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楼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技术标

办公楼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技术标

第一部分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及特点本工程为XX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约409.58m2,砖混结构,2层;本工程设计主体结构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工程招标要求如下;1、承包方式;包工包料、包质量、安全、工期。

2、承包范围:建筑、装饰、打桩、机械土石方、水电安装和弱电预埋等工程施工。

3、保修要求: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4、质量标准:合格。

5、工期要求:120天。

二、设计概况1、基础设计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桩径为500mm,总桩数约150根。

桩长8米,每米喷灰量60kg,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

基坑回填采用粘性土回填,基础回镇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С15,基础砼为С25。

钢筋:主筋、箍筋均为HPB300。

砌体:±0.000以下砌体采用MU10的混凝土标准实心砖,规格为240×115×53。

M10水泥砂浆彻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基础底板的钢筋保护层为40mm。

2、主体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层楼梯、构造柱、过梁、圈梁、板为С25;二层楼梯、构造柱、过梁、圈梁、板及屋面板为С20;砌体:墙体均用MU10烧结多孔砖。

采用M7.5混合砂浆彻筑,。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钢筋接头形式及要求:钢筋选用HPB300;HRB335;HRB400,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当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受拉构件主筋或当受拉钢筋的直径大于28mm或受压钢筋的直径大于32mm时,不应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

接头位置在受力最小处,接头位置相互错开。

最小锚固长度及最小搭接长度应满足施工、设计规范要求。

焊条:E43型用于HPB300、Q235型钢焊接,E50型用于HRB400级钢焊接。

3、装饰楼地面:综合办事大厅等待区、楼梯间为水磨石地面;办公室、活动室、休息室、会议室均为陶瓷地砖楼地面;食堂、厨房、卫生间为陶瓷防滑地砖楼地面。

内墙面:综合办事大厅等待区为大理石墙面;卫生间为面砖墙面,办公室、活动室、休息室、会议室、食堂、厨房、楼梯间均为混合砂浆墙面。

顶棚:卫生间为PVC扣板吊顶,其余均为混合砂浆顶棚。

踢脚:办公室、活动室、休息室、会议室均为面砖踢脚。

门窗:外门、外窗的气密性等级应满足《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

出入门均采用节能型成品玻璃门。

外窗均采用铝合金单框普通中空玻璃窗,玻璃为5+6A+5中空玻璃。

外装饰:均采用面砖墙面。

4、屋面屋面防水采用高分子二级防水,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

屋面形式采用杉木檩条坡屋面,天蓝色波形瓦。

5、保温外墙保温采用30厚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外保温,屋面保温采用15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门窗采用铝合金普通中空玻璃窗(5+6A+5),门采用节能外门。

6、给排水工程本工程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屋面雨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生活供水主横干管及立管采用内筋嵌式衬塑给水管,采用卡式连接;其它支管采用PP-R给水管道,热熔连接;给水管道上均需设置伸缩节。

生活污水系统: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合流制。

室内污废水重力自流入室外污水管,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室外排水管网。

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塑管,承插粘接,室外排水管采用埋地用高密度聚乙双壁波排水管,承插橡圈接口。

屋面雨水系统:屋面雨水均采用外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经落水管和雨水口收集后,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7、电气工程供电电源:自本所配电室埋地引来,电压380/220V,PEN线处重复接地,三相四线制供电。

设备安装:进户线采用VV-0.6/1.0kV电缆,室内导线均为BV-450/750V铜芯线。

终端灯线为1.5mm2线径,终端插座线(包括PE线)为2.5mm2线径,终端空调插座线(包括PE线)为4mm2线径。

配电箱铁制,距地l.5米暗装,墙壁开关插座采用86系列产品,开关距地1.2米暗装,插座距地0.3米暗装,空调插座距地1.8米暗装,插座箱距地1.5米暗装,所有插座均采用安全型插座。

安全出口标志灯暗装于门上方,底边距门框0.2米,若门上无法安装时在门旁墙上明装,灯顶距吊顶50mm。

靠墙的疏散导向灯暗装,底边距地0.3米,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导向灯均应自带应急电源,应急时间≥30min。

荧光灯吸顶安装。

本工程弱电系统电话线路由市话室外交接箱经电话电绒埋地引来,楼内由分线箱分配至各点,分线箱距地2米暗装。

建筑物防雷:本工程防雷装置为三类防雷,保护接地为TN-C-S系统。

避雷带采用φ8热镀锌圆钢沿天沟边、女儿墙、屋面混凝土块支架敷设,凡高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均应与进雷网可靠焊接;利用建筑物柱内对角主筋(≥2根)焊接作引下线,引下线距地500mm 设连接板;接地采用联合接的方式,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接地网利用基础粱内主筋焊成闭合通路而成,要求接地电阻< 1欧姆。

三、施工部署1、工作目标①质量目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工程产品符合合同、设计要求,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工程经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②工期目标:确保120天完成合同工程量,满足业主要求。

③安全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④文明施工:遵纪守法,推行标准化管理,创建文明卫生工地。

2、施工组织(1)承担本工程的组织机构本工程组织形式采用混合工作队式。

由于本工程要求工种多、劳动力多、部门多。

各部门须密切配合,权利集中、决策及时,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易于协调关系,开展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本工程安质按期完成。

