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外美术史 第三章 秦汉美术
[]中外美术史 第三章 秦汉美术
• 陕西咸阳阳陵出土 西汉
• 乐舞杂技陶俑群 山东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出土 西汉
• 陶舞女俑 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 西汉
说唱俑是西汉后期 到东汉陶俑的主要 类型。四川成都天 迥山出土的击鼓说 唱俑(坐式)和郫 (pí)县出土的立 式说唱俑,将民间 说唱艺人兴高采烈、 自我陶醉的神情, 刻画得维妙维肖, 令人过目难忘,堪 称东汉陶塑之杰作。
一、秦宫壁画
• 陕西咸阳市东郊秦宫遗址长廊壁画 秦
二、西汉墓室壁画 河南洛阳卜千秋西汉墓壁画,是迄今发现汉代墓室壁画中年代最 早的。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未受佛教影响之前,幻想男女墓主人升 仙的场景。
• 河南洛阳卜千秋夫妇墓壁画(摹本局部) 西汉
•
二 桃 杀 三 士 ( 局 部 ) 洛 阳 老 城 西 北 烧
• 陶说唱俑 四川成都天迥山出土 东汉
•
立 式 说 唱 俑
四 川 郫 县 出 土
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陶母羊 河南辉县出土 东汉
• 陶马 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土 东汉
三、石刻
• 霍去病墓在陕西兴平县。由于他和卫青同是在反击匈奴窜 犯掳掠的战争中建立大功的名将,所以他们死后都葬在汉 武帝刘彻的“茂陵”附近。茂陵及其陪葬墓,只有霍去病 墓的石雕保存下来。制作年代约为元狩六年(公元前117 年),现石雕尚存九件都是整石雕成,长度都在二至三米 之间。
[]中外美术史 第三章 秦汉美术
第二节 雕塑艺术
• 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物力的高度集中, 为雕塑艺术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雕塑艺术在继承先秦雕塑 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中国雕塑史上第 一个高峰。
• 秦汉王朝统治者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追求奢侈豪华 的生活享受,利用国力大兴土木,隆重的雕塑及装饰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皇家贵族不惜耗费巨资,竞相营造 坟墓,几乎想把在生前享受到的一切全部带到他们幻想死后的幽 冥“世界”里,因此在坟墓里放置大量供死者“享用”或“劳役 ”的随葬物品以及俑和动物模型等明器。在坟墓外,也设置有显 示死者功绩或威严的石人、石兽等。
• 秦俑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 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 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表现了宏伟的构思和设 想。
•
兵 马 俑
陕 西 临 潼 秦 始 皇 陵 兵 马 俑 坑 出 土
秦
• 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
•
兵 马 俑
人 头 像
二、汉俑
• “汉承秦制”。西汉前期,虽然经历长期战乱,经济凋败,国库 空虚,但是某些军功显赫的将领、诸侯王或皇族贵戚,亦用陶塑 兵马俑随葬,以炫耀其生前地位与权力。
• 汉俑数量不比秦俑少,但尺寸只及秦俑的一半。代表作品为陕西 咸阳扬家湾汉墓从葬坑陶俑群。两座大墓共出土骑兵俑580多件 ,步兵俑1800多件,舞乐杂技俑百余件,骑兵俑通高68厘米, 步兵俑高44-48厘米,俑群按军阵排列,多数敷彩,造型洗练, 神态威武,装备精良,真实再现了汉初送葬军阵的场景。
• 明器也称冥器,一作“盟器”。是用于随葬的物品,包括专为随 葬而制作的代替实物的模型。明器雕塑包括俑、动物造型、建筑 模型等,一般采用陶、木、石、金属等材料制成。俑是作为随葬 用的人物形象模型的通称。秦汉时期明器雕塑艺术的成就,突出 地表现在俑和动物形象的塑造上。
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农民在村南打机井时偶然发 现秦始皇陵墓东侧的陶俑坑。清理发掘后,共有三个陶俑坑,估 计有武士俑6000多件,战马俑百余匹。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
• 扬家湾汉俑造型上近秦俑,彩绘手法受楚文化影响,无底托板, 双足着地,更为真实。
• 汉俑群表现了征战环境里崇尚武力的精神追求,也保留了秦末汉 初连年的烽火气息。但在日趋和平的年代里,严肃不苟的军阵渐 变为活泼热闹的娱乐场景,体现了新的时代风貌。炫耀皇权逐渐 转变为显示财富。
• 骑兵俑 陶塑 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 西汉
• 卧虎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
• 孙仲乔石羊 山东临沂石羊岭 汉
天禄与辟邪是汉 代创造出来的一 种石雕神兽,置 于墓前,是一种 现实和想象相结 合的神异动物。 据《汉书·西域 传》注:头生一 角者为天禄,两 角者为辟邪。
• 辟邪 四川雅安姚桥高颐墓前石雕 东汉
• 石神兽辟邪 陕西咸阳沈家桥出土 东汉
• 霍去病墓前石雕在制作上都是利用了原来石料的形态,尽 量选取与所雕之物外形近似的石料。在造型上有明显的体 积感,多采取伏卧姿态,以求进行最少的加工,加工的重 点是动物的头部,并且圆雕、浮雕与线雕的手法相结合( 卧虎身上斑纹是线雕,跃马的侧影是浮雕)。
马踏匈奴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
• 野猪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
四、铜雕
秦汉时代,铜像亦有辉煌的创作,其形体之伟 巨、设计之巧妙及工艺之精良,均超过先秦时 代。与战国及其以前相比,大大减少了。
这一时期的铜器代表作品有马踏飞燕和长信宫 灯。
• 铜铸马踏飞燕 甘肃武威雷台出土 东汉
• 鎏金长信宫灯 河北省满城县出土 西汉
•
龟 灯
贵 州 清 镇 玡 珑 壩 出 土
西 汉
第三节 壁画和帛画
•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且较完整的壁画,是1979年出土于咸 阳市东郊第三号秦宫遗址长廊壁画。
• 汉代建筑内部及外檐,多有装饰及壁画。古代典籍中有很 多这类记载,如麒麟阁画功臣十一人像,这些都是以褒奖 和纪念为目的的。
• 汉墓壁画的发现,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初,迄今见诸正式报 导者达三十余处。
• 这些陶俑是秦代军队的真实写照,全部用泥土塑成,加上底托板 ,平均身高180厘米,因为军种和级别的不同,有不同的服装和 发式,但都有北方人身材粗壮,性格纯朴的特点。有的牵马,有 的驾车,有的整顿弓箭,排列井然有序,军阵场面威武雄壮,再 现了千军万马、勇于攻战的巨大声势,也体现了秦帝国武士的凛 凛雄风。陶俑本来是有颜色的,现在见到的色彩已经脱落。
沟 村 无
名 氏 西
汉 墓 壁
画
• 鸿门宴 洛阳老城西北烧沟村无名氏西汉墓壁画
• 鸿门宴 洛阳老城西北烧沟村无名氏西汉墓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