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
高正常血压 改善生活方式 (130~139/85 ~89)
高血压1期 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 (140~159/DB (直至12个月) ++(直至6个月) P90~99) 高血压2、3期 药物治疗 (≥160/≥100)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TOD/CCD指靶器官病/临床心血管病 ++对伴有多项危险因素者,应考虑一开始就以药物加生活方式改善治疗
2期高血压 ≥160
≥100
是
多数需2种药联合使用 (通常噻嗪类利尿剂+ ACEI或ARB或β受体 阻滞剂或CCB)
2003年JNC7中美国的指南中又将危险分层抹去, 仅根据血压水平去强化治疗,按照适应征及强适应征 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药物。
欧洲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
欧洲既往一直沿用WHO/ISH的标准,2003年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欧洲高血压的诊断分类特点
2003年由ESC/ESH首次推出高血压指南, 基本保留了1999年WHO/ISH指南的原貌,包 括血压水平及心血管的危险度分层。将1级高 血压和收缩期高血压中的临界血压删掉了, 从而使高血压分类相对简单。
无其他危险 因素 1~2个危险 因素 ≥3个危险因素 或TOD或 糖尿病 ACC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TOD:靶器官损害 ACC:有关的临床情况
我国高血压指南中危险分层的概念
高血压(mmHg) 其他危险因 素 和病史 Ⅰ无其他危 险因素 Ⅱ1~2个危险 因素 Ⅲ≥3个危险 因素或 TOD或糖 尿病 1级高血压 SBP140~159 或DBP90~99 低危 中危 2级高血压 SBP160~179 或DBP100~109 中危 中危 3级高血压 SBP≥180 或DBP≥110 高危 很高危
·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 出,视乳头水肿
美国高血压危险度分层
1997年美国JNC6公布,根据高血压水平及危
险因素及器官损害程度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并提 出了相应的干预方式。
美国高血压危险度分层及干预措施
(JNC6 )
血压(mmHg) 危险性A组(无 危险性B组(≥1 其它危险因素, 个危险因素,除 无TOD/CCD+) 外糖尿病,无 TOD/CCD+) 改善生活方式 危险性C组 (TOD/CCD和 /或糖尿病,伴 或不伴其他危险 因素) 药物治疗(针对 合并心衰、肾功 不全或糖尿病患 者)
美国
20 世纪 80 年代 2000 年
60
40
25
70
59
34
* 2002年的定义:知晓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就知道 自己患有高血压者的比例; 治疗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近2 周内服降压药者的比例; 控制率为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 过治疗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者的比例
我国高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舒张压(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美国高血压指南的血压分类及诊断
美国2003年推出的高血压指南(JNC7) 在血压分类上更趋于简单,正常血压定义为 <120/80 mmHg,无正常高值血压的界限, 将血压120 ~ 139/80~89mmHg定义为 高血 压前期(prehypertension),原有的1级、2 级、3级高血压中的2、3级血压合并为2级高 血压,去掉了3级血压水平。
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成年人(年 龄大于18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 张压≥90mmHg为高血压。
临床上执行此标准应注意以下5点
• 不同日反复测量 • 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为最基本、最可靠的测量工 •
具 静坐休息5分钟,30分钟前禁止吸烟、饮用茶和咖 啡等兴奋性食品饮料,测量时患者取坐位,其肘关 节应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测量舒张压时以柯氏第 五相音为准。应相隔2分钟重测,取2次读数的平均 值。若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 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门诊偶测血压仍被视为最基本的指标 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现在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治 疗者,即使血压正常亦应诊断高血压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27万人)
• 血脂异常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 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其中高胆固醇 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低高密度脂 蛋白血症7.4% 超重、肥胖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 为7.1%,估计全国超重人数2.0亿,肥胖人数 6000多万。儿童肥胖率已达8%,应予以重视。 与1992年比较,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 升97%
· 肾脏疾病
或HDL-C<1.0mmol/L
(40mg/dL) ·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 腹型肥胖或肥胖 腹型肥胖 *WC男性≥85cm 女性≥80cm 肥胖BMI≥28kg/m2 · 缺乏体力活动 · 高敏C反应蛋白≥3mg/L 或C反应蛋白≥10mg/L
男性115~133mol/L
•
人群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高血压人数 中国 1991 年: 城市 农村 总计 2002 年: 总计 29800 30.2 24.7 6.1 73572 55467 129039 35.6 13.9 26.3 17.1 5.4 12.1 4.1 1.2 2.8 知晓率*(%) 服药率*(%) 控制率* (%)
影响预后的因素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 1~3 级) · 男性>55岁
靶器官的损害
· 左心室肥厚
糖尿病
空腹血糖≥ 7.0 mmol /L ( 126mg/dL) 餐后血糖≥ 11.1mmol /L ( 200mg/dL)
并存的临床情况
· 脑血管病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LVMI 或X线
高血压的治疗
—从治疗指南到临床实践
利辛县人民医院 内一科 徐俊伟
•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情况 • 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和危险分层 •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 顽固性高血压的处理 • 高血压危象 •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
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全 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 •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 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1.3~1.5md/dL)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血清肌酐) 男性>133mol/L (1.5mg/dL) 女性>124mol/L (1.4mg/dL) 蛋白尿(>300mg/24h) · 外周血管疾病
女性107~124mol/L (1.2~1.4mg/dL)
· 微量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30~300mg/24h 白蛋白/肌酐比: 男性≥22mg/g (2.5mg/mmol) 女性≥31mg/g (3.5mg/mmol)
美国高血压指南的血压分类
血压分级 正常血压 高血压前期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收缩压(mmHg) <120 120~139 140~159 ≥160 舒张压(mmHg) <80 80~89 90~99 ≥100
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层
为了便于危险分层,WHO/ISH指南委员会根据“弗明 汉心脏研究”观察对象10年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卒中 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资料,计算出几项危险因素合并存 在时对以后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的影响。
我国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
时间
1958-1959 1979-1980 1991
调查人数
50万 400多万 90多万
诊断标准
患病粗率
各地不一致 5.1% 收缩压≥141 mmHg 及/或舒张压≥91 mmHg 7.73% 收缩压≥140 mmHg 及/或舒张压≥90 mmHg 13.58% (收缩压≥141 mmHg 及/或舒张压≥91 mmHg) 11.88%
• •
高血压诊断分类的新信息及新概念
进入90年代后随着美国高血压指南JNC5、 JNC6和新近的JNC7的发表及WHO/ISH指南的 公布,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趋向于前移。美国的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对于40~70岁的个体, 血压从115/75mmHg至185/115mmHg的范围, 收缩压每增加10mmHg,CVD的危险增加一倍。 JNC7中指出,基于Framingham的流行病 学资料,55岁以上正常人,在未来的生命过程 中将有90%的可能发展为高血压。
• 饮酒
按每周至少饮酒一次为饮酒计算, 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 生危险增加40%。 • 膳食高钠盐 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 显著相关性,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 增加2g,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 mmHg及1.2mmHg。
•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情况 • 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和危险分层 •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 顽固性高血压的处理 • 高血压危象 •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 动脉壁增厚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心脏疾病
· 女性>65岁
· 吸烟 · 血脂异常
TC≥5.7mmol/L (220mg/dL) 或LDL-C>3.6mmol/L (140mg/dL)
颈动脉超声IMT≥0.9mm 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的超声表现 ·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