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药品收货验收操作规程考核试卷

04-药品收货验收操作规程考核试卷

药品收货与验收制度及操作规程考核试卷
姓名:部门:岗位:分数:
填空题(每空1.0分,共计100分)
1.仓储部负责采购入库药品及药品到货的收货工作,查询系统收货单、订单信息,对有运输温度要求的药品,对送货温度、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完成系统录入。

2.收货员负责核对供货企业随货同行单据信息,收集随货附带的、等,收货遇有问题及时与、人员联系、解决。

3. 负责采购订单的下达与修改协助提供到货所需的相关资料;联系解决来货破损、挤压等情况处理。

4. 负责对收货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确认。

5、收货程序:
①检查是否密闭,不得裸露运输,运输车辆不得有、、污染等;检查运单起运日期,是否符合协议约定在途时限;供货方委托运输的,收货人员在药品到货后,要逐一核对委托的、、等信息;对以上信息不符要求的,通知到采购部门人员。

必要时上报相关主管领导、质管部处理解决;
冷藏、冷冻药品到货时,查验、车载冷藏箱或的温度状况,核查并留存运输过程和到货时的。

②检查随货同行单:随货同行单应为原件,并应与备案样式一致,不能是复印件或者传真件,随货同行单应记载、生产厂商、、剂型、规格、、数量、、收货地址、等内容,并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

③冷链品种到货要求,现场能查看到货温度、并能提供全程温度数据。

冷链品种收货时需记录药品名称、数量、、、发运地点、、运输方式、温控方式、、收货人员等。

6.到货时,收货员对照供货单位的和系统逐批核对药品实物,做到票、账、货相符。

无随货同行单或采购计划应当。

对于随货同行单(票)与
到货药品实物数量、采购订单不符的,经供货单位确认后,由确定并调整采购数量后,方可收货。

供货单位对于随货同行单(票)与到货药品实物、采购订单不符的内容不予确认的,应当。

7.对于冷链产品须确认检查运输方式、运输设备及温度状况等并记录,对不符合温度要求、运输方式及包装方式的应当。

8.对于销后退回药品的收货:收货员应当依据审核的退货凭证对销后退回药品进行核对,确认为本企业销售的药品后,方可收货并放置于的专用待验场所。

销后退回的冷藏、冷冻药品,应当有退货单位提供的药品售出期间、运输质量控制情况说明,还要能现场查看温度,并提供。

确认符合规定储运条件的方可收货。

不能提供存储证明的应当。

对于退回时为破损,直接按处理。

9.拆包装场地和时间标准:普通药品收货在或环境拆包装;冷链药品需与验收员共同在内拆包装,同时对药品进行测温。

配带温度记录仪的品种,由填写随货配带的温度记录确认单,按采购和供应商确认的回收方式将温度记录仪交采购部寄回或交返回。

10.近效期收货标准:药品有效期小于或等于一年的,距离有效期小于或等于个月为近效期;药品有效期大于一年的,距离有效期小于或等于个月为近效期。

若因业务需要而购进近效期品种,收货时同时需检查经过审批的“”。

11.收货员于医舟系统录入收货信息流程:
①采购收货:经营版→进货管理→(自动调用合格的采购记录)→录入药品信息→存盘→审核上账→。

②销售退回收货:经营版→销售管理→(自动调用合格的销退通知单)→录入药品信息→存盘→审核上账→。

12.冷链药品收货,除录入基本信息外,还需要勾选“是否冷链”,填写承运方式、承运单位、、发运地点、温控方式、温控状况、途中温度、到货温度等,得到采购冷链药品收货记录或者销售退回冷链药品收货记录。

13.收货完成后,收货员需在随货同行单上签署和。

并将药品移至待验区,与交接货物。

14.验收员与收货员交接后,将药品转入内,由验收员对照供货单位的随货同行单和系统收货单,在规定的时限内对到货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15.一般药品在正常情况下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冷链药品需(在冷库内),
冷链产品验收员和收货员共同在内拆包装,同时核实产品温度。

16. 大批量进货待验区不够用时,应先行将该批货暂存到仓库货位,用黄色绳线圈住,并挂色待验牌,待验收完毕后解除黄线和色牌做正式入库处理。

17. 验收人员应当对抽样药品的外观、、标签、等逐一进行检查、核对,出现问题的,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18. 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最小包装应附有。

