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章节教案设计
第一,一定要签书面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这样,如果发生劳动纠纷、争议,就有法依据。避免签“口头合同”、“不全合同”、“模糊合同”、“单方合同”等。
第二,试用期内也要签合同。一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内,往往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就找种种借口辞退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
无论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小何在7月离开学校后,应该与单位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劳动关系,不能以为《就业协议》可以替代劳动合同,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链接案例:公司收实习费合理吗
下面就让我们更加系统地来学习职业中的相关法律知识。
(一)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职业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三部法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
1、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热门职业种类:(1)贸易 (非传统的贸易)
(2)经纪人 (3)房地产开发 (4)律师 (5)教育 (6)医疗保健 (7)新闻出版 (8)服装设计制造(9)公关及策划
(10)旅游 (11)公务员 (12)注册会计师 (13)涉外文秘
(14)建筑设计师 (15)农业技师 (16)心理医生 (17)市场营销 (18)新材料、新能源开发 (19)网络服务 比如网络游戏开发
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辞——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呵,世上最亲邮递员!
推选委员陈章良:具有王顺友这样的职业精神,再平凡的工作都呈现出不平凡的伟大。
1、《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其适用范围是除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等以外的所有劳动者。
2、《劳动合同法》链接案例:女秘书未抹口红上班竟被开除
请问,公司这样做是否合理
资料: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三)办事公道: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四)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五)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教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后记(对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学方法的建议)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教 学 过 程 设 计(副页)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关键在于你是否已经作好了准备,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所以,重视你自己,如果机会出现,你能否把握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准备,机会仍然没有出现,那么不要叹气,机会的花朵肯定已经在远方盛开。——阿尔伯特?哈伯德
解析:我们国家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绝大多数是一一对应的模式,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人都有一处归属。所以,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一人只能在一家单位工作或学习。 小何今年还是全日制大学的在校学生。全日制学校学生入学时需要将档案转入学校,如果是外地学生,甚至连户籍都需要转入就读学校。通俗地说,小何的“坑”就在学校了,他不能在读书期间校外又扎“坑”,无法在外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诸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是基于劳动关系的,缺乏这一基础,社会保险也无法缴纳。只有当小何从学校毕业之后,跳出了这个“坑”,才可以办理《劳动手册》,开始与其他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也可以开户缴纳了。 但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定就业意向后如何来维系呢,是否无法签订劳动合同就对双方缺乏保障呢其实并非如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每年都会提供《就业协议》,供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确定用工意向使用。这份协议并非劳动合同,但充分保障了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因此建议小何要求该单位与自己签订《就业协议》(协议可以向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索要),防止时间长了双方的意愿发生变故。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3、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1、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公务员: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技术人员:质量第一,精益求精。商业服务员:顾客至上,公平交易。医务人员:防病治病,救死扶伤教师: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科技工作者:献身科学、造福人类财会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公安司法人员: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文艺工作者:传播真与善,塑造美的化身
2、存在多层次社会关系
(1)职业人员内部关系(2)不同职业人员之间的关系
(3)职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每一种职业都要形成相应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包括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联系,不同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联系以及职业从业人员与广大职业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正是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对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人也逐渐养成了特定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责任心、职业荣誉感等。
授课教案(首页)
教师姓名
何新
系部专业
思政部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使用教材
2010修订版
授课时间
第十二周
授课对象
冶金1201、1202、1203、1204,选矿1201、采矿1201
计划学时
2
教学方式地点
本班教室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理念,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掌握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涉外人员:维护祖国尊严、坚持友好互惠。
2、什么是职业生活中的法律
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与职业生活相关的法律很多,如《劳动法》、《公务员法》、《教师法》、《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会计法》、《执业医师法》等。
3、二者的共性与别
链接案例:威廉﹒布朗号的船队
思考:作为一名海员,霍姆斯的职责就是要保护每一位船员的生命安全,你认为他的行为是道德的吗合法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职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一)职业的性质职业的通俗表述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社会分工造成了职业的划分,职业也因此具有了特定的业务要求和职责规定。一定的职业是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三,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一)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丁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链接案例:马班邮路的铁汉王顺友(配有视频资料时间约14分钟)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 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 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及运行机制,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
教学内容
第六章第一节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难点:1、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2、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
(二)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链接案例:一群荷兰商人的故事
16世纪末,一个名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为了避开激烈的海上贸易竞争,他带领17名船员出航,试图从荷兰往北开辟一条新的到亚洲的航行路线。他们到了三文雅,进入北极圈。
共 性1、鲜明的职业性2、明确的规范性3、调节的有限性区别:具体内涵职业道德:职业生活领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生活中法律职业生活领域必须遵守法律规范具体体现职业道德:道德评价;职业生活中法律:法律规范
调控手段职业道德:自律意识;职业生活中法律:他律意识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链接案例:莫先生跳槽 链接案例: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跳槽
就在一天清晨,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船已航行在海面的浮冰里,想退已来不及了。最终,他们不得不把船停泊在岛屿旁边。迎接他们的是接踵而来的各种恶劣天气。北极圈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之一,三文雅岛上常年覆盖着10至12英尺的雪,厚厚的积雪被零下40至50度的严寒冻结,变得像花岗岩一样坚硬。巴伦支船长和17名荷兰水手将必须在这种条件下度过漫长的8个月。为了御寒,他们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食物就靠打猎来勉强维持生存。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有8个人死去了。 但巴伦支船长他们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在死亡的威胁下,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8个月后,幸存的巴伦支船长和9名荷兰水手终于把货物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了委托人手中。结果,巴伦支船长和船员们的诚信震动了欧洲,也为荷兰商人赢得了宝贵的信誉,海上运输业务随后源源不断地涌入荷兰人手中,最终使荷兰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外号“海上马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