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反射32种

新生儿反射32种

婴儿反射32种1呼吸反射特征:持续性吸气与呼气怀孕20周的胎儿会有不规则呼吸节律,每分钟30~100次,且会有呼吸暂停期;怀孕6个月后,胎儿呼吸动作变得连续且持续;出生时,健康婴儿会有稳定的呼吸节律,尤其是睡眠时;出生第1个月会与哭泣协调;第3个月转变到与非哭声的发声协调。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2 听觉眨眼反射特征:两眼对尖锐的声音有眨眼反射存在期:5~6周左右,婴儿可看到随物体而动的眼球协调运动。

动作意义:若婴儿对尖锐的声音无反应微弱,则家长应注意婴儿是否听力减退或者耳聋。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3追踪反射特征:婴儿的眼睛会随着物体移动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4视觉颈部反射特征:当婴儿的眼前闪过一道亮光时,他会扭转颈部显得要尽力避开亮光。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5瞳孔反射特征: 瞳孔会对明亮的光线收缩,周围环境黑暗时则放松。

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

该反射的感受器为视网膜,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中枢为中脑的顶盖前区,效应器是虹膜。

虹膜由两种平滑肌纤维构成,散瞳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缩瞳肌受动眼神经中付交感纤维支配。

瞳孔对光反应的特点是效应的双侧性,受光照一侧瞳孔缩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未受光照的另一侧眼瞳孔缩小称为互感性对光反射。

动作意义:如果婴儿3个月时,眼球还不能会收缩,应怀疑是否有智能缺陷,与视觉减弱或者丧失。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6 眨眼反射存在期;婴儿在2~4 周左右,可以注视一件物体。

特征:婴儿对强光会有闭眼反应出现时间:这样的表现出生即有。

到孩子长到6~9周时,你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

消失时间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

若婴儿对强光无反应或反应微弱,则怀疑为眼盲,家长最好带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动作意义: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当婴儿睡觉时,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

7觅食反射又名寻乳反射特征: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乳头。

将婴儿头部置,手放在前胸,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分别触在口角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上唇受刺激时头部会后仰,刺激下唇时下巴会下垂。

出现时间:0~3月消失时间:3~4个月会慢慢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寻乳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

当有物体碰触到他的嘴角,婴儿会试图寻找到物体来源并做吸吮的动作。

婴儿的学习能力在妈妈肚子里时便已开始。

因此,当婴儿长大到3~4个月之后,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若用哭来表现就会有人来喂奶,于是慢慢改以行为表现来表达需求,因此寻乳反射也将慢慢消失。

8吸吮反射特征:把东西放到婴儿口中会吸吮。

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将变得更有效率。

初生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只能通过吸吮动作来摄取母奶或配方奶,因此将如棉花棒或手指头等物体放进婴儿嘴巴里时,婴儿便会自然地出现吸吮的动作。

吸吮反射与寻乳反射为配套的反射反应,一定要能寻乳后且有吸吮的动作,才能真正达到喝奶与补充营养的效果。

否则,奶瓶或乳头放到婴儿嘴巴里了,但婴儿却无法有吸吮的动作。

由此可见,婴儿无法以吸吮的方式获得食物,除了神经发展可能有问题外,婴儿的吸收营养的方式与量也将出现障碍3个月后会开始慢慢消失。

9头后缩反应特征:因张开的上唇使鼻孔闭起,引发突然的头后缩反射以利呼吸。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显示意义:与喂食有关,但是新生儿并未协调,所以当新生儿找到奶头(反射),将奶头含入口中会开始吸吮(吸吮反射)、吞咽(吞咽反射),是因张开上唇会使鼻孔闭起,故会引发突然的头后缩反射以利呼吸。

10 吞咽反射特征:吞咽。

6周之后呼吸、吸吮与吞咽反射三者相互协调,喂食变得更有效率。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1 呕吐反射特征:轻押婴儿舌根,会作呕。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2 舌下神经反射特征:以手指捏着婴儿的鼻孔,会引发张口和舌尖上挑的反射动作。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3 肛门反射特征:婴儿平躺,将下肢高举伸直,以小针在会阴区划过,肛门外括约肌会收缩。

若无反射,则为脊髓病变。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4 抓握反射特征:轻触婴儿手掌,婴儿即紧握拳头,将食指放在新生儿掌心,婴儿会立刻抓紧检查者手指,检查者可借此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停留几秒钟。

出现时间0~3个月消失时间:4~6个月之间会渐渐消失,婴儿并开始学习抓、握、捏等精细动作的运用。

动作显示意义:这是灵长目种系发生的遗传,此反射反应刚出生的小畜会抓紧母畜毛发而避免摔落的本能。

这个反射性动作等到婴儿再大一些就会慢慢消失。

婴儿长大后便可分辨要写字了就将笔握紧,不写了就将笔放下,经由认知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手掌与脚掌握、抓的运用。

若是超过4个月还有此反射,可能神经病变。

此外,婴儿在第1个月会常紧握拳头,但如超过两个月仍持续握拳,则表示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15蜷缩反射特征:当婴儿的脚背触及桌面边缘时,会将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类似小猫的倦缩动作。

出生时体重超过1800克的新生儿均有此反射。

出生后6~8周消失。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16 旋转反射特征:两手抓住婴儿腋下,以臂膀平举向着检查者,然后将他转到一侧与另一侧。

头部会随着旋转的方向转动,若你用拇指限制头部活动,其眼球会转至旋转的那一侧,动作显示意义:若发现头部与眼球均不转动表示有前庭功能不良,早期发现斜视也可使用此方法侦测出来。

