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定量分析中的一般步骤 ppt课件
第九章 定量分析中的一般步骤 ppt课件
2020/10/28
11
§9.2 试样的分解
1. 对分解方法的要求 (1) 分解完全、分解速度快; (2) 分离测定容易; (3) 不导致试样中待测组分损失或沾污; (4) 无污染或污染小。
2. 常用分解方法 湿法(溶解法):用酸或碱溶液分解试样; 干法(熔融法):用固体碱或酸性物质熔融分解。 特殊分解方法:氧瓶法、钠解、微波溶解等。
.. ..
.
d: 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mm; K:表征物料特性的缩分系数; 均匀铁矿石:K = 0.02~0.3; 不均匀:K = 0.5~2.0; 煤碳:K = 0.3~0.5。
2020/10/28
8
固体试样取样的一般程序
1、粗碎
缩分:四分法
筛分(4~6号) 缩分
2、中碎
筛分(20号)
缩分
3、细磨100-200号
2020/10/28
16
3. 半熔法(烧结法)
将试样和熔剂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避免侵蚀器皿;时间长
用CaCO3 +NH4Cl 可分解硅酸盐,可测定其中的K+ 、Na+。例分解甲长石:
KAlSi3O8 + 6Ca2CO3 + NH4Cl = 6CaSiO3 + Al2O3 + 2 KCl + 6CO2 + 2NH3 + H2O
在大容器中时,上、中、下分别取样,混合; 固体:随机取样; 大气、湖海取样(分布不均匀) :布点取样;
2020/10/28
7
2. 组成很不均匀的物料
矿石、煤炭、土壤等:大小、硬度、组成均有较 大差异。堆积时,大小分布不均,图中结点取样。
大量个体包装:统计取样;
平均试样采取量Q(kg)与试样的均
匀度、粒度、易破碎度有关,可按切乔特 采样公式估算:Q = K ·d 2
b. 冷却后用稀硫酸萃取。
KHF2可用来分解稀土和钍的矿物。
2020/10/28
15
(2) 碱融法
常用熔剂:Na2CO3、 K2CO3、NaOH、 KOH、 Na2O2等
Na2CO3、 K2CO3分解:硅酸盐、酸性炉渣等; NaOH、 KOH分解:硅酸盐、铝土矿、粘土等
NaAlSi3O8 + 3Na2CO3 = NaAlO2 + 3Na2SiO3 +CO2 BaSO4 + Na2CO3 = Ba2CO3 + Na2SO4 混合熔剂: Na2CO3和K2CO3 (1:1),可降低熔融温度 注意选择合适的坩埚。
2020/10/28
12
3. 湿法分解中的溶剂选择原则
(1) 能溶于水的用水作溶剂; (2) 不溶于水的酸性物质采用碱性溶剂,碱性试样 采用酸性溶剂; (3) 还原性试样采用氧化性溶剂,氧化性试样采用 还原性溶剂;
2020/10/28
13
9.2.1 无机物的分解
1. 溶解法
溶解溶剂
适用对象
备注
盐酸 硝酸
HNO3 3:1
2020/10/28
14
2. 熔融法(熔剂与样品在高温下反应)
(1) 酸熔法
常用熔剂:焦硫酸盐(K2S2O7);硫酸氢钾(KHSO4) 适用对象:难溶于酸的碱性或中性氧化物、
矿石;刚玉(Al2O3);金红石(TiO2)等; TiO2 + K2S2O7 = Ti(SO4) 2 (可溶性)+ 2K2SO4 a. 在瓷坩埚中进行;
缩分
1号(分析)
分析试样100-300g 2号(备查)
2020/10/28
9
9.1.3 湿存水的处理
湿存水:试样表面及孔隙中吸附的空气中的水。 受粒度大小和放置时间影响。
干 基:去除湿存水后试样的质量。 试样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常用干基表示。 试样通常需要干燥至恒重。 热稳定性样品:烘干 易受热分解试样的干燥:真空干燥至恒重;
弱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
还原性酸,
Hale Waihona Puke 金属氧化物:Fe2O3、MnO2 等 某些硫化物:FeS、Sb2O3 等 合金:Fe、Zn 等
Cl-的配位作 用。
其它:Al2O3、BeO、某些硅酸盐 金属(Pt、Au 除外;Fe、Al、Cr 生成 氧化性酸
氧化膜;锑、锡、钨生成不溶性的酸) 王水 HCl:
硫化物(低温进行)
烧结温度750~800℃;粉末产物,可水浸后测 K+。
2020/10/28
17
9.2.2 有机物的分解
1. 溶解法 (1)“相似相溶”原则; (2) 酚、有机酸溶于乙二胺、丁胺等碱性溶剂; (3) 有机碱、生物碱易溶于甲酸、乙酸等酸性溶剂 ; (4) 高聚物:表14-2
2020/10/28
2020/10/28
10
例题:
称取10.000 g 工业用煤试样,于100~105℃烘1h后, 称得其质量为9.460g,此煤样含湿存水为多少?如另取 一份试样测得含硫量为1.20%,用干基表示的含硫量 为多少?
解: w湿存水 10.0100.0090.406010% 05.40% w硫10.01.2005.4010% 01.27%
数据处理 结果表示
2
精品资料
§9.1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9.1.1 取样的基本原则
取样是定量分析中的第一步;
取样的基本原则:具有代表性;
取样的基本步骤:
(1) 收集粗样(原始试样);
(2) 将每份粗样混合或粉碎、缩分,
减少至适合分析所需的数量;
(3) 制成符合分析用的试样。
2020/10/28
4
正确取样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大批试样(总体)中所有组成部分都有同等的被采集 的几率; 2. 根据给定的准确度,采取有次序的或随机的取样, 使取样费用尽可能低; 3. 将 n 个单元的试样彻底混合后,再分成若干份,每 份分析一次。
2020/10/28
5
随机抽取了10个样品,三种分析方案:
方案一 测定十次
方案二
混合后取1/10 分析一次
方案三√ 混合
方案一、方案三所得结果的精密 度相当;但后者的测定次数仅是前 者的3/10。
2020/10/28
各测一次
6
10.1.2 取样操作方法 1. 组成比较均匀的物料
气体、液体及某些固体 气体:直接取样或浓缩取样; 液体:在小容器中时,摇匀后取样;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第九章 定量分析中的
一般步骤
General Step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9.1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9.2 试样的分解 §9.3 测定方法的选择 §9.4 分析结果准确度
的保证和评价
2020/10/28
1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取样 试样预处理 测定
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