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天津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天津卷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2019·天津高考·T1~2)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上图),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A.船舶制造与维修B.海洋文化旅游C.水产养殖与捕捞D.远洋货物运输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上图),其目的主要是(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解析】1选B,2选A。

第1题,由材料可知,滨海新区北部的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四处景观都是立足于临海优势打造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吸引旅客的文化服务产业,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

船舶制造与维修作为工业,水产养殖与捕捞作为农业,远洋货物运输作为运输业,在图中并无直接共同体现。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位于防潮堤前的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人工礁石的放置可以削弱海潮对海岸的冲刷侵蚀,盐生植物的生长能消耗营养盐,净化水体,改善水质;题干中也没有阐述沿海滩涂之前的生态环境如何,恢复生态用词牵强;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并没有直接增加湿地面积;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是一种保护滩涂的方式,并非开发滩涂。

(2019·天津高考·T3~4)读图1和图2,回答3、4题。

3.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A.甲B.乙C.丙D.丁4.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3选C,4选B。

第3题,高压区不能形成锋面,多晴朗天气;在低压区,或者由低压中心延伸出的低压槽处,常形成阴雨区。

据图1可知,当天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的降水;相对应的区域中心应该有低压(槽)分布,结合选项只有丙符合题意。

甲图长江中下游附近此时是受高压控制,晴天无降水;乙图长江中游处于高压脊控制,也无降水;丁此时的高压中心在海洋上,虽然东北地区有低压气旋分布,存在降水可能,但是长江中下游处于高压脊控制,无降水。

第4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符合上述气压场的只有乙。

(2019·天津高考·T5)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5题。

5.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 )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B.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解析】选A。

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干渠水流速因此会变缓,会减弱流水的侵蚀作用,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有利于保护渠堤;坡度设计得很小,会造成干渠水流速较缓,减少输水渠的输水流量;流速较缓的输水渠会增加泥沙沉积;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干渠的长度会增加,并不一定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

(2019·天津高考·T6~7)太湖流域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

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

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7.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解析】6选C,7选 A。

第6题,从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可知,原有桑蚕产业链终点只有丝绸服装、服饰,随后新增加了蚕丝被制造业,最后又进一步增加了桑蚕文化、旅游业和服务、创意等产业。

综合来看,产业链都是基于植桑养蚕而形成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延伸。

第7题,该特色小镇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而城镇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特色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其他三项概括较为片面,只是单方面说明了特色小镇的作用,没有体现特色小镇和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019·天津高考·T8~9)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回答8、9题。

8.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9.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A.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就业岗位减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解析】8选B,9选D。

第8题,第一组图是工业用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第二组图是居住用地2004年和2016年情况图。

从第一组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区域,工业用地比重的涂色深度略微增加,反映的是工业功能变强;从第二组图中看,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区域,居住用地比重的涂色深度明显增加,反映的是居住功能明显增强;从第一组图中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工业用地涂色明显变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中部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也就不存在新建工厂集中在中部的情况;从第二组图中看,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居住用地比重的涂色深度大多数有增加,故新增住宅并无在乙河沿岸集中扩大的情况。

第9题,通过图中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以得知,主城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重都大大增加,反映了城市化水平大大提升,城市建设过程会出现城市交通拥堵,需通过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解决。

工业用地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乙河以东的南部地区,从材料图中得知污染应该是向局部区域聚集,并非简单概括为扩散;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增加,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就业岗位会增加;居住用地在图中分布仍然集中在中心城区,距离适合。

(2019·天津高考·T10~11)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

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

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下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A.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D.南宁(108°E,23°N)【解析】选D。

小明拍摄日出照片后随即就发到朋友圈,此时为7点29分,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地处于冬半年。

考虑选项都为中国城市,所以再结合北半球冬半年晨线特征分析可知: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城市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日出也就越迟。

小明所在的城市日出和天津接近,所以在冬半年,要么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要么纬度比天津高,同时经度比天津大。

天津位于(117°E,39°N),综合上述条件,只有南宁(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符合条件。

1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当天日落的方向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解析】选C。

根据图文信息可以得知,北半球正处于冬半年,此时无论甲城市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观测到的太阳日出方向都应位于东南方,日落方向都位于西南方。

具体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和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无法从材料提供的数据中推断出来。

12.(2019·天津高考·T12)(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图1所示贺兰山东麓,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图2中甲所示)。

长期以来,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

(1)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6分)【解析】该题属于条件分析类题,题干中的关键词为“岩石破损”,解题方向为“自然条件”,可从气候(温度、降水、光照)、天气、地形地势、植被、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昼夜温差大;多风沙天气;降水集中;岩壁陡峭;多地震。

(答出三点即可)图2为图1中甲、乙、丙、丁四处景点的照片。

(2)据图2概括这四处景点吸引游客的共同原因。

(6分)【解析】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题干中的关键词为“景点吸引游客”,解题方向为“共同原因”,可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历史文化价值高;地域特色突出(民族特色鲜明)。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

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3)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6分)【解析】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为“安置”“迁入地”,解题方向为“哪些条件”。

结合材料,从自然条件的地形、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13.(2019·天津高考·T13)(2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2)据图文信息,对该市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条件予以评价。

(8分)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

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解析】第(1)题,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为“聚落很少”,解题方向为“自然原因”。

可以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势、气候、水源、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第(2)题,该题属于评价分析类题,关键词为“发展进出口贸易”,解题方向为“条件予以评价”。

评价一般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

具体可以从交通运输条件、生产条件和货物来源、市场和经济腹地、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