容,或者是根据维修技术人员日检、总工程师巡检、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零部件,进行检查、调整、更换和修复失效零件,以恢复盾构设备正常功能的修理。
8 专用机具、设备和资料的管理制度8.1 专用机具的管理(1)盾构机专用机具的范畴:包括液压扭力扳手、液压预紧扳手(拉伸扳手)、液压辅助泵站、液压油缸、始发台、反力架、压力表等(2)必须备案保存管理盾构机的专用机具,必须认真填写盾构机履历书相关表格;(3)盾构机精密专用机具的使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如液压扭力扳手、液压预紧扳手(拉伸扳手)等;(4)盾构机专用机具的使用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或说明,必要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现场指导;(5)盾构机专用机具的保养应派专人负责,并按照相应的保养规程进行;(6)盾构机专用机具的存放,必须按照相应的存放要求进行。
8.2 重要设备及软件的管理(1)重要仪器的范畴:VMT测量专用计算机、主机操作工业控制计算机、地面监视工业计算机、VMT软件、PLC程序、主机操作计算机专用软件、地面监视系统软件(PDV)、VMT相关其他设备、通讯用调制解调器、通讯线、电视监视系统等;(2)重要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必须专人进行;(3)重要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包括计算机的定期清洁、磁盘整理、数据备份等;(4)盾构随机配置的笔记本电脑、移动PC等重要专用设备必须专人保管,不得改为他用;(5)重要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必须遵循其相应的操作说明,严禁盲目操作;(6)对于精密仪器和设备使用和维护必须小心进行,严禁野蛮作业;(7)重要设备的保存必须考虑必要的缓冲装置并考虑通风等要求;(8)重要软件必须使用光盘介质备份并存档,报股份公司设物部留存;(9)设物部购置移动硬盘进行盾构重要软件的可靠备份,硬盘不得他用。
8.3 盾构机资料的管理(1)盾构资料文件必须专人负责管理;(2)盾构资料文件必须建立必要的索引和目录,方便查阅;(3)盾构机电子资料文件必须光盘备份并报股份公司设物部备案;(4)设物部购置移动硬盘进行盾构电子资料的可靠备份,硬盘不得他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