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文言文实虚词总结性练习(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D.若不阙(jué) 秦,将焉取之? 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4.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①吴广以为然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5.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B.以其无礼于晋C.许之D.吾其还也吾祖死于是扶苏以数谏故高可二黍许吾视其辙乱6.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划线词。
鄙: ①越国以鄙远 ( ) 亡: ①郑既知亡矣 ( )②食肉者鄙 ( ) ②广故数言欲亡 ( )③蜀之鄙有二僧 ( ) ③亡羊补牢 ( )7.为下列每组句子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中的括号里)。
(1)师:①古代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泛指军队。
②老师。
③效法,学习。
A.师( )必退B.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C.齐师( )伐我D.良师( )益友(2)辞:①言辞。
②告诉,致辞。
③推辞、推托。
④告别,离别。
A.辞( )曰:“臣之壮也……”B.旦辞( )爷娘去C.义正辞( )严D.义不容辞( )8.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B.公从(听从,同意)之C.臣之壮也,犹(好像)不如人D.许(答应)之9.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察纳雅言C.广故数言欲亡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10.下列句子,“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的“之”相同的一组是(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②公从之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⑤投诸渤海之尾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⑦水陆草木之花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①⑥⑧B.①③⑦C.④⑥⑧D.④⑤⑧(二)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B. 偏袒(tǎn)扼腕(è)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C. 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D. 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2.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1)人不敢与忤视()(2)而右手揕其胸()(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5)使工以药淬之()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秦王还柱而走。
D. 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4. 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秦王)乃以手共搏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
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 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7. 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2)诸郎中执兵(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4)愿大王少假借之(5)左右既前,斩荆轲(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8.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攀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今:(2)则秦未可亲也古:今:(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今:(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今:9. 从下列每组中分别找出两个词义相同的加点词。
(1)A. 进兵北略地 B. 略无慕艳意 C. 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D. 攻城略地E.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答:()与()(2)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莫我肯顾 C.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D. 顾计不知所出耳E.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答:()与()10.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
(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三)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g)按剑.而跽(jì)B.樊哙.(kuài)卮.酒(zhī)瞋.目视之(chēn)目眦.尽裂(cì)C.玉玦.(jué)参乘.(shèng)切而啖.之(dàn)不胜桮.杓(beī)D.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例: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桮”同“杯”)(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6)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3.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沛公起如.厕(3)杀人如不能举.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4.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同上,像翅膀一样B.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沛公军霸上:军,同上驻扎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沛公欲王关中:王,同上D.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5.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军①沛公军霸上()②为击破沛公军()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⑵相①未得与项羽相见()②使子婴为相()⑶为①为击破沛公军()②皆为龙虎()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⑷在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②此其志不在小()⑸于①使人言于项王曰()②贪于财货()③长于臣()6.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鲰生说我曰()②沛公奉卮酒为寿()③要项伯()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②亡去不义()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④固不如也()⑤秦时与臣游()⑥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⑦不如因善遇之()⑧且为之奈何()8.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距关,毋内诸侯通②要项伯通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9.解释下列多义词。
(10分,每空0.5分)⑴善①素善留侯张良()②不如因善遇之()⑵故①君安与项伯有故()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⑶之①珍宝尽有之()②为之奈何()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⑷以①具告以事()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④所以遣将守关者()⑸幸①妇女无所幸()②故幸来告良()⑹王①沛公欲王关中()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④秦地可尽王也()⑺乃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良乃入,具告沛公()10.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①④⑤⑧11.划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2.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B.①③④/②⑤/⑥⑦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③⑥/⑤⑦/①②④(四)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 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 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突然、忽然) 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A.①③④⑤⑦B.①③⑤⑦⑧C.②④⑥⑧D.①③④⑥⑦2.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穷巷多怪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D.复前行,欲穷其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亻面规矩而改错②吾独穷困乎此时③何方圜之能周兮④忽反顾以游目兮⑤佩缤纷其繁饰兮⑥自前世而固然⑦宁溘死以流亡兮⑧伏清白以死直兮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⑧D.②③⑤⑧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伏清白以死直兮③屈心而抑志兮④亦余心之所善⑤固前圣之所厚⑥伏清白以死直兮⑦何方圜之能周兮⑧夫孰异道而相安⑨哀民生之多艰A.①/②⑤⑦/③/⑥/⑨/④⑧B.①/②④⑤⑧⑦⑩/③⑥C.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D.①/②④⑤⑦/⑧⑨/③/⑥5.对下列句中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朕皇考曰伯庸考:古时对亡父的尊称B.唯捷径以窘步捷径:能快捷地达到目的的道路C.肇锡余以嘉名肇:始D.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扈:披纫:连缀,贯串6.划线字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B.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C.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D.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7.对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②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③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④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同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D.都不相同(五)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哽咽葳蕤遗施主薄B.伶聘公姥扶将窈窕C.思量誓违许和怅然D.婀娜掷躅嗟叹煎迫2.下列加黑的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嬉戏莫相忘B.共事二三年可怜体无比C.处分适兄意不久当还归D.叶叶相交通千万不复全3.下列加黑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4.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5.辨析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1)可怜体无比(古:)(今:)(2)汝岂得自由(古:)(今:)(3)处兮适兄意(古:)(今:)(4)便利此月内(古:)(今:)(5)叶叶相交通(古:)(今:)(6)承籍有宦官(古:)(今:)6.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①其日牛马嘶②贵贱情何薄③我有亲父兄④否泰如天地⑤昼夜勤作息⑥女行无偏斜⑦死生,昼夜事也⑧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⑨成败之机,在于今日⑩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①③⑤⑦⑧⑨ B.①③④⑤⑧⑨C.②④⑥⑦⑧⑩ D.②③④⑤⑦⑩7.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勿复重纷纭(再)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B.进止敢自专(岂敢)昼夜勤作息(深夜)C.伶俜萦苦辛(缠绕)谓言无罪过(总觉得,自认为)D.箱帘六七十(同“奁”)留待作遗施(留下)必修二文言文实虚词练习答案(一)1.A(缒:zhuì)2.D(厌:满足)3.B4.D5.B6. 鄙:①以……为边邑亡:①灭亡②庸俗浅陋②逃跑③边远的地方③丢失,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