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树漆树百科名片漆树漆树属漆树科,落叶乔木,高达20米,有乳汁。
我国漆树分布广泛,大体在北纬25°~42°,东经95°~125°之间的山区。
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为漆树分布集中的地区。
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产量最多,福建是我国著名漆器产区。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
漆业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
漆树可取蜡,籽可榨油,木材坚实,生长迅速,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在树的汁液,对生漆过敏者皮肤接触即引起红肿、痒痛,误食引起强烈刺激,如口腔炎、溃疡、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肾病。
编辑本段功能介绍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
漆业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
漆树可取蜡,籽可榨油,木材坚实,生长迅速,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
据“四五”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有150余县(市)有漆树生长,共有成片漆树4147ha,散生漆树2102.5万株,常年产生漆325t左右,最高年产(1959年)577.5t。
漆树的伤痕编辑本段栽培历史我国对于漆树的栽培,在春秋(公元前景8-5世纪)即已开始,到西汉时代已从事大面积造林。
如《史记·货殖传》记有“陈夏千亩漆……此其人一千户侯等”。
四川漆树的人工造林虽无史实可考,但从目前残存的人工栽培的古树大木推断,至少在300年前已有人工栽植。
从本世纪70年代在川东南地区飞机播种营造了大片漆林和漆、华山松混交林。
同时,还大量营造了人工漆林建设生产基地。
生漆生产,正从依赖、利用自然资源向建立人工林商品生产基地方向转化。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漆树漆树主要分布于亚洲温暖湿润地区,在我国,东经97o~126o,北纬19o~42o之间的广大区域都有生长,秦岭、大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等山脉一带最为集中,是我国漆树的中心产区。
漆树在四川境内分布于东经101o~110o,北纬26o~33o之间。
主要集中分布在盆地边沿的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巫山、娄山山地,次为岷山、邛崃山、凉山山地。
其集中分布和中心产地亦是全国的集中分布和中心产区。
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200~2500m。
因品种和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大木漆为550~2500m,西部地区最高可达3500m;小木漆为200~2500m,西部地区最高可达2300m。
其垂直分布幅度为全国之冠。
漆树漆树在四川的水平-垂直分布范围,跨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上限可达暗针叶林下段,足见为一适应性较强的落叶阔叶树种。
按品种的主要分布与适生区来考查,小木漆主要分布并适生于川南地区信其它盆沿山地的亚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地带,其常见伴生树种有樟、楠、栲及杉木、马尾松;大木漆主要分布并适生于川东北及川西南山地的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其常见伴生树种有青冈、包石栎类、桦木、华山松等。
根据四川的20多个生漆主产县的气象资料,分布区年平均气温在8~17oC,年降水量1000~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0~85%。
漆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灰岩、板岩、砂岩及千枚岩上发育的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上均可生长;对土壤pH 值要求不严,而对土壤物理性质要求较高。
喜光照,忌风,宜于背风向阳山地。
编辑本段经营方式和主要类型漆工四川漆树的经营,长期以来都以利用天然分散的野生资源为主。
近年虽进行较大面积的人工造林,但目前人工林还未开始割漆,生漆的采割仍处于落后局面。
在经营方式上,以大木漆为主的天然林我属散生或与其它树种混生,偶有小片纯林;以小木漆为主的人工林多在四旁零星种植。
近年来,两者都有粮漆混作和间作的人工林。
主要类型有:红桦云杉漆树林:见于城口县海拔2370m的阴坡。
在0.04ha样地内仅有漆树4株,林分组成主要为红桦和云杉。
本类型为漆树分布上限,漆树不仅株数少,生长也明显不良,产漆量亦少。
华山松箭竹漆树林:见于大巴山海拔22002500m的华山松林内。
林分组成以华山松为主,漆树为天然下种或根蘖萌发长成的,每公顷有漆树152300株。
杨树红桦(或栎类、柳)-漆树林:见于大巴山海拔1400~2000m,每公顷有漆树280~460株。
此类漆林,多为丢耕以后,漆树天然下种而后杨树、红桦、栎类侵入所形成。
其组成不定,有以杨树为主,也有以红桦或栎类为主的。
本类型是大木漆的主要割漆区。
漆树切割方法栲树青冈香桦漆树林:见于凉山山地,海拔1500~1800。
林分组成:栲树5,青冈3,香桦1,漆树1,每公顷有漆树30~70株;其它伴生树种有川桂木荷千斤榆等。
漆粮间作的漆树林:主要见于城口,酉阳等生漆生产县海拔1800m以下地区的坡耕地和人工幼林,每公顷有漆树200~150株不等,间种作物为玉米和洋芋(一年一熟)。
过去在耕地上种植的大木漆,多为采籽取蜡和油,但现亦开始割漆;小木漆一般多采用漆粮间作或在地边、房前零星种植。
编辑本段主要病虫害漆树有毛毡病、叶锈病、褐斑病、漆斑病、煤污病、花叶病、梢枯病、根腐病等病害;漆树叶甲较为常见。
全省漆林发生病虫害总面积为980ha。
一、漆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漆树病虫害的化学舫治是利用化学药物的毒杀作用,起到控制漆树病虫害发生,发腱之目的。
