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神经根周围减压松解术(ppt)
神经根周围减压松解术(ppt)
神经根周围减压松 解术(ppt)
神经根周围减压松解术演示文稿
概述
“神经根周围减压松解术”是由第二代腰椎间孔镜技术 TESSYS技术发展而来,融合了白一冰、 鹿洪辉教授等 国内众多专家的智慧、不断总结发展而成,它已经由单纯 的脊柱微创技术演变为腰椎间孔镜领域中理论体系相对完 善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
特点:宽适应症(Broad)、相对容易掌握(easy)、立即 见效(immediately)的手术(surgery)。
一 形成过程
2011—2012年由白一冰教授等专家在第一 代 TESSYS技 术基础上开始探索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可 以结束,神经根怎样显露等等问题。
2013年在Maxmore手术系统基础上,由鹿洪辉教授进一 步完善,并2013COA大会提出“神经根松解术”。
Lig.flavum 黄韧带
Nerv 神经
Lig.long.post. 后纵韧带
Herniation 突出椎间盘
镜下图像
P23
扩大侧隐窝和椎间孔
探查椎管上下,患侧、健侧、活动下肢观察神经 根滑动
缝合切口(必要时留置引流管)
注意事项
强调X线定位 锥孔成形过程需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如有骨质
三 七大术式
硬化结构 椎间孔扩大成型 椎体骨赘切除 侧隐窝减压
软组织 纤维环成型 后纵韧带成型 黄韧带成型 髓核摘除
四 处理的对象
髓核 黄韧带 后纵韧带 纤维环 骨赘 侧隐窝 椎间孔
五 手术减压范围
锥管、侧隐窝从上到下 从患侧到健侧
都达到“标准”符合
六 手术结束标准
空间:神经根周围有空间 塌陷:神经根与硬脊膜囊自然下陷 搏动:硬脊膜囊和神经根的搏动 血运:神经根上有血运 滑动:直腿抬高时神经根有滑动 主观症状的消失
2014年中国中西结合学会脊柱内镜组第一次大会形成了 整个理论框架。
2015年后全面推广。
二 理论框架
核心概念:神经根与硬膜囊的腹侧减压 手术目标:神经根与硬膜囊 技术手段:改良通道,加大通道的头倾角度 理论内涵:技术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手术
流程化 标准化 之一:手术结束标准明确 标准化 之二:手术减压范围固定
后外侧入路In—Out技术无法处理游离型病变
TESSYS
P7
术前设计明确手术目标
部麻醉局、定位
正位进针路线 侧位进针路线 进针点与棘突中线的距离 在冠状面正位上进针路线与水平线成角
穿刺(椎间盘造影)
扩张器扩张软组织
扩张器扩张软组织、椎间孔成形
置入工作套管
置入工作套管
用椎间孔镜检查操作、摘除游离髓核
落空感或者患者诉有下肢痛应停止操作。 所有手术操作均在椎管内进行,应仔细和轻揉,
时刻与患者交流,特别是使用射频和激光消融时。 经典的TESSYS技术是由外而内的技术(out-in)摘
除完脱出的髓核后应进入间盘摘除松动的髓核。
十一 并发症及预防
1、 神经根损伤 包括出口根损伤、行走根损 伤、硬膜撕裂马尾损伤。与安全三角解剖特点, 神经根变异,孔镜穿刺技术的选择,具体操作有 关。预防:穿刺 时尽量贴近上关节突,C臂透视 监测,操作细致看准了再夹,避免暴力撕扯,射 频前先明确远离神经根。
解解剖,C臂监视。
2、椎间盘突出复发 引起复发因素 间盘突出类 型 、吸烟、术后运动限制情况、手术摘除范围。 主张进入间盘内摘除不稳定的间盘髓核组织占 20%。
3、 椎间隙感染 一旦怀疑,进行组织活检和细 菌培养,使用广谱抗菌素,时间6周以上。
4、 术后椎间盘假性囊肿 罕见,如无神经根压 迫不需要处理,如有压迫可以穿刺或镜下摘除。
5、 髓核残留 常见 Kyung-Chul统计发生率2.8%。预防: 术前认真评估,术中按照“减压范围”与“手术结束标准”操作 。
6、 梨状肌综合征 原因 先天异常,术后水肿、粘连和 挛缩,术中冲水刺激等。处理: NSAID类药物,理疗,封 闭治疗。
7、 胸腹腔器官及血管损伤 少见,主要是操作时注意,了
七 判断减压是否彻底的5条标准
一 神经根周围有空间 --------行走根自然复位回落
二 神经根的血运 三 硬膜囊、神经根的搏动 四 直腿抬高是神经根有滑动 五 患者主观症状的消失
八 解决什么问题?(适应症)
“神经根周围减压松解术”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 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体后缘骨赘等腰椎退变性疾病, 有根性症状、神经根定位明确,排除了椎管外疾病。
观察神经根滑动 缝合切口(必要时留置引流管)
椎间孔途径 -----TESSYS技术
1.后外侧、远外侧、椎板间入路都有局限性 2.椎间孔入路即TESSYS技术
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
YESS TESSYS
YESS
sequester
No Chance for intradiscal techniques in cases of sequestred migated disc!
“展这一手术需要的支撑条件
椎间孔镜手术系统
操作“椎间孔镜手术系统”的医疗团队
十 手术操作过程 ( TESSYS)
术前设计明确手术目标 部麻醉局定位 穿刺(椎间盘造影) 椎间孔成形 置入工作套管
用椎间孔镜检查操作 摘除游离髓核 扩大侧隐窝和椎间孔 探查椎管上下,患侧、健侧、活动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