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服设计师解读军服的时尚 杨贺雄 通常,人们认为军服主要是满足战争需要,适体、结实、便于行动、有利隐蔽等等就 可以了。
古时两军对阵,还要考虑到壮军威,以气势压倒敌人,这时的军队形象也是很重要 的。
如今三军仪仗队,不仅壮军威,更是壮国威,军服的作用不可小视。
通常,人们认为军服主要是满足战争需要,适体、结实、便于行动、有利隐蔽等等就 可以了。
古时两军对阵,还要考虑到壮军威,以气势压倒敌人,这时的军队形象也是很重要 的。
如今三军仪仗队,不仅壮军威,更是壮国威,军服的作用不可小视。
可是,人们很少想到军服是紧跟时尚潮流的,军服的样式、色彩、佩饰等都是与一个 时代的服装总风格保持一致的。
即使是在同一时代中,军服的长短、肥瘦以及帽子形状、衣 服面料等也随着趋势在变。
中国唐代时政治稳定,国民富庶,男女服饰都是很讲究的。
所以唐代武将的衣服,那 简直称得上奢华。
目前仅从唐代存留画作、石窟塑像和墓中陶俑上,就可以看出当年的军服 真漂亮。
堂堂武将,金盔亮甲,战裙却是有花有朵,五彩斑斓,立体装饰也是既有怒目利齿 的兽头,又有花团锦簇的饰带花结,每一个细部都很精致华丽。
宋代时理学泛滥,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意识下人们衣装从简,金饰也趋少,与当时绘 画中强调山水“可居可游”,喜爱梅兰竹菊的气氛统一到一起。
于是,戎装也从简,自盔甲造 型、甲身装饰以及佩饰等等,无不崇尚俭朴、素雅。
当年文人袁采著《世范》讲:“惟务洁 净,不可异众。
”民服如此,军服也如此。
西方历史上, 拿破仑讲究衣装华美考究有名, 18 世纪和 19 世纪初的法国人也确实将服 饰创作到极致。
在《玫瑰法兰西》一书中是这样叙述的:“19 世纪初的法军在拿破仑率领下 激情洋溢, 再惨烈的战斗也无法抹杀他们的艺术天性, 泥泞不会留在近卫军官兵洁白无瑕的 绑腿上, 血污也不会让轻骑兵们丢弃平顶帽上高高的翎饰。
重装骑兵的头盔与胸甲永远锃亮, 步兵的蓝色燕尾服永远笔挺……”当时的法军官兵,被誉为既是孔雀,又是雄鹰。
以现代军服来说,我们更会轻易感受到这种时尚的力量。
如军帽之一钢盔,一直在变。
20 世纪中叶时,看那种黑黑的半圆形头盔似乎就是最正统的,而如今,颜色由纯黑、纯白
又转为迷彩,造型也像扁圆形发展了。
这可以说是根据战场需要,但也绝不能忽视时装的影 响。
时代潮流中,军服绝不会停滞。
世界维和部队都用贝蕾帽,一时间,红色贝蕾帽已成为 “维和”的标志。
贝蕾帽的形制直接取自时装,在时尚的引领下,军服总试图跟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在改革开放后屡屡更新,我们的官兵愈显威武雄壮,同时也不失 时代风采。
所谓越来越洋气,实际上就是与世界接轨的结果。
65 式军服相当朴素,头上圆 顶前檐解放帽,帽前有红军当年的红五星;制服领军便服,当年没有礼服之说。
军便服的制 服领上一边一个形同红旗的红领章。
排级以下战士的上衣只有两个口袋, 以上级别的则四个 口袋。
女军服与男军服基本一致,只是领型为小西服领。
脚下一律为帆布面绿胶鞋。
这个时 期,民服就是这样的。
30 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除了没有帽徽领章,基本上就跟军服一 样。
85 式、87 式军服已是大壳帽,陆军官兵的大壳帽上有镶沿的一圈红,配上金光闪闪的 帽徽,已非昔日可比。
上衣虽然还是制服领,可是领花、肩章已很讲究,指挥官的将校服以 及金属扣,军服越来越挺括,军人形象越来越威风;再看女兵军服、文艺兵军服,任何人都 会感到,军服是与时尚同步的。
就时尚而言,军服不能排除在民服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