消失的时间不一定。

17巴宾斯基反射特征:当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拇扯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

出现时间:最早可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消失时间:该反射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动作显示意义:此反射是因中枢神经通路(锥体束及大脑皮层)还不成熟而引起的。

婴儿2岁后出现与成人相同的足庶反射,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体束受损害的表现。

若无反射,则可能为神经病变18手指反应反射特征:轻敲手的尺骨侧与第五小指会产生拇指与其它手指的伸展。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显示意义:同掌抓握反射19嘴角反射特征:类似寻乳反射。

以手指头轻点的传导刺激方式轻轻地碰触婴儿嘴角,婴儿为了寻找刺激点来源会转动头部,或是嘴角撇向刺激源,展现求生本能。

医生也可从旁观察婴儿在接受刺激后其传导路径是否正确。

出现时间:0~4个月消失时间:约3~4个月后便会开始慢慢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20惊跳反射有成莫罗反射特征: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在婴儿仰躺着的时候看得最清楚。

突如其来的刺激,如枪声或其他较响声音的突然出现,或者把婴儿放进小床里等,都会引起惊跳反射。

出现惊跳反射时,婴儿会因受到惊吓且感到后方突然无依靠,造成类似将身体向外展开后又迅速往内缩放,尤其婴儿的双手会最为明显的出现先张开,后缩回的姿态的改变,而呈现拥抱状。

出现时间:0~3个月消失时间:3~5个月时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这是婴儿对外界刺激所作的反应,目的在于观察婴儿神经传导路径到脊髓的原始反射以及两只手的功能是否正常。

因为有些婴儿可能会有臂神经丛麻痹,使得反射反应只出现单边。

此反射超过4个月还有则婴儿可能神经病变;超过6个月还有则肯定有神经病变;若有上肢不对称反应则可能为半身轻瘫、臂神经丛损伤、锁骨或肱骨骨折;若下肢反应消失则疑为脊髓下段损伤与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21帕氏反射特征: 用一只手扶住婴儿成悬吊式俯卧姿势,另一手拇指由荐骨沿整条脊柱用力画向头部,婴儿头部和脊椎伸展,膝部弯曲到前胸,哭叫与排空膀胱。

消失时间:3~4个月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如无反射,可能是重大脑损伤、颈椎创伤、脊髓前角细胞疾病或严重肌萎缩。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22缩避反射特征: 对于肢体疼痛刺激时会哭和退缩。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动作意义:以小针轻触婴儿手臂与腿部,注意婴儿肢体动作或脸上表情,注意有无刺激该肢体的任何动作或脸上表情变动,如果针刺过猛,婴儿会哭叫。

各项表现代表的意义:★婴儿会哭叫无退缩:运动麻痹或感觉麻木;★面部表情改变或哭但无退缩:运动麻痹性较大★有避缩但无表情改变或哭:脊椎病变。

23身体弯曲反射特征:平抓婴儿使之俯卧在检查者的手上,用手在婴儿背部中线外一厘米处的脊柱旁线,由肩部延伸至臀部滑动刺激,婴儿躯干会弯向刺激一侧,肩部与骨盆向同一方向移动。

出现时间:0~2个月消失时间:2个月~1岁之间会开始慢慢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这项检测是以强刺激的方式给予婴儿刺激并由此观察刺激传导到神经、外围神经以及肌肉张力的情况如何等,以检视婴儿的活动力以及感觉传导的发展。

也因为新生婴儿对于外界刺激反应较敏感,所以在刚出生时就能进行这项检测。

如果是早产或缺氧婴儿,则有可能会出现其神经传导与肌肉张力的表现较不明显的情形。

正常而言,这项反射反应会随着年龄越大,反应也将越不明显。

此外,若有横断性脊髓损伤,可以检查有无这种反射存在。

在横断性脊髓病灶或损伤时,反射消失。

24迈步反射特征:当婴儿被竖着抱起,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时,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

出现时间: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 消失时间:这一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6~10周时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从婴儿背后将手放在婴儿手臂下方,并以拇指扶住其头部背侧,使婴儿直立后,以其足部接触地面,小心不可使其足部向足底弯曲,婴儿的反应为髋与膝关节弯曲和受刺激的脚踩住地面。

当轻缓地移动婴儿向前走时,以其一脚置于地面,另一脚会举步向前,产生了几个一连串步伐交换的运动。

早产儿也有此反射,但他们往往是脚尖着床,与足月儿用整个脚或脚跟着床的步行动作不同。

当有轻瘫与臀位生产的新生儿,不会有此等反应。

若婴儿在8个月以后仍有些反射,则可能有脑性疾患。

25拥抱反射特征:用一只手托起新生儿的颈和背部,另一只手托起头的枕部,然后突然将托起枕部的手下移4~5厘米(手不离开枕部),使新生儿的头及颈部向后倾10°~15°。

正常婴儿会出现两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回缩呈拥抱状态。

出现时间:消失时间:消失时间是3~6个月。

动作显示意义:26 不对称强直性颈部反射特征: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将他的头会转向一侧,保持婴儿下颔位于肩部上方,婴儿会伸出脸朝向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他喜欢的那一边似乎可预示他以后的习惯用手) 。

出现时间:最早在28天时的胎儿身上发现消失时间: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

出现时间:最早在28周时的胎儿身上发现消失时间: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消失。

动作显示意义: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的数周内,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

正常情况下,并不能每一次均能引发这种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