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高度确定。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主厂房内除桥式起重机能起吊的设备以外,还应按下列原则 设置必要的检修起吊设施:
起重量超过1t的设备及需要检修的管件和阀门,宜设置检修 起吊设施。
起重量超过3t并经常使用的起吊设备,宜设置电动起吊设施。 起重量为10t以上的起吊设备应设置电动起吊设施。 露天布置的设备可设置移动式起吊设施。 主厂房内应设置必要的起吊孔及相应的起吊装置。 1000t/h及以上锅炉,每台锅炉可装设1台电梯。电梯的型式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设计院根据厂址情况,与汽轮发电机供货商配合,决定厂 房凝汽器水室高度,进而确定厂房各层标高,在节省循环水 耗能的同时,降低厂房造价。
管线连接短捷、整齐,厂房内部设施布置紧凑恰当,有利 于电厂运行和设备的检修维护;
汽机房中间层、运转层均采用大平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当入口容器内的水为饱和水时,就需要有足够大的倒灌 高度才能避免汽蚀,保证泵入口处pk>pv。
在电厂中,凝结水泵、给水泵、低加疏水泵和MSR疏水 泵都需要这样布置。
同时,为了降低入口管道的沿程 阻力,入口管道长度应短而直, 减少不必要的弯头。 选较大内径降低供水流速, 入口阀门及入口滤网的 也应选择低阻力。
设备摆放合理,有效利用主厂房容积,在降低工程造价的 同时保证常规岛主厂房的整洁美观;
默认布置原则:汽轮机高压缸驱动端与锅炉房(反应堆厂 房)之间距离应尽量缩短,以减少主管道长度及动力信号 电缆长度。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除氧间布置
大容量机组的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时,除氧器给水箱的安装 标高,应保证在汽轮机甩负荷瞬态工况下,给水泵进口或给 水泵前置泵的进口不发生汽化。
1.5m,并宜接近楼梯和出入口。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消防
在主厂房、贮煤场、油罐区的周围,应设置环状消 防给水管网。进环状管 网的输水管应不少于两条, 当其中一条故障时,其余输水管应仍能通过100%的 消 防用水总量。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区段。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机房布置 300MW及以上机组的汽机房运转层宜采用大平台布
置形式。除安装检修场外,可作三层布置:底层布置 辅机设备,中间层发电机侧宜布置厂用配电装置, 运转层用作检修场。 主厂房内各主、辅机应有必要的检修空间、安放场地 和运输通道。主厂房底 层的纵向通道宜贯穿直通, 并在其两端设置大门,另外在零米层中间检修场靠A 列柱处也宜设置大门,并与厂区道路相连通。当主变 压器在汽机房内检修时,还应满足主变压器运输和吊 壳的需要。 在主厂房内还应设置供运行、检修用的横向通道。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润滑油系统
大容量汽轮机的主油箱、油泵及冷油器等设备宜设置在汽机 房零米层机头靠 A列柱侧处,并远离高温管道。200MW及以 上机组宜采用组合油箱及套装油管,并宜设单元组装式油净 化装置。
对汽轮机主油箱及油系统应考虑防火措施。在主厂房外侧的 适当位置,应设置事故油箱(坑),其布置标高和油管道的设 计,应满足事故时排油畅通的需要。事故油箱(坑)的容积不 应小于1台最大机组油系统的油量。事故放油门应布置在安 全及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有两条人行通道可以到达。
300MW及以上机组的卧式加热器、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以 及启动和备用的电动给水泵等,如条件合适(包括检修措施), 宜布置在除氧间内。
当汽轮发电机为岛式布置且采用电动给水泵时,给水泵可布 置在汽机房底层或除氧间底层。如条件合适,给水泵也可半 高位布置。
如条件合适,可在除氧间内布置部分或全部厂用配电装置, 并应考虑防尘和通风。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设备检修、起吊
在汽机房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检修场和检修工具放置 场所。
主要阀门、挡板及其执行机构应能正常操作和维修 方便,必要时应设置操作、维修平台。
汽机房内的桥式起重机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应根据检修时起吊的最重件
(不包括发电机静子)选择。 桥式起重机的安装标高,应按所需起吊设备的起吊
单元控制室的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大容量机组的单元控制室 进口处宜设门厅间。
单元控制室的净空高度宜为3.2~3.6m。 单元控制室下面应有电缆夹层。 电缆夹层与主厂房相邻部分应封闭。 单元控制室应设整体防水顶盖。 单元控制室、计算机房、继电器室及其电缆夹层内,应设消防
报警和信号设施,严禁汽水及油管道穿越。
宜为客货两用,起重量为1~2t,升降速度不宜小于1m/s。 电梯应能在锅炉本体各主要平台层停靠。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厂房进出口、楼梯、通道设置 主厂房出入口和各层楼梯、通道应符合下列要 求: 汽机房和锅炉房底层两端均应有出入口。 当厂房纵向长度超过100m时,应增设中间出
入口和中间楼梯,其间距按不超过100m考虑。 主厂房内的主要通道不宜曲折,宽度不应小于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辅助系统包括: 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电气配电系统、直流供
电系统、热工控制、压缩空气、厂用气体系统、抽 真空系统、化学系统、补水系统、厂房通风换热系 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其中:润滑油系统布置需考虑防火要求,抽真空系 统考虑向厂房外排气,厂用气体系统考虑防气体泄 露、防爆。
凝结水除盐装置宜布置在汽机房内,也可布置于靠近主厂房 的其他位置。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空压机室
大容量机组的空气压缩机宜靠近主厂房或在主厂 房、集中控制楼底层的适当位置集中布置,并应 采取防止噪声、振动的措施。
当空气压缩机站距离主厂房较远时,除在空气压 缩机出口配置贮气罐外,宜在用气负荷中心附近 设置贮气罐。贮气罐压力应根据空气压缩机出口 最大压力选择。贮气罐容积应能满足在空气压缩 机停用的情况下使机组安全停运所需的空气量。
汽轮机厂房设备布置原则
集中控制室
集中控制室以单元控制室为中心,分层布置自动控制计算机房、 继电器室、变送器室、电缆夹层、空调设备室及其他工艺设施、 必要 的生活设施等。其中单元控制室和自动控制计算机房的 布置标高,应与汽机房运转层标高一致,相互连通,并有良好 的空调、照明、隔热、防尘、防振和防噪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