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电网发电厂并网运行考核办法(试行)

上海电网发电厂并网运行考核办法(试行)

上海电网发电厂并网运行考核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稳定发电出力,提高供应能力,促进发电企业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发电运行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国家电监会《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结合执行华东电监局“两个细则”和上海电网实际运行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上海电网并网发电厂。

并网发电厂主要由公用燃煤电厂、热电联供电厂、自备电厂、燃气(油)调峰电厂和风电场组成。

第三条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华东电监局负责本办法的制定。

华东电监局会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

上海市电力公司负责日常考核数据采集和统计结算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基本定义第四条本办法对以下名词及有关内容作如下规定:1.夏季高峰期,指每年6月15日~9月23日期间;冬季高峰期,指每年12月10日~次年3月15日期间。

2.高峰时段,指每日8:00~11:00,18:00~21:00;腰荷时段,指每日6:00~8:00,11:00~18:00,21:00~22:00;低谷时段,指每日22:00~次日6:00。

3.损失容量,指机组强迫停运时,损失容量即为其额定容量;机组降负荷运行时,损失容量为该机组当时的最高可调出力与其额定容量之间的差值。

4.规定D日指当天,D+1为次日,依此类推。

5.并网发电厂机组每年允许非计划停运时间为150小时。

第三章非计划停运和检修考核第五条并网发电厂机组因自身原因发生强迫停运、降负荷运行时,按以下规定进行考核,并不再执行日计划发电曲线考核。

1.当并网发电厂机组发生当日强迫停运或降负荷运行时,以该机组每次当时运行时瞬时损失的发电出力进行考核,即夏季和冬季高峰时期的高峰、腰荷时段每发生一次强迫停运或降负荷运行,按照机组损失容量乘以1万元/万千瓦的标准进行考核;非夏季和冬季高峰时期的高峰、腰荷时段每发生一次强迫停运或降负荷运行,按照损失容量乘以5千元/万千瓦的标准进行考核;低谷时段则不进行考核。

2.并网公用燃煤电厂发生强迫停运或降负荷运行期间,按该机组损失容量的90%扣减年度基数电量计划指标数;并网自备电厂发生强迫停运或降负荷运行期间,按该机组损失容量的90%乘以上网电价进行考核;并网调峰发电厂机组发生强迫停运或降负荷运行期间,按该机组损失容量的30%乘以容量电价进行考核,具体为:(1)扣减并网公用燃煤电厂年度基数计划电量指标数=非计划停运小时数×该机组损失容量×90%。

(2)考核并网自备电厂费用=非计划停运小时数×该机组损失容量×90%×上网电价。

(其中非计划停运小时数最多不超过48小时)(3)考核并网调峰电厂费用=非计划停运小时数×该机组损失容量×30%×容量电价。

当机组非计划检修超过72小时后,按第六条第三款处理。

第六条当并网发电厂申请机组非计划检修时,非计划检修工期按国家(行业)规定的检修工期批复,电力调度机构应按该机组损失容量或失去正旋转备用容量(正旋转备用容量指机组退出正旋转备用容量)后的运行方式,修改或编制其次日的发电计划出力曲线。

并网发电厂按修改后的日发电计划出力曲线执行,并对并网发电厂按以下规定进行考核:1.并网发电厂提出机组非计划检修申请后,机组发生强迫停运(包括降负荷运行),或未经电力调度机构值班调度人员同意提前停役(含降负荷运行)时,按第五条第一款处理。

2.并网发电厂申请机组D+1日或D+2日开始非计划检修工作,按第五条第二款处理。

3.并网发电厂申请机组D+3日开始非计划检修工作或原定的计划检修工期延期,其损失容量或失去旋转备用容量运行的机组,按以下规定进行考核:对并网公用燃煤电厂,扣减机组停役期间的损失容量或失去旋转备用容量60%的年度基数计划电量指标数;对并网自备电厂,按机组损失容量或失去旋转备用容量60%乘以上网电价进行考核;对并网调峰发电厂,按机组额定容量或损失容量的20%乘以容量电价进行考核,具体为:(1)扣减并网公用燃煤电厂年度基数计划电量指标数=非计划检修小时数×该机组损失容量×60%。

(2)考核并网自备电厂费用=非计划检修小时数×该机组损失容量×60%×上网电价(非计划停运小时数≤48)。

(3)考核并网调峰电厂费用=非计划检修小时数×该机组损失容量×20%×容量电价。

公用电厂扣减年度基数电量指标数=非计划检修小时数×该机组损失容量×60%(千瓦时)并网发电厂申请D+1日以后的非计划检修工作,可使用机组年度非计划允许停运时间。

上述并网调峰发电厂当月考核的费用最高不超过当月分配的容量费用。

第四章公用燃煤机组的统一调峰考核第七条上海电网公用电厂的调峰能力要求达到60%,即最低技术出力达到机组额定容量的40%。

并网发电厂须在每日11:00之前上报机组的最低可调出力,电力调度机构据此编制各电厂的次日发电计划出力。

1.当300MW及以上公用燃煤机组的最低可调出力不能达到额定容量的40%时,按机组的额定容量每天进行如下考核:(1)当机组的技术出力在40-55%时,按100元/万千瓦进行考核;(2)当机组的技术出力在55-70%时,按200元/万千瓦进行考核;(3)当机组的技术出力在70-85%时,按300元/万千瓦进行考核;(4)当机组的技术出力>85%时,按500元/万千瓦进行考核。

2.当电网出现调峰困难时,应电网调度需要,公用燃煤机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机组出力低于额定容量的40%时,对该机组按如下标准进行奖励:(1)当并网发电厂机组的出力在35-40%范围内,其低于额定容量40%后少发部分的电量,按50元/兆瓦时奖励。