①组织管理机构②质量检查体系③安全检查体系(2)现场施工管理程序拟定改进措施现场调编制施工制定施工下达施工预算作业计划任务书(3)施工顺序本工程按基础、主体、装修三个阶段施工。

基础阶段:为确保工期,基础部分作为一个单独流水段,组织工。

桩基础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开始土方开挖,挖土时坑槽边明沟集水排水方式,施工中组织分段臂桩,并抓紧验槽,验槽后开始垫层、钢筋砼承合、基础梁施工。

主体阶段:主体结构工程主要有现浇混凝土工程和砌筑工程,划分流水段要考虑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周转率和每日浇筑混凝土量。

装修阶段:装修自上而下顺序进行,工序搭接合理,避免返工费料,并尽可能安排交叉作业,以缩短工期。

(4)施工机械安排①施工测量:采用1台DN-2全站仪仪,1台DS3水准仪做为主要测量工具(另备有一台DS3水准仪做为沉降观测用)。

②桩基础施工:配备粉喷桩机1台套。

③砼施工:安装一台龙门吊人工手推车相结合来满足材料垂直与水平与运输。

其它机械设备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四、施工设备1、现场准备在业主方交付的“三通一平”的基础上,根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用水用电申请表等,做好施工临时道路、生产临时设施、施工水电(含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硬化场地、绿化、“五牌一图”、通讯设施等。

2、技术准备①严格按照GB/T19001-2002和ZS09001:2000版质量标准要求,制本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②熟悉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方案,进行图纸会审,制定各分项工程Ⅱ级施工网络计划和月旬施工作业计划,做好技术交底特别是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

③与建设单位办理好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的移交工作,进行点交复测,建立本工程的坐标水准控制网,做好定位测量放线工作。

④落实技术管理及质量、安全责任制,建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3、材料准备①本工程系单体多层建筑,但一次性投入的材料较多,须提前提出用量计划,多方渠道采购材料,以免影响工期。

②针对本工程结构设计的特点,我公司为确保工程质量,拟投入一批新模板用于本工程,结合梁柱板设计及施工荷载,柱、梁模板采用18mm木胶板,柱拟用木胶板拼装为定型模板,现浇板(含楼梯)用12mm的双面复合竹胶板与60×80木枋散拼散装。

③周转材钢管及扣件、木制品、预埋铁件、套管等半成品应提前提出加工计划,并明确进场时间。

五、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一)施工程序总体安排1、施工程序本工程为确保工期,根据本工程结构设计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周转材料的一次性投入。

拟组织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的原则,装修与安装立体交叉施工,室内外作业条件成熟时同时并进。

2、施工流水作业划分根据本工程平面布置的结构特点、工期要求、模板摊销量及周转次数等,结构施工按楼层划分施工段,每层平面分一个施工段;装修阶段各施工导分别组织流水作业;外装饰平行于内装修进行;水电、消防由专业施工公司同步进行。

(二)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①基础轴线控制在基础土石方开挖前,根据给定的轴线标记,对其轴线进行复核,并在四周设置好龙门板,根据基础的轴线,在龙门板上标记上拉线,沿线吊挂重球,将其轴线放到基础面上。

②楼层轴线控制基础结构工程完工后,对轴线标记进行一次复测,无误后,将轴线投测到基础结构±0.000的外墙上,竖向测量采用吊线坠法(吊锤重15kg左右,钢丝直径0.5-0.8mm),并用经纬仪在原标桩进行校核,或采用延长轴线法用经纬仪测出楼层四大角轴线。

主要轴线引测至楼层后,采用经纬仪、钢尺、拉线等相结合,测出各轴线尺寸,并弹出墙、柱外边线。

每次引测时,由上下两人配合,取线左、线右投测的平均值作为轴线位置。

引测时,注意防止风吹,通视情况良好。

为保证测量精度,结合外控法用经纬仪对轴线进行复核。

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为每层3mm,全高15mm。

(2)楼层高程测量楼层标高控制,从四角柱向上竖直进行,在基础结构工程完成后,在建筑四角离地面1m左右设置标高控制点。

高程测量时,用经过检定的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楼层整数水平线,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后视两条水平线作为校核,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并进行尺长的温度改正。

(3)沉降观测本工程沉降观测的观测点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确定设定建筑物中部和四角以及沉降缝轴线处,观测点总数不少于10点。

下部结构完成后,将临时观测点移至离地面0.5m墙脚处,用直径20mm 的弯头圆钢筋或用角钢埋设永久性沉降观测点,每施工一层,复制一次,直到竣工后,沉降量每100天下沉小于1mm为止。

沉降观测时,用2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测定。

每次施测完毕,及时做好各种测量记录,绘制好各施工阶段的测量成果图,并整理归档。

2、桩基工程1)施工工艺: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场地平整→定位放样→桩位复核→桩机就位调试→搅拌下沉喷粉→搅拌提升→复搅拌下沉均匀喷粉→搅拌提升→成桩;2)各工序技术要求①放线定位:在建设方提供建筑红经和起始控制点座标的前提下,用J2全站仪和50m钢卷尺,按设计平面图测量放样,先确定建筑物各轴线,反复检测,将误差控制在1cm之内后,打入轴线桩,并将轴线端点引投到围墙或其它固定物体上,然后定出桩位,采取措施,保证轴线桩及桩位不被破坏移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