检查运输储存包装的封条有无损坏,包装上是否清晰注明、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包装规格及储运图示标志。

19.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文字应当,标识应当,不得有印字脱落或者粘贴不牢等现象,不得以粘贴、剪切、涂改等方式进行修改或者补充。

20. 整件药品包装中必须附有。

检查最小包装的封口是否严密、牢固,有无破损、或渗液,包装及标签印字是否,标签粘贴是否。

21. 检查每一最小包装的标签是否有药品通用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

22.对注射剂瓶、滴眼剂瓶等因标签尺寸限制无法全部注明上述内容的,至少标明药品通用名称、规格、、等内容。

23.特殊管理的药品、外用药品的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上均有规定的标识和。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上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及含兴奋剂类成分的药品有“”警示标识。

24.验收进口药品,其内外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名称、主要成分以及,并附有中文说明书。

25.验收员应查验随货同行单是否符合要求,并查验加盖供货方药品检验专用章或者
原印章。

26.若核查全部合格,验收员根据系统采购订单、收货单及从系统内打印验收单。

若出现随货文件不合格,则通知文件缺失情况,采购部门需及时联系供货商将缺失文件补齐,文件补齐后方可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27.验收药品时,验收员应按抽样原则对到货药品进行抽样:冷链药品在待验区进行抽样;一般产品在符合储存要求的库待验区抽样;特殊管理药品在特殊管理库或区、
柜内抽样。

同一批号整件数量在2件及以下的应抽样检查;整件数量在2件以上至50件以下的至少抽样检查3件;整件数量在50件以上的每增加50件,至少增加抽样检查件,不足50件的按50件计;零头抽样到每个最小销售单元。

若来货全部外包装箱挤压,则每件全部抽样。

28.抽样原则:整件药品按从原包装中抽取样品,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

在每件中从上、中、下不同部位抽三个以上的最小包装进行检查;对整件药品存在破损、污染、渗液、封条损坏等包装异常以及零货、拼箱的,应当开箱检查至。

到货的非整件药品应当逐箱检查,同一批号的药品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

但生产企业有特殊质量控制要求或打开最小包装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可不打开最小包装。

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实施批签发管理的,可不开箱检查。

29.对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验收员应当按规定进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并及时将数据上传至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平台。

对未按规定加印或加贴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或监管码的印刷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监管码信息与药品包装信息不符的,应当及时向供货单位查询,未得到确认之前不得入库,必要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0.验收完毕,验收员将抽样的药品放入原箱内,封箱,在抽样的整件包装箱上盖“”章;
31.验收结束后验收员在系统中完成采购验收单,打印并在验收单上签字注明。

保管员凭验收员签字的办理入库手续,由保管员根据验收单清点数量,并根据结论将药品按不同储存条件分类分区存放。

32.验收时应做好验收记录,药品验收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商(或产地)、有效期、、到货数量、验收日期、验收合格品数量,、验收人员等内容。

记录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完整、有效。

33.验收员在验收药品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①验收员不得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验收,必须在验收完一个品种,完全清场后,再进行另一个品种的验收,严防药品污染及混药事故发生。

②冷链药品及非冷链药品同时需要验收入库时,验收员优先对药品进行验收。

③验收员在出现药品信息与系统信息不符时,通知和质管部进行确认,对需要系统修订的进行修订,修订后验收员重新进行验收。

34.对于直调药品,其验收标准与普通药品相同,供货企业应当与购货单位签订委托验收协议,明确质量责任。

购货单位应当指定专门负责直调药品的验收。

严格按照本规范的要求验收药品和进行电子监管码的与数据上传工作。

质管部应建立专门的直调药品验收记录。

验收当日应当将验收记录相关信息传递给委托验收方。

好好活自己,就要力求营造一个“小天地”.人生需自渡,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自己的人生,黯淡与精彩完全由自己去书写,去掌舵,去布局。

红尘如梦,亦真亦幻;人生如戏,亦悲亦喜。

当曲终人散时,不过是乐者自乐,歌者自歌;伤者自伤,痛者自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