对于漆林突发性和常发性旧害虫、病原,进行大面积实施化学药物防治,具有在短时间内防治效果极其显著的特点,而留下f吩后遗症也往往让人叹。
漆树生产姓一琐蹦螂长、见效慢、涉及面广的株业生产,对漆林进行长期地、连续地化学药物防治,将产生如下不利因素。
增强害虫抗性增大防治成本漆树是?种高大乔术,对漆树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靠人工采用常规喷雾器喷雾防治。
在漆树幼林日寸尚可,但在漆树成林后,常规喷雾器浪费药液、浪费人工、降低药物防治效果。
据我站近3年来对漆树成林及漆树幼林的化学药物防治对比试验,前者每亩需成本1.5~2.0元,而漆器后者倪需成本0.5~1.0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在防治效果上,漆树成林在喷药1小时左右开始见效,但杀虫率在45~77 之间,而漆树幼林在喷药后20分钟左右即见效果,杀虫率达68~92 之问,造成漆树成林与幼林防治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漆树成林树形高大,药浓难以达到顶梢,而害虫危害又多在顶梢之缘故。
再者,连续性地对漆林病虫害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导致病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只有加大药量才能取得预洳特效果。
我站1 989年用50 的敌敌畏1 500倍液毒杀漆树白点叶螂的二龄幼虫,室内2小时致死率达94.6 ,室外能在5小时取得显著毒杀效果,1 991年4 月上旬,我站用与1 98 9年相同的材料、药量、时间,而室内致死率为79.8 ,室外杀虫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近3年时间,连续地用同种药物酣治同种害虫,致使害虫产生了~定的抗药性。
因此,长期地对漆林病虫害使用化学药物防治,毫无疑问地增强了害虫!’j抗药性,从而降低农药的毒杀作刑,浪费药液,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增加防治成本。
对漆林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导致天敌与害虫共存亡。
对漆杯进行化学药物来防治其病虫害孵发生、发展,真可谓害、益不分。
我站从1 97 9年建站以来,共营建了750余亩的漆树丰产试验林。
在1 981年进行漆树病虫害普查叫,共有昆虫天敌2}』,2科4种,即:半趟H蝽科的1种}鞘翅日瓢虫科的3种。
在1 988~1 991年的4年闻,由于每年都发生漆树白点叶岬、黄叶虫甲、漆蚜虫的严重危害,我站连续且频繁地对全站试验漆林进行全竹化学药物防治,今年在漆林中已很难找到上述昆虫天敌,鸟类也闻眯色变。
这样就遗就了我站试验漆林年年虫害大发生,年年胁治大进行∞恶性循环。
化学势物防治,污染环境,影响人畜奠全。
漆树是一种特片{经济林树种,在野生漆树资源急剧下降的况状为尽快地发展漆树生产,避地采川人工营遗涤林,以便J 镎理、宜地宜树阿前捉出发,漆林地多距村、寨较近。
在刘漆林进行药物试剂防治II 农药常随风飘移几里,甚至1 0多里。
又因漆树高大,喷药』I,J-均多为仰头喷药,直接搿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
漆树病虫害的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力浊魁一种简单的、机械的人工操作过程,单纯的物理防治方法对漆树病虫害的发生,发胜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它往往同化学药物防治相结合才体现出其独特的防虫、防} 效果。
我站常结台漆树林地的中耕抚育、施药于土壤中,砍掉病枯死枝集中烧掉,破坏虫I均越冬场所,达到控制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物理防治方法虽不宜大力提倡,但也魁必不盯少舯。
营林技术防治在漆树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利用营林技术来防治漆树病虫害的措施是一种变被动防治为主动根治的积极措施,它融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为一体,是采用林术闻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营造漆树混交林以达到以物克物,以树克虫,破坏害虫的食物链关系,从而达到防虫治病之目的。
我站从1979年建站以来,在我县雅酉乡、补抽乡营造了尢量的漆树,油桐混交林,当时主要考虑到以短养长的经济效果,对混交林中的病虫害制约关系没有作过深的研究。
在漆桐混交林中,漆树病虫害仍然大发生,投有解决病虫害制约问题。
为了探求这个问题,今年5月初,在漆树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对我县两河乡斗拱村在70年代营造的漆树,棕榈混交林进行了调查,发现漆树病虫害发生很轻但究竟棕榈是否真能制约漆树病虫害呢?又有何种树种能达此目的呢?这是丰富漆树丰产栽培技术必不可少的部分,有待于我站作进一步的研究。
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也是一种积极的,高水平的治根治本的防治措施,它同样是运用物物相克的防治原理,是一种技术性强,选择性强的,省工省力的科学防治方法,便于对漆林进行大面积实施。
常用方法是保护天敌及人工接种,达到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之目的。
与化学药物防治相比,它具有技术性强,选择性强,防治效果长久,卫生等特点,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积极性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对漆树病虫害防治的探索,宜从治根治本的目标出发,力求达到以营林生物技术为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
[1]编辑本段评价和建议漆树在四川分布广泛,利用和栽培历史悠久,为全国的主产省区之一。
由于长期以来利用野生资源,造成目前东部主产区域的可利用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产量下降,今后应积极开发利用西部地区的野生资源,同时大力发展人工林,建设生漆商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