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概述(PPT 43张)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概述(PPT 43张)

天津“半夜鸡叫”,杭州“一夜限牌”,事前未征求意见、提前公告。
• 二问,是否考虑到如何防止权力的滥用。
●健全公、检、法相互配 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 和专门监督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 度 ●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 和人民检察院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温州某消防管理工作站拉警戒线占小区停车位,称“迎接领导参观,社会车辆禁停 ”。
• (一)何为“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1.法治思维: 依照法治理念,运用法律规范、法 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 遇到和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 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 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 2.法治方式: 在法治理念和法律精神的指导下 ,通过制定、执行法律、法规、 规章,运用法律创制的体制、机 制、设施、程序处理各种经济、 社会问题、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争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措 施、手维的规则意识 规则具有平等性、确定性 、可预期性、可执行性的特 点。规则面前一律平等,不 论贫富和特权。 对公权力机关和领导干部 而言,首先要严守规则,维 护规则的稳定和公平,不可 朝令夕改、随心所欲,不可 使规则陷入“沉睡”形同虚 设,否则就会使有序变成无 序。
• 2.“党大或法大?”的认知意识 党应当在法的范围 内活动,把党权彻底 纳入法的规制范畴, 真正用宪法和法律来 约束党权。党不可大 于法,不可代替法。 坚持和深化司法独立 、对领导干部的政绩 作出考核等,皆是约 束党权的体现。
法治思维的四个层次
• 一是认知判断层次:即运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对社会生活中 的种种问题进行认识并得出初步判断的层次。这一层次的 思维是普通社会成员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备的。 • 二是逻辑推理层次:即运用法治原则、规范对问题进行分 析判断、综合推理,并得出结论乃至解决办法的层次。法 律职业者的思维多为这一层次。这一层次的思维是以通过 法律解决个案为主要特征。
广义的 法治方 式
立法
执法
司法
体制
机制
设施
程序
制定法律 、法规、 规章、规 范性文件
执行和实 施法律、 法规、规 章等
民事、刑 事、行政 诉讼和司 法执行
法律所创 制的各种 制度
监督机制 、解纷机 制等详细 机制
行政裁判 所、人民 调解中心 等
ADR程序 (除司法 诉讼、仲 裁外的解 纷方法)
法治方式
• 3.方式的彻底性 “文化大革命”使民主 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宪法、公民的生命和权利 等被严重践踏,社会秩序 被严重破坏,人大制度、 政协制度形同虚设。 深化“依法治国”改革 必须长期坚持、全面彻底 ,不可时断时续,必须实 现改革的有序性、长远性 和稳定性。
• 4.手段的正当性 “小官巨腐”,北戴河供水公 司总经理、科级干部马超群家藏 1.2亿现金、37公斤金条和68套 房产。在职时当地群众和官场无 人敢惹,被抓捕时仍敢撕掉专案 组人员出示的法律文书。 “县官不如现管”,正当职 责变为不法手段威胁他人;公权 力黑道化,权力变为敛财工具与 保护伞。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贵州民族大学)
时间:2014年11月22日
目录 一、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法治能力的基本内容
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政的必要性
三、当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方面存在 的突出问题 四、如何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的能力
一、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 法治能力的基本内容
• 三问,是否考虑到如何通过明确责任,确保不失职。
●行政执法责任制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 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重大行政决策责任终身 追究,责任倒查制度 ●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 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 善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 案谁负责
• 四问,是否考虑到公开听取有关各方的不同意见和进行合 法论证。 ●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立 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 ●立法、重大决策公开征 求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 况反馈。 ●第三方评估。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 (三)法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关系 第一,法治决定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 第二,法治思维支配法治方 式。 第三,法治思维需要通过法 治方式表现。 第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与一个国家、地区的法治实 践具有互动作用。
• (四)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要求: 1.法治思维的要求:坚持“六问”与“五个合法” • 一问,是否考虑到自身法定权限和遵守法定程序。 ●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和 执法程序 ●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 级授权 ●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 三是综合决策层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认知判断、分析 推理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性衡量 ,并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法 治思维更多地体现在这一层次上。 • 四是建构制度层次:即在前面三个层次的思维基础上进 一步深化、抽象,从而能够通过建构或改革法律制度对 更宏观的问题提出长远的解决方案。这是最高层次的法 治思维,也是高层级的领导干部所应当具备的。 • 因此,考察法治思维能力的高低,应当按照对象和主体 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标准。
• 5.权力运作的公开性
发改委现“崩塌式腐败”, 价格司原领导班子多数涉嫌职务 犯罪,共立案查办11案11人。 十八大以来,发改委系统中“栽 下马”的官员数量在国务院25 个组成部门中最多。魏鹏远案是 建国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 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 权限过大过于集中,审批权 运转不透明,欠缺公开性,审批 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
湖南邵阳市民被通知接到省民意调查电话给好评,可凭通话记录领“误工补贴”。
• 简单地说,法治方式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 行为方式。 • 法治方式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的体现: 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等。 执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 进政务公开等。 司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 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