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运动服装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运动服装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6月目录第1章运动服装行业概述11 运动服装概念12 运动服装的行业认证13 运动服装生产、出口贸易相关规定第2章宏观经济现状21中国经济及其消费者的消费力急速增长22中国零销市场持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第3章中国的运动服装行业现状分析31 中国运动服行业发展现状32 运动服行业产能概况33 中国运动服行业出口现状34运动服行业前景第4章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41 体育产业发展分析42 服装行业发展分析43 服装面料行业发展分析第5章运动服装消费分析51 运动服装消费者市场年龄细分52 消费者运动心理诉求和要求53 消费者购买偏好分析第6章运动服装行业竞争结构分析61 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62 新进入者的威胁63 替代品的威胁6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6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第7章国际和国内知名运动服装品牌分析71 李宁有限公司72 耐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NIKE)73 阿迪达斯公司(ADIDAS)74 彪马公司(PUMA)第8章运动服装销售及营销策略探讨81 中国运动服装的营销方式82 后奥运时代运动服装品牌的营销策略第1章运动服装行业概述11 运动服装概念现代运动服出现于19世纪中叶,当时欧洲体育运动逐渐普及,因此有了专为狩猎、打高尔夫球等运动者而设计的服装。

19世纪90年代欧洲女子也开始从事网球、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因而网球服和横条纹的水手衫等流行一时。

20世纪后,运动服的品种不断增加,并迅速普及世界各地。

现代运动服不仅运动员穿用,而且成为人们户外体育锻炼、旅游的轻便服装。

广义的运动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运动服装,主要包括户外运动服和户内健身服等;一类是专用于体育运动竞赛的服装,即专门用于某项运动的服装,如泳装、球服、滑雪服、赛车服等,根据体育项目大致分为田径服、球类运动服、水上运动服、举重服、摔跤服、体操服、冰上运动服、登山服和击剑服等。

但大家现在理解的运动服是广义上的运动服,包括从事户外体育活动穿用的服装。

在纺织品种,运动服及休闲服的市场,一直是其他产品的佼佼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以近年来强调机能性的产品,更是深获好评。

随着体育运动观念的深入人心和新工艺新技术的额发展,消费者对运动服装和户外服装在技术和功能上要求更高了,功能性面料的突破促进了功能性运动服的发展。

21世纪的运动服将集功能和时尚于一体,保护身体健康,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高科技性能的功能性运动服是运动服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运动服装的行业认证13 运动服装生产、出口贸易相关规定2007年7月1日起,服装、粘胶纤维及制品出口退税率分别下调至11%和5%。

2007年7月23日,我国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公布。

列入目录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2007年11月1日起,我国《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牛仔服装》和《睡衣套》3项纺织品新标准正式开始实施。

中国对欧盟十个纺织品类别的双边数量管理将于2007年底结束,中欧双方达成一致:从2008年起,将备忘录项下的八个纺织品类别纳入双边监控体系,监控为期一年。

2007年欧盟的REACH法规正式生效。

这项法规主要集中于化学品的绿色环保标准。

欧美对中国出口实施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就是企业员工的薪酬、工作环境、健康与安全、工会权利德不孤具体问题指定了最低要求。

‚十一五‛期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订和修订的纺织品重点标准主要包括: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纺织新材料的产品质量,生态纺织品配套检测方法,纺织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有害物质限量,絮用纤维产品质量评价和检验方法,纺织新产品评价和检测方法,功能性纺织品及实验方法,家用纺织品质量等级分等标准。

印尼与美国签署《防止通过印尼想美国非法转口纺织品服装谅解备忘录》,以防止中国纺织企业利用印尼的产地证明向美国进行非法纺织品服装转口贸易。

第2章宏观经济现状21中国经济及其消费者的消费力急速增长211中国经济的增长自中国政府于七十年代后期推行[改期开放]的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已急速扩展。

自此以后,中国政府积极寻求参与国际贸易。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

自2003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国家统计局估计,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复合年增长率约161%增长,令中国经济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系之一。

下图说明自2003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12城市化趋势加快及城市居民日益富裕由于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

随着农村及较落后地区居民涌往城市,各大城市的人口均急速扩张。

于2003年至2007年的短短几年间,中国的城市总人口已增加约7000万人或约134%。

于2007,城市总人口约达59400万人,约占总人口449%。

下表显示中国城市人口于2003年至2007年的增长。

中国城市居民的每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3年起已大幅上升。

下图显示中国自2003年至2007年期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及城市居民比例增长,生活水平亦有所改善,而购买力亦有所提升。

