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5、2003热力学试题、答案1(本)

05、2003热力学试题、答案1(本)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0=20分)
1.平衡态是指在()的条件下,系统宏观性质()的状态。

2.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数量方面服从热力学()定律,质量方面服从热力
学()定律。

3.蒸汽动力装置中,直接向环境散失热量最多的设备是(),可用能损
失最多的设备是()。

4.系统作功的标志是()变化量;传热的标志是()变化量。

5.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间的关系是()或
()。

6.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开,两侧分别装有压力和温度相同的氧气和氮气,若
将隔板抽出,则混合后的温度(),熵()。

7.用压缩因子z表示的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为(),压缩因子可以大于、
等于或小于()。

8.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为2m3,压力为0.1MPa,其中氮气的分容积为1.4 m3,则氧
气和氮气的分压力分别为( ) MPa,( ) MPa。

9.用干球温度计和露点仪对湿空气测量,得到三个温度:16℃,18℃和29℃,则
干球温度为()℃,露点温度为()℃。

10.熵产的数值范围是∆S g( )0,而熵流的数值∆S f()。

二﹑判断:(认为正确的画√,认为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8=8分)
1.内能和焓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2.工质吸热后必膨胀。

3.熵增大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4.水蒸汽的压力越高,汽化潜热越小。

5.循环净功越大,则循环的热效率越高。

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对外作功15kJ,放热5 kJ,气体温
度将升高。

7. 对湿空气,保持干球温度不变,若含湿量增加则为加热加湿过程。

8. 节流过程为一定焓过程。

三﹑分析简答:(每小题6分,共6⨯4=24分)
1.在p-v图中,OA为一理想气体的多变过程,在表中填入该过程中W、Q和ΔT值
的正负号,并根据表中W、Q和ΔT值的正负在p-v图中画出过程OB。

A
2. 热电厂提高热效率和减少热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3.画出蒸汽压缩简单制冷循环的T-s图,并用各点的状态参数表示出循环制冷
量、压缩机耗功及制冷系数。

4.某热机在T1=2000K,T2=300K的恒温热源间循环工作,试判断:当Q2=0.5kJ,
W net=1.5kJ时,是可逆的?不可逆的?还是不可能的?(用两种方法)
四、计算: ( 第一题12分,第二题15分, 第三题21分)
1.2kg的空气稳定流经压气机,从相同的进气参数p1=0.15MPa,T1=300K,可逆压
缩到相同的排气压力p2=0.45MPa。

一为定温压缩,另一为绝热压缩。

空气流动的宏观动能差和宏观重力位能差均可忽略不计,计算这两过程的排气温度和轴功。

[空气的定压比热c P=1.004kJ/(kg·K),气体常数取287 J/(kg·K)] 2.空气以近似为零的初速度流入一渐缩喷管作定熵膨胀,其入口参数为
p1=2.5MPa,T1=353K,背压p b=1.5MPa,喷管出口截面积A2=10cm2,求该喷管出口气流的温度、流速及通过喷管的气体流量。

[c p=1004J/(kg·K)]
3.某一级抽汽回热蒸汽循环, 汽轮机进汽压力为4MPa,进汽温度为400 ℃,抽
汽压力为0.4MPa,汽轮机排汽压力为0.005MPa。

(忽略泵功)
1)定性画出该循环的设备系统图与T-s图,在两图上标出各对应点。

2) 写出抽汽率α的计算式。

3) 写出循环吸热量q1、循环放热量q2、汽轮机轴功w TS的计算式。

4)写出热效率η t、汽耗率d的计算式。

5)求出各点的焓值。

一、 1. 不受外界影响 不随时间变化 2. 第一 第二
3. 凝汽器 锅炉
4. 比容 比熵
5. c p -c V =R g ν=c p /c V
6. 不变 增大
7. pv=zR g T 1 8. 0.03 0.07
9. 29 16 10. ≥ 可≥0或<0 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三、
1. A
B 2. 1)提高蒸汽初温、初压,降低排汽压力。

2)采用再热。

3)采用抽汽回热。

4)尽量减少不可逆因素,如尽量减小换热温差,提高汽机相对内效率等。

5)采用热电联产,减少热污染。

3. q L =h 1-h 4 ( h 4 = h 3 )
w C = h 2-h 1
1
241h h h h w q C L --==ε 4. 法一: %8511
2=-=T T c η Q 1 = Q 2+W net =2 kJ %75112=-
=Q Q t η ∵ηt <η c ∴是不可逆循环。

法二:02
211<+=⎰T Q T Q T Q r δ ∴是不可逆循环。

四、
1. 定温过程:T 2=T 1=300 K W t =mR g Tln (p 1/p 2)=-189.18 kJ W C =-W t =189.18 kJ
定熵过程:Q=0 κ=1.4 κκ11
212)(-=p p T T =410.62 K W t =-ΔH=mc p (T 1-T 2)=- 222.125 kJ W C =-W t = 222.125 kJ 2. c 1≈0 ∴ p 0 =p 1 T 0=T 1 空气ν
cr =0.528 R g =287 J/(kg ·K) p cr =p 0νcr =1.328 MPa p cr <p b ∴p 2=p b
κ12002)(p p v v ==0.058 m 3/kg g
R v p T 222==305.2 K )(2202T T c c p -==312.2 m/s 2
22v c A q m ==5.35 kg/s 3. 1)
2) 由回热器热平衡方程: ()01
4011h h h '=-+αα 4
01401h h h h --'=α 忽略泵功则:h 4=h 3=h 2′ 3) q 1=h 1-h 01′ q 2 =(1-α)(h 2-h 3) w TS ≈w 0 =(h 1-h 01)+(1-α)( h 01- h 2) =α(h 1-h 01)+(1-α)( h 1- h 2) 4)10q w t =η 0
w 3600d = kg/(kW ·h) 5) h 1=3215 kJ/kg h 01=2688 kJ/kg h 2=2065 kJ/kg h 01′=604.7 kJ/kg h 3=137.77 kJ/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