(2)当电厂机组的出力在30-35%范围内,其低于额定容量40%后少发部分的电量,按100元/兆瓦时奖励。

第五章调峰机组的启停考核第八条当电力调度机构按技术标准规定,要求调峰机组并网时,并网调峰机组未能达到电力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要求的时间并网时(允许时间误差在30分钟以内),按以下规定进行考核:1.当并网调峰发电厂机组未按电力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要求的时间并网,误差在30分钟以上60分钟及以下时,按启停失败一次考核,即按该机组额定容量的25%乘以14小时的容量费用进行考核:并网调峰发电厂考核电量=该机组额定容量×14小时×25%。

2.当并网调峰发电厂机组未按电力调度机构值班调度员要求的时间并网,误差在60分钟以上时,按启停严重失败一次考核,即按该机组额定容量乘以14小时的容量费用进行考核:并网调峰发电厂考核电量=该机组额定容量×14小时。

上述并网调峰发电厂的考核费用为:∑并网发电厂考核电量×其批准的容量电价。

第六章 发电曲线偏离考核第九条 并网发电厂应严格执行电力调度机构下达的发电计划曲线(或实时调度曲线)和运行方式安排。

1.电力调度机构负责编制每日96点发电计划曲线。

两个计划点之间的发电计划值按线性插值法确定:180i n 1n n i P P P P -+=+式中,i P 为n P 至1+n P 之间第i 个5秒钟发电出力;n P 为96点计划曲线上某15分钟整点的发电出力,1+n P 为96点计划曲线上下一15分钟整点的发电出力,i 取值为0~179。

2.并网发电厂应严格执行电力调度机构下达的发电计划曲线。

由于并网发电厂自身原因,造成实际发电曲线偏离电力调度机构下达的发电计划曲线,偏离量超过允许偏差范围时,按照偏差量对发电厂进行考核。

3.考核以每5分钟为一个单位。

电力调度机构自动化系统计算考核对象每5分钟的实际发电量和计划发电量(以5秒-1分钟为一个点积分计算发电量)。

同一时段内实际发电量与计划发电量之间允许偏差范围为计划发电量的±2%。

超出允许偏差范围的电量绝对值作为考核电量。

4.根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能质量控制、跨区(省)联络线调整以及电力电量平衡的需要,值班调度员有权修改发电计划曲线,修改后的发电计划曲线应提前15分钟下达给发电厂,不足15分钟下达的发电计划曲线,自下达时刻起15分钟内免除发电计划曲线考核。

5.下列情况下可免于考核:(1)根据调度指令,机组(电厂)在AGC控制模式(除严格跟踪负荷曲线模式外)下提供AGC辅助服务。

(2)机组被临时指定提供调峰和调压服务而不能按计划曲线运行。

(3)当出现系统事故、机组跳闸等紧急情况,机组按照调度指令紧急调整出力。

(4)当电网频率高于50.1Hz而机组有功出力越下限,或当电网频率低于49.9Hz而机组有功出力越上限。

(5)机组启动过程中,从并网至达到正常运行工况后15分钟(水电)、1小时(火电及其它)之内;机组停机过程中,从机组降参数至解列。

(6)机组AGC模式切换过程。

(7)在机组进行与出力调整有关的试验期间。

(8)电网频率异常时,一次调频动作引起的机组出力调整。

(9)机组发生非计划停运导致偏离发电计划曲线时,纳入机组非计划停运考核,免于发电计划曲线考核。

(10)无调峰能力的发电机组。

第七章 一次调频考核第十条 并网发电厂机组的一次调频按以下标准进行考核:1.未具备一次调频功能未具备一次调频功能的发电机组,月度考核电量为该机组当月发电量的0.1%。

2.未投运时间一次调频未投运考核电量为:Q 一次调频=10000/一次调频αt P N式中,Q 一次调频为考核电量;N P 为机组额定容量(兆瓦);t 为一次调频未投运小时数,不包括调度发令退出时间;一次调频α为一次调频考核系数,数值为1。

3.性能考核在电网频率越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及发生大扰动期间进行一次调频性能考核。

一次调频性能考核以机组一次调频效果为依据。

考核标准为机组在电网高频或低频期间的一次调频响应行为,即一次调频电量。

一次调频效果是指,当电网频率超出50±△fsq (机组频率控制死区)且持续时间超过20秒时,一次调频机组在电网频率超出50±△fsq 时段内(最大为60秒)的实际发电出力与起始发电出力之差的积分电量(±△QsY )占相应时间内理论计算积分电量(±△QjY ,计算方法见附件1)的比例,即:DX =△QsY /△QjY (当DX <0,则:DX =0) 式中:DX 为一次调频的效果;△QjY 为相应时间一次调频理论计算积分电量;△QsY 为一次调频实际增量部分的积分电量。

其中,()360000⎰+-=∆调节t t t dt PST PSt QSY式中, △QsY 为一次调频实际增量部分的积分电量;t0为电网频率持续20秒大于50+△fsq 或小于50-△fsq 情况下,频率等于50+△fsq 或50-△fsq 的时刻;t 调节为电网频率超出50±△fsq (机组频率控制死区)且持续时间超过20秒情况下,电网频率超出50±△fsq 时间,单位为秒(最大值为60秒);PST 为电网频率持续20秒大于50+△fsq 或小于50-△fsq 情况下,机组在t0时刻前30秒内实际出力平均值;PSt 为电网频率持续20秒大于50+△fsq 或小于50-△fsq 情况下,机组在t0时刻后t 调节时间内机组实际出力;△t 为积分间隔时间,为1-5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