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学重点复习1

管理会计学重点复习1

1、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是指管理会计实践本身存在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内在功能。

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济目标、控制经营过程、考评经营业绩五个方面。

2、成本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哪几类?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又称为制造成本或产品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部分。

(2)非生产成本。

非生产成本又称为非制造成本或期间成本,是指企业在行政管理、产品推销和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即不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耗费,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3、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有何作用?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又称为损益平衡分析、保本分析等等,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对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业务量、单价和利润五因素之间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方法。

作用:(1)与经营风险分析相联系,可促使企业努力降低风险;(2)与预测技术组合,可进行保本预测、确保目标利润实现的业务量预测等;(3)与决策融为一体,企业据此进行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和投资不确定性分析;(4)企业还可以将其应用于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考评。

4、什么是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有何区别?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变动非生产成本(即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财务费用)及固定成本(即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财务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区别:(1)应用的前提不同;(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3)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4)分期营业利润的计算程序不同。

5、短期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经常采用的基本决策方法有差量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最优分析法。

(1)差量分析法,也称差别分析法或差额分析法,是指在计算两个备选方案之间产生的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差量收益,根据差量收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方法。

(2)相关分析法,是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分别就同一个与方案相关的指标(如收益、贡献毛益或成本)进行计算,根据各个方案金额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方法。

(3)最优分析法,是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和分配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找出使资源充分发挥潜力,使价值标准最大化(如收益最大)或最小化(如成本最小)方案的方法。

6、短期决策的评价标准有哪些?(1)收益最大(或利润最大)。

在多个互斥可行的备选方案中,将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其中,收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2)成本最低。

当多个互斥可行的方案均不存在相关收入或相关收入相同时,以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3)贡献毛益最大。

在多个互斥可行方案均不改变现有生产能力,固定成本稳定不变时,以贡献毛益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7、现金流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营业收入(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3)回收垫支营运资金(4)其他现金流入量8、现金流出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建设投资(2)垫支流动资金(3)经营成本(4)各项税款(5)其他现金流出量9、预算编制有哪些方法?(1)固定预算(2)弹性预算(3)增量预算(4)零基预算(5)定期预算(6)滚动预算10、现金预算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现金收入。

“现金收入”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和预算期内预计发生的现金收入。

期初现金余额是编制现金预算时预计的。

预算期内发生的现金收入数来自销售预算的“预计现金收入”。

(2)现金支出。

“现金支出”包括预算期内的各项现金支出,其相关数据来自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其他收支预算。

(3)现金多余(不足)。

“现金多余(不足)”列示“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的差额。

(4)期末现金余额。

“期末现金余额”是资金筹集或运用的最终结果。

根据预算期现金收支的差额和企业有关资金管理的各项政策,确定筹集或运用资金的数额。

“现金多余(或不足)”减去资金运用金额(或加上资金筹集金额),即为“期末现金余额”。

三-8、ABC公司2004年有关的财务数据如下:要求:假设该公司实收资本一直保持不变,计算回答以下互不关联的4个问题:(1)假设2010年计划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需要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目前的股利支付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不变)?(2)假设2010年不能增加借款,也不能发行新股,预计其可实现的销售增长率(保持其他财务比率不变)。

(3)若股利支付率为零,销售净利率提高到6%,目标销售额为4500万元,需要筹集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其他财务比率不变)?答:(1)融资需求=经营资产增长-经营负债增长-留存收益增长=1000×(100%-10%)-5000×5%×70%=900-175=725(万元)(2)经营资产销售比-经营负债销售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留存收益率即:100%-10%=5%×(1/增长率+1)×70% 则:增长率=4.05%(3)融资需求=500×(100%-10%)-4500×6%×100%=450-270=180(万元)六-2、A公司生产经营甲产品。

在预算年度内,预计各季度销售量分别为1900件、2400件、2600件和2900件;销售单价均为50元。

假定A公司在当季收到货款60%,其余部分在下季收讫。

年初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2000元。

适当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编制销售预算和经营现金收入预算表。

销售预算表:金额单位:元经营现金收入预算表单位:元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件),上半年变动成本总额为60000元,单价为10元,贡献毛益率为40%。

求:计算今年保本点销售量和今年保本点销售额。

解:由%401010=-b 解得b=6,由6X=60000解得X=10000 由10000=10*1000—6*10000—a 解得a=30000故X 0=件9000610600030000=-+ S 0=9000*10=90000元 某公司只生产甲产品,销售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元。

求①计算本年实现的利润②计算安全边际额③该公司如果税前目标利润为60000元,试计算保利点销售量和销售额。

0.解:①利润π=(20—14)*150000—792000=108000元保本额S 0=792000÷元2640000201420=- ②安全边际额=20*150000—2640000=360000元③X2=件142000142060000792000=-+ S2=20*142000=2840000元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今年产销量为1000件,单价为18元。

求①计算明年保本点销售量和保本点销售额②若明年市场上只能容纳2000件产品,此时产品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是多少?解:单位变动成本b=10—4=6元/件,固定成本a=4*1000=4000元(1)X0=件50061820004000-+ S 0=18*500=9000元 (2)安全边际量(MS 量)=2000—500=1500件安全边际率(MSR )=15000÷2000*100%=75%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位件),去年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单价为10元,变动成本率为80%。

求①计算今年实现20000元税前目标利润的销售额②如果企业想保证40%的安全边际率,今年至少销售多少件产品?解:由80%=b ÷10,解得b=8销量(X )=84000÷8=10500件由11000=(10—8)*10500—a ,解得a=10000(1)S2=元16000010)810(20002000010000=÷-++ (2)X 0=件—6000810200010000=+ 设今年销售X 件产品,由40%=,6000X X -X=6000÷0.6=10000件 设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

求①计算保本点销售量和销售额②保本点作业率和营业利润 ③计算安全边际量及安全边际率解:(1)保本点销售量X 0=60000÷(80—50)=2000件保本点销售额S 0=80*2000=160000元(2)保本点作业率(dR )=2000÷4000*100%=50%营业利润=(80—50)*4000—60000=60000元(3)安全边际量=4000—2000=2000件安全边际率=(4000-2000)÷4000*100%=50%长河工厂拟投产新产品,预计其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7000元。

求①该产品的售价应定为多少②计算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③预计该产品的营业利润解:(1)由销售利润率=贡献毛益率*安全边际率,得贡献毛益率=8%÷20%*100%=40%由贡献毛益率=1—变动成本率,得:单价(P)=30÷(1—40%)=50元(2)保本销售量X0=27000÷(50—30)=1350件保本销售额S0=1350*50=67500元(3)由安全边际率=1—保本点作业率=1—保本点销售额÷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额,得: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1—安全边际率)=67500÷(1—20%)=84375(元)预计可达到的利润=84375*8%=6750元设某厂生产销售A、B两种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A产品20元/件,B产品10元/件。

求①计算A、B的单位变动成本②计算企业的综合保本额③计算A、B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解:(1)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bA=(1—40%)*20=12元/件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bB=(1—60%)*10=4元/件(2)A产品销售额=6000*20=120000元B 产品销售额=4000*10=40000元A 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120000÷160000=0.75B 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40000÷160000=0.25 cmR=0.4*0.75+0.6*0.25=0.45综合保本额S 0=36000*0.45=80000元(3)A 产品保本量(X 0)A=80000*0.75÷20=3000件B 产品保本量(X 0)B=80000*0.25÷10=2000件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测算分析,确认有关因素可能达到的水平及概率见表(省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