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云南特岗中学信息技术真题答案解析

2017年云南特岗中学信息技术真题答案解析

云南省2017 年中央特岗计划教师招考试卷
(中学信息技术)
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括号内。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1.
【答案】D。

解析:物理寻址在数据链路层完成。

【知识点】网络技术及应用——OSI 模型
2.【答案】A。

解析:指令寄存器(IR),是临时放置从内存里面取得的程序指令的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从主存储器读出的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知识点】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3.【答案】A。

解析:计算机有了存储器和存储程序之后才可以自动处理。

【知识点】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4.【答案】B。

解析: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4 个字节等于32 位。

【知识点】信息技术基础——基本单位
5.【答案】B。

解析:这就是文字设置上标的方法。

【知识点】文字处理——文本编辑
6.【答案】B。

解析:声卡和光盘是计算机的硬件。

【知识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概念
7.【答案】B。

解析:CREATE TABLE 语句用于创建数据库中的表。

【知识点】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
8.【答案】B。

解析:B$3 和C$3 是混合引用,在复制后他们的行不会自动发生改变。

【知识点】数据处理——单元格的引用
9.【答案】D。

解析:MPEG 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MPEG-1、MPEG-2、MPEG-4、MPEG-7 及MPEG-21
等。

【知识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常见文件格式
10.【答案】D。

解析:“转换为元件”有三种形式,即影片剪辑、图形、按钮。

【知识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Flash
11.【答案】A。

解析:Ctrl+N 是新建,Ctrl+Alt+Shift+N 是新建图层。

【知识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PS
12.【答案】C。

解析:幻灯片母版,是存储有关应用的设计模板信息的幻灯片,编辑它会影响所有应用了该母版的幻灯片。

【知识点】演示文稿——母版
13.【答案】B。

解析:水平标尺最下方的矩形“缩进”标记是左缩进。

【知识点】文字处理——缩进
14.【答案】C。

解析:放在最后一行的外面再回车,会增加一行。

【知识点】文字处理——表格
15.【答案】C。

解析:关系代数中σ运算符表示条件选择,对应 SQL 里的Where 关键字。

【知识点】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10 个空,每空2 分,共20 分) 16.
【答案】10001001.101。

【知识点】信息技术基础——进制转换
17.【答案】Ctrl+Shift+C。

【知识点】文字处理——格式
18.【答案】影片剪辑元件,图形元件。

【知识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Flash
19.【答案】路由器。

【知识点】网络技术及应用——网络设备
20.【答案】2b9.e8。

【知识点】信息技术基础——进制转换
21.【答案】有穷性,确切性。

【知识点】程序设计基础——算法
22.【答案】网络地址。

【知识点】网络技术及应用——IP 地址
23.【答案】Alt+Tab。

【知识点】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使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24.
【参考答案】
(1)=B3*0.7+C3*0.3。

(2)将鼠标放在D3 的右下角,指针变成实心小十字后,按住鼠标左键,将鼠标拖动到 D12。

(3)=RANK(D3,$D$3:$D$D12)。

(4)=CHOOSE(SUM(1*(D3>={0,60,70,80,90})),"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知识点】数据处理——综合操作
25.【答案】
number(j+1)
number(j)
t
10
number(i)
【知识点】程序设计基础——VB
26.【答案要点】
1.确定主题、设计目标
2.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
3.选择工具、实际制作
4.收集反馈、评价修正
【知识点】网络技术及应用——信息集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27 题5 分,28 题15 分,共20 分) 27.【答
案要点】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

1.学习者就是分析教学对象。

了解学习者的准备情况、学习风格、学习任务。

从而确定学习的
起点,学习的任务;教学的难点,目标的体系;为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策略的选择与
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等提供依据。

2.目标就是要针对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

一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3.策略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这点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
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

4.评价是指要实施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教学评价
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
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知识点】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28.【参考设
计】一、教
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 Excel 数据的分类汇总。

通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在帮助学
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学生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初识Excel、如何建立工作表、工作表的基本操作以及工
作表数据的运算等知识的运用。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

他们爱表现、具有一定的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除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
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比试,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
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分类汇总的“分类”方法及“汇总”方式;理解分类汇总在实
际生活中的运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任务驱动法掌握分类与汇总。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利用分类汇总,解决实际生活中很多的问题,鼓励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数据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汇总的注意点和汇总的
方式。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
教室
六、教
学过程
1.问题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公式或函数对数据进行求和、平均值的方法(求列平均值),但有时会遇
到这样的情况:一个班的同学成绩放在一个工作表中,我们希望求男女生的平均值、成绩总和;或者全年级的学生成绩放在一个工作表中,我们希望求出各个班级的平均值、成绩总和。

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
2.任务驱动让学生四人一组。

打开学生机内准备好的“某班
计算机成绩表.xls”
(1)布置任务:对“性别”进行升序排序,男生排在上面,
女生排在下面。

在此期间,老师巡视,答疑解惑。

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讨论和
互相帮助。

老师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要选择好范围,否则结果会出现错误。

(2)继续布置任务:分别得出“男生”的平均成绩和“女生”
的平均成绩。

在此期间,老师同样继续巡视,鼓励学生多尝试,再有一部分
学生完成操作后,统一演示讲
解下操作方法。

3.小组巩固
请大家打开“练习.xls”工作表,按照要求完成操作题。

在作业 1.xls 的工作表中,先计算出总分,再求出按班级汇总学生各科平均成绩。

分组展开竞赛,组内互相讨论完成疑难部分。

4.展示交流让学生组与组之间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老师点评,
选出最终的两
个作品进行表扬。

七、教师小结
提问,你能用分类汇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我们的例题其实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大家课余自己去用分类汇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知识点】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