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资料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资料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资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资料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英语,课堂,资料,关于,spp,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关于“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
问题提出
我校低段学生的英语阅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在阅读中会因遇到很多新单词而“读不懂”、“不愿意读”,导致他们对英语阅读没多大兴趣。

(2)phonics和sightwords是英语阅读的两大重要基石。

但是,由于课时的原因,我们没有单独专门的课时来系统学习自然拼读和常见词。

基于这些问题,以及根据我校“合作学习,整体建构”理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英语阅读素养的内在需求,我进行了“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实践,希望更科学有效地加速低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建构,帮助其开启独立阅读之门。

“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是由广州市
教育研究院赵淑红老师在20XX年提出的。

目前,在广州、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在尝试使用这种模式。

题目
关于“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概念界定
spp指的是sightwords+phonics+picturebook。

spp阅读模式是结合220个常见词(sightwords)的复现学习,根据字母及字母组合语音规则(phonics)教学为中心,配以相应的绘本(picturebook)阅读加以理解、巩固、提升,着力于学生阅读解码能力的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的教学模式。

研究预设
拟通过实践和探索,达成以下目标:
1.形成基于我校“合作学习,整体建构”理念下的低段“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色。

2.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品格和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形成主动阅读绘本的习惯,阅读兴趣得到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3.学生能运用学习过的自然拼读规律和sightwords朗读相关的绘本。

理论依据
1.sVR模型
在英语阅读成分的研究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使sVR模型认为,阅读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核心成分:一是解码能力,识别书面单词的能力。

二为语言理解能力,主要指理解听到的语言能力。

2.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构成
北师大王蔷教授提出,我国中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应包括“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两大要素九个具体构成成分。

(见图1)
操作方法
1.挑选适合“spp”阅读入门教学的配套教材。

针对低段学生的阅读水平,经过对比,我挑选了《攀登英语阅读系列——“有趣的字母”和“神奇的字母组合”》“sightwordKids”、“phonicsKids”、《海尼曼分级阅读》绘本作为匹配教材。

2.研究“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的课型特点,并以自然拼读(phonics)教学为中心,制定spp的教学安排。

3.进行“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实践,通过反思,慢慢提炼,形成了有我校特色的“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色。

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图:
整节课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
(1)在阅读前环节,设置sightwordstime和phonicstime,通过bingo,bombgame,造句等游戏复习已学过并与本节课相关sightwords。

通过字母拼读歌、phonicsgogogo等活动复习旧音,再引出并操练新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最后用phonics规则拼读出绘本中的新词并再结合sightwords进行有趣的句子认读活动。

(2)在阅读中环节,先呈现故事封面来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再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使用Ipad自主阅读故事。

(3)在阅读后环节,学生先完成研学案上排序或理解判断或图
词配对的任务,再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小组合作朗读、表演故事、小组合作用思维导图方式创编故事。

4.课后通过给故事配音、完成sightwords和新学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针对性练习来巩固学习内容。

5.开展绘本朗读计划。

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自20XX年下学期开始,以“趣趣英语”App上的《海尼曼分级阅读》作为材料,每两天朗读一个绘本。

学生通过Ipad或手机朗读。

朗读时,学生要“听3遍,读3遍,以及看图说话1遍”。

在“趣趣英语”,老师可以查看到孩子完成绘本朗读的详情,可以给学生的作业打分、点赞或评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听录音、打分或评价。

我定期在全班分享每个人的朗读录音,公布朗读数量,并进行表扬和奖励;期末评选绘本朗读小达人、朗读之星、朗读积极分子等。

效果呈现
1.形成了基于我校“合作学习,整体建构”理念下的低段“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色。

2.积累了一些可以供借鉴的课例。

3.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下面是一份对学生自然拼读和绘本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结果:
结果显示,班上学生能快速识别绘本中已学习过的sightwords单词,能运用自然拼读法拼读绘本中含有已学拼读规律的新词,能自己尝试朗读绘本,他们具有了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

4.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主动阅读绘本的习惯,早期英语阅读素养得到培养。

下面是一份关于学生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喜欢率调查。

从数据可以看出,二1班的喜欢率为87.5%,二2班的喜欢率达90%。

表1:
关于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喜欢率调查二1非常喜欢20喜欢15不喜欢5喜欢率87.5%二2表2:
2214490%关于学生每周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次数调查1次都没有2次3次(每周作业量)二1二200005678768813124次5次6次7次这是一份关于关于学生每周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次数调查,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形成了主动阅读或朗读英语绘本的习惯。

以二1班为例,直到目前,规定阅读的绘本是75个,但他们朗读或阅读量平均为221个,差不多是作业量的三倍。

刘宇歆、王梓豪同学已分别高达437、350个。

部分学生的绘本朗读作业量截图如下:
创新之处
1.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形成的有我校特色的“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特色,是基于我们“合作学习,整体建构”理念下的,有别于广州、上海等城市一些学校所使用的spp教学模式,它更好地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主要体现在阅读中和阅读后和课堂学习评价三方面。

如下表:
环节他人的“spp”我的“spp”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用问题引核心素养阅读中1)呈现故事
2)图片环游、师讲故事、生跟读故事阅读后1)完成排序、图词配对、圈出sightwords等练习领学生开始自主阅读。

2)生自主利用平板朗读故事并完成研学案上的读后任务1)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2)小组合作朗读故事3)借助故事图片或导图复述故事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学习、沟通与合作能力、创造力2)复述、表演故事4)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用思维导图方式创编故事。

课堂学习评价学生对自己完成每一个研学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自我认识在绘本阅读中,师先呈现故事封面、创设情景、引出问题,然后学生利用Ipad进行自主阅读,阅读中同时完成排序或图词配对或理解判断等任务。

在这里,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实现了问题化学习,培养了学生“问题解决”的关键能力。

阅读后,通过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内容,借助故事图片、思维导图复述故事,用思维导图创编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策略。

在课堂上教会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了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朗读、表演故事、故事创编,指向了核心素养中的“沟通与合作能?”、“创造?”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课堂对自我的学习评价指向了核心素养中“自我认识”的培养。

2.所形成的低段“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和开展的绘本朗读计划,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中的解码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体验的阅读品格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包括外语阅读能力和外语阅读品格两大方面。

而外语解码能力中
的拼读能力、阅读流畅度、音素意识可通过我的“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外语阅读品格中的阅读习惯、阅读体验通过已实施的绘本朗读计划得到持续性培养。

3.在课堂上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借助平板自主朗读绘本,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以学为主。

不足与后期展望目前,我在“spp”阅读入门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色的探索之路上只是迈开了一小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思考和斟酌:
1.在课堂学习评价方面需更细化。

如何体现过程性评价?
2.包含自然拼读、sightwords和绘本的课堂容量很大,如何精化每个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phonics和sightwords就像是英语阅读的一对翅膀。

给孩子插上自然拼读规则(phonics)和常见词(sight
words)这对翅膀,就能让他们在英语绘本的广阔天空里翱翔!因此,我会坚定地走在spp阅读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的大路上,切实开展phonics、sightwords、绘本教学。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