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习题一、名词解释1.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为主要表现,容易进展为阻塞性肺气肿,进而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气道远端部分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破坏、肺弹性减退及肺容积增大的一种疾病。
本病为慢性不可逆性病变,以渐进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通常包括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和合并肺气肿的部分哮喘。
4.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疾病二、简答题1.简述慢支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答:(1)慢支的病因:①大气污染②吸烟③感染: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④过敏因素⑤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⑥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⑦营养因素⑧遗传因素(2)慢支的临床表现:症状:咳嗽、咳痰、喘息、反复发作;体征:早期可无阳性体征,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伴明显感染时可闻及干湿啰音或伴哮鸣音。
2.试述慢支的临床分型及分期。
答:(1)慢支的临床分型包括:单纯型和喘息型;(2)慢支的临床分期有:①急性发作期②慢性迁延期③临床缓解期3.临床上如何诊断慢支?答: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
排除可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疾病时,可作出诊断。
如每年发作不足3个月,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也可诊断。
4.简述慢支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措施。
答:慢支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包括:(1)抗感染:最关键治疗,临床常首选β-内酰胺类(2)祛痰、镇咳:以祛痰为主,镇咳药慎用。
(3)解痉平喘:常首选肾上腺β2受体激动剂,也可使用氨茶碱。
(4)对症治疗:注意营养、休息及保暖;5.肺气肿有哪些病理分型?答:阻塞型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疤痕性肺气肿6.试述肺气肿的临床表现。
答:肺气肿的临床表现:(1)症状:逐渐加重的气短;(2)体征:视诊: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诊: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7.临床上怎样诊断肺气肿?答:凡有慢支等原发病,逐渐加重的气短,肺气肿体征及X线肺气肿影像,若肺功能符合以下指标:FEV1%<60%,MVV<80%,RV/TLC>40%,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不能改善,可诊断。
8.肺气肿的并发症有哪些?答: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胃溃疡;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9.临床上引起肺心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答:肺心病的病因有: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其它如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亦可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10.肺心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答:(1)肺心病的临床表现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渐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它器官损害的征象。
主要包括:心肺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此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本期以呼吸衰竭为主或心力衰竭为主或二者兼有的临床表现。
(2)肺心病的并发症有:①肺性脑病(附肺性脑病的名词解释: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 ②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③心律失常④休克⑤消化道出血⑥DIC三、论述题:如何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答: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保持气道的通畅、氧疗,其原则应给予低浓度(<35%?持续给氧,增加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潴留,达到通气指征的患者可行人工通气治疗。
支气管哮喘----习题一、名词解释:1.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2.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以连续咳嗽为唯一症状一个月以上,常于夜间和凌晨发作,气道反应性增高,一般治疗无效而解痉剂和糖皮质激素有效。
3.运动性哮喘:1.均在运动后发作2.有明显的自限性3.特异性过敏原皮试阴性4.血清IgE一般不高。
二、简答题1.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最新资料推荐…………………………………………………答:(1)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剌激、病毒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5)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诊断2.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有哪些;答:哮喘的治疗药物包括:1)支气管舒张药: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药;2)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3)其它预防药物:酮替酚和色苷酸钠支气管扩张----习题一、名词解释:1.支扩: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导致支气管壁受损,使其呈现不可逆的扩张与变形。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与感染。
2.干性支扩: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平时无咳嗽、咳脓痰等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3.中叶综合征:右肺中叶支气管管口周围有多组淋巴结,炎症时充血肿大,可压迫右中叶支气管,引起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即中叶综合征,常并发支扩。
二、简答题:1.简述支扩的临床表现。
答:症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及全身慢性感染中毒症状;体征:病变部位(多在肺下部、背部)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
部分病人可有杵状指。
2.简述支扩的治疗。
答:1.清除痰液是控制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的关键⑴体位引流⑵支气管舒张剂⑶祛痰剂⑷支气管镜吸痰2.控制感染:轻者选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0.5g,一日4次,或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也可选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
重者患者需静脉联合用药,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药物。
3.咯血治疗:大咯血必须积极抢救,最重要的环节是防止窒息,应迅速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积血,保护健侧,或头低脚高位引流。
呼吸衰竭----习题一、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做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频数和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后期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简答题1.简述Ⅰ型、Ⅱ型呼吸衰竭的区别。
答:Ⅰ型呼衰:PaO2<8kPa是由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致PaO2<60mmHg,PaCO2正常或轻度降低,见于换气功能障碍的病例。
氧疗是其治疗的关键。
Ⅱ型呼衰:PaO2<8kPa(60mmHg),PaCO2>6.6kPa (50mmHg)。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若伴换气功能障碍,则缺氧更为严重。
治疗的关键是改善通气量。
2.简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的机制。
答:(1)通气不足若肺泡通气不足,可出现PAO2下降,PACO2上升。
(2)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正常通气/血流的比例为0.8。
若比例<0.8,形成动-静脉分流;若比例>0.8,造成肺泡死腔样增加。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后果,主要导致缺氧,多无二氧化碳潴留。
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也可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3)弥散障碍弥散障碍时,二氧化碳几乎不受影响,主要影响氧的交换,以缺氧为主。
(4)氧耗量增加对于有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氧耗量增加,肺泡氧分压下降,加重缺氧。
3.简述ARDS的治疗。
ARDS治疗的目标包括: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缺氧,保护器官功能,以及并发症和基础病的治疗。
常规治疗包括:加强监护;氧疗,氧疗是有效纠正缺氧的重要措施,需用高浓度给氧;机械通气,采用呼气末气道内正压(PEEP)通气;加强液态管理,出入液量宜保持负平衡500ml/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4.简述呼衰的主要临床表现。
(书上142页)三、论述题: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应采取哪些措施?(书上143页)肺炎---习题一、名词解释:1.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病因以感冒最为常见,其他尚有理化因子和免疫损伤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休克型肺炎:又叫中毒性肺炎,是由于细菌性肺炎时的毒血症引起以微循环障……………………………………………………………最新资料推荐…………………………………………………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重症肺炎。
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见于年长体弱儿二、简答题:1. 简述肺炎的解剖学分类及其特点。
2. 简述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理分期。
(书上46页)3. 简述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并发症。
(书上46页)4.休克型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治疗原则是什么?答:临床症状:主要有肺部感染和休克的表现,休克常在24小时内发生。
多数患儿有咳嗽、咳痰、全身不适,肺部体征多不典型。
1~3天内,尤其在24小时内,突然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口唇及肢体发绀,尿少或无尿,意识模糊,烦躁或嗜睡,甚至昏迷。
治疗原则:(1)积极补充血容量(扩容):因为这是改善微循环灌注的基础,在血容量未补足时,应用任何血管活性药物均有危险。
(2)纠正酸中毒:休克时,常有代谢性酸中毒存在,使心脏收缩力减弱,并加重有效循环量不足,因此,要给碱性液。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能改善血液动力学及机体代谢,产生抗休克的作用。
注意在使用抗生素前提下应用。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根据病情尽量用扩血管药,少用或不用缩血管药物。
(5)控制感染:控制感染的原则为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静脉滴入。
然后,留痰作细菌培养,再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6)对症支持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等。
5.注意:各型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首选治疗药物都是掌握的重点。
肺脓肿---习题一、名词解释:1.肺脓肿:是有多钟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化脓肿性坏死性炎症,早期为肺组织化脓性感染,继而坏死、液化、脓肿形成。
临床特点为高热、胸痛、咳嗽、可大量浓臭痰,X线显示肺部含气液平面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