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总分60, 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句中划线字"乃"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
(《答司马谏议书》)B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
(《马伶传》)C 媪聋聩不闻,又大言之。
乃问:"贵戚何姓?"(《婴宁》)D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D解析:A、B、C三项"乃"均为副词,"于是,就"的意思。
D项中为连词,意为"可是"。
故选D。
2.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法炮(pào)制圈(quān)养泥泞(nìng)B 绿(lù)林好汉禅(shàn)让船坞(wù)C 丢三落(là)四粳(gěng)米酗(xiōng)酒D 喟(wèi)然自叹濒(bīn)临河堤(tí)答案:B解析:A选项中炮(páo)制、圈(juàn)养注音错误。
C选项中粳(jīng)米、酗(xù)酒注音错误。
D选项中喟(kuì)然、河堤(dī)注音错误。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霍金成就蜚然,在轮椅上渡过了几十载B 苏姗和她的女儿坐在已经完全息灭的火炉前,慢不经心地聊着C 他全神贯注地思考着,如何领会这些东西D 这块地今天必需种完,否则将来欠收答案:C解析:A选项中成绩斐(蜚)然、度(渡)过错误。
B选项中熄(息)灭、漫(慢)不经心错误。
D选项中必须(需)、歉(欠)收错误。
故逸C。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老王的技术不是十分很好,请你们多多包涵B 陆超挣了至少三到四千元,比以前上班时挣的还一多C 由于读了《攻关》这首诗,因此,我的学习劲,头更足了D 纵观古今中外,凡圣贤哲人,有谁不是胸襟恢弘,慧思迭出的答案:D解析:A选项,"十分"与"很"构重复。
B选项"三到四千元"表达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
C选项"由于"和"因此"均表示原因,不构成转折戡顺承关系,使用重复。
故选D。
5. 下列关于文体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后叙"相当于"跋"B 元曲分为杂剧和小令C 通知、通告、报告属于上行公文D 《项脊轩志》和《醉翁亭记》都是游记答案:A解析:"后叙"相当于"跋",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的后面;元盐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其所属的上级机关报送的带有汇报情况、提出问题、请求解决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不属于游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故选A。
6. 下列关于楚辞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辞》的编订者是西汉的刘向B 楚辞的代表作家有屈原、宋玉等C 楚辞是在汉赋的基础上产生的D 楚辞语言富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答案:C解析: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故选C。
7. 下列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最早见于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B 是汉代七言体乐府民歌C 故事发生地为汉末建安时期的庐江府D 浪漫主义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贯穿全篇答案:C解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最早见于宋人郭茂倩的《玉台新咏》,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故选C。
8. 下列关于陶渊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B 主要生活于汉魏时期C 《山居秋暝》、《桃花源记》是其代表作D 宅前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答案:D解析: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故选D。
9. 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 )A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B 白居易《长恨歌》C 李商隐《锦瑟》D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答案:C解析:略10. 下列关于辛弃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代婉约词的主要代表作家B 《稼轩长短句》是其词集C 有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 北宋灭亡后流落江南,晚年生活孤凄答案:B解析: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故选B。
11. 下列关于《宝玉挨打》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宝玉、宝钗的矛盾冲突,揭示二人的叛逆性格B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情节的高潮之一C 贾环的造谣中伤是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D 文中贾母表现出典型的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特征答案:B解析: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事件之一,贾环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强奸(母婢)未遂,(金钏)赌气投井",导致宝玉被打,贾母赶来已迟,严斥贾政后,命人将奄奄一息的宝玉从书房带回自己屋里。
贾政三番落泪,事后也颇悔下手太重,后脚跟进贾母屋里欲看宝玉,又被贾母斥出屋里。
突出表现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故选B。
12. 下列有关桐城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清代中叶著名的诗歌流派B 主张"义理"、"考据"和"辞章"C 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槐、姚鼐等D 因代表作家是桐城人而得名答案:A解析: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
戴名世、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主张"义理"、"考据"和"辞章",故选A。
13. 下列关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表现作者苦闷、寂寞与惆怅的心情B 以游踪为线索,用倒叙的手法谋篇布局C 描写春天秦淮河美丽的夜色D 想象丰富,意境壮阔,语言风趣幽默答案:A解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以游踪为线索,按时空顺序谋篇布局,文章的结尾作者用繁笔抒写了游后船里满载的惆怅和心里充满的幻灭情思,故选A。
14. 下列关于徐志摩及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曾留学欧美,创造社的代表诗人B 代表作《再别康桥》表达了诗人重游剑桥大学离别时的眷恋情怀C 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D 《猛虎集》是其散文集答案:B解析:徐志摩(1897年-1931年),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诗歌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散文集有《落叶》《秋》等,故选B。
15. 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关系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契诃夫《麦琪的礼物》俄国B 巴尔扎克《项链》法国C R.卡逊《寂静的春天》奥地利D 梭罗《瓦尔登湖》美国答案:D解析: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美国;莫泊桑《项链》法国;R.卡逊《寂静的春天》美国,故选D。
3. 古文翻译题1.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答案:正确答案:没听说过(华夏)被蛮夷改变的情况。
2. 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
(《魏其武安侯列传》)答案:正确答案:天下(那些)趋炎附势的官吏,都离开(或疏远)魏其侯,归附武安侯。
3.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正确答案:终于在朝廷上见了相如,礼仪完毕了就让他回去了。
4.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种树郭橐驼传》)答案:正确答案:早结果而且(果实)多。
5.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
(《答李翊书》)答案:正确答案:讥笑我(或者我的文章)就认为(这)是高兴的事情。
6. 阅读理解1. 说园(节选) 陈从周①园有静观、动观之分。
所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
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庭院专主静观。
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
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廓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这是动观。
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
②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范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