22中国零销市场持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中国经济表现强劲、中产阶层不断扩张及富裕的情况下,过去数年中国的消费品市场急速扩展。

该等正在变动的人口结构加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力已提升,有助推动零售业的发展。

中国自2002至2006年期间的零售总额由人民币48140亿增至764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2%(如下图所示)。

据EIU表示,预期零售额增长直至2011年仍会维持强劲,销售额达人民币147660亿元,即自2006至201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1%221 中国零销市场持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日益增加及中国日趋富裕,整体而言大幅带动对提高生活品味的产品如娱乐、休闲、科技及时尚衣服的消费。

随着此等人士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加,其购买决定变得愈来愈少受价格及功能推动,反之多以品牌形象、产品设计及风格作决定。

中国的Y时代,即在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士,预期会成为人口中的一大消费推动力。

该时代人士成长于中国消费主义及企业精神兴起之际,不受上一代人士经历的饥荒及政治动荡影响。

其教育水平较高,收入能力亦较强,加上西方文化及思维流入中国,已逐渐养成对借款消费截然不同的观念。

第3章中国的运动服装行业现状分析31 中国运动服行业发展现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使体现青春、时尚的运动休闲服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也就促进了中国运动服装市场的消费增长。

运动休闲服装是服装类商品中销售增长最快的产品,增幅高达5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服装舒适性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追求时尚、舒适大方的运动休闲服饰恰好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一偏好。

2006 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总产量17002 亿件,同比增长119%,其中针织服装8864 亿件,同比增长112%;梭织服装8096 亿件,同比增长125%。

2007 年1-3 月份,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4084 亿件,其中梭织服装1868 亿件,针织服装2207亿件,与2006 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2052%、1595%和2475%。

产量增幅较2006 年同期增幅有较大提高,针织服装生产增长较快。

中国运动服装业空前繁荣,竞争也随之愈演愈激烈。

各大运动品牌的跨国巨头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或者是改变其在华营销策略,面对洋品牌的强劲攻势以及中国入世后市场壁垒降低甚至消失等不利因素。

中国运动服装的发展应树立品牌;正确进行市场定位,争取在不同层面上协调一致,共同发展;尽快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技术改造,以质取胜,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扶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运动服装的消费水平将逐步增长,且中国运动服装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运动服装业发展前景诱人。

伴随2008 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全民运动热情空前高涨,运动产业超速发展,运动正成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

运动休闲装正成为中国流行装,而时尚运动休闲装的品牌之争也将逐渐打响。

自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已受惠于较自由贸易及解除对纺织及服装的多项限制。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统计数字,该等解除措施预期会令未来数年的服装销售呈逐渐上升趋势。

诚如下图所示,中国的服装销售额预期由2006年约人民币5980亿元增长至2011年前约人民币11730亿元,即复合年增长率为144%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表示,预期由于时尚风格及潮流日新月异,故日后服装销售与鞋业销售相比的比例将会提高,令消费者乐于更频繁地购买服装。

32 运动服行业产能概况截止2007 年8 月,中国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102 亿元(其中运动服约占7%)同比增长22%,利润总额517 亿元同比增长37%,毛利率1038%,净利率34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行业运行指标继2006 年之后再次超出市场预期。

众所周知2007 年中国纺织服装运行环境承受重压,首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加速,全年将达到6%;其次占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2/3 的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到11%;再者美国、欧盟仍对中国纺织服装有30%左右的配额限制。

另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部分生产环节环保压力加大等均为减利利器。

如果按照理论测算,上述不利因素无疑会使行业陷入亏损境地,但来自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有增无减,同时巨大的内需市场开始启动,使得行业运行再次超出预期。

国内运动品牌大多分布在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带。

其产量已占世界运动服装总产量的65%左右,但同时大多数企业普遍遇到了整体实力不强、档次不高、市场份额及知名度较低等问题,真正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品牌寥寥无几。

33 中国运动服行业出口现状331 运动服出口状况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类型民营企业已逐渐成长为出口增长的主力军,对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贡献水平也不断上升。

1~9 月,民营企业纺织品服装出口比重达40%以上,而其余三种企业形式(国有、集体、三资)出口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状况据海关数据,2007 年1~9 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29846 亿美元,同比增长2017%。

我国运动服出口状况我国针织运动服出口状况2007 年1-5 月,我国针织运动服出口:数量5768 万套,同比增长1727%,出口金额339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6542%,出口平均单价587 美元/套,单价同比增长4111%。

我国针织运动服出口美国状况2007 年1~7 月,我国针织运动服出口美国:数量180 万套,同比增长63846%,出口金额1233 万美元,金额同比增长66528%,出口平均单价684 美元/套,单价同比增长3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