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漫形象衍生品的营销推广

动漫形象衍生品的营销推广

动漫形象衍生品的营销推广
第四组
动漫衍生品
动漫衍生品始于 1929年。当时一位商人很想把米奇的形 象放在儿童写字板上,就此迪斯尼 开始了其衍生产品的开发 之路。如今动漫衍生品 已延伸到服装、玩具、家庭装饰、 音像书籍、网络游戏、食品饮料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 域。动漫形象的专有权和版权可以长期反复被多种行业使 用,不仅直接催熟了与之关系密切的影视、教育、少儿用品 市场,还不经意间带动了大批相关行业 的飞速发展。 动画产业是一个具有庞大利润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 目前,全球动漫产业总产值达7228亿美元,与动画相关的 衍生品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作为动画产业链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动画衍生品的利润空间最大,发展潜力也最高。 今天,动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商品中都能够看到动 画衍生品的身影。动画衍生品的高利润和高回报必然会吸 引很多优秀的企业加入到衍生品行业中。
营销推广方式
做一个把动漫衍生产品与动漫视频结合起来的网 站,充分利用两者的结合,带来更好的营销效果。 虽然现在有些视频网站(如爱奇艺)也有一些与电 影电视相结合的营销,但是很少有人问津。 利用此网站平台可以直接专门销售动漫衍生品,
商家因成本问题引进非品牌性产品甚至盗 版产品,质量问 题导致客源大量流失,久而久之酿 成了入不敷出的局面。
2、在国产动漫衍生品的市场定位上。
目前我国动漫的定位基本上还是 12岁以下的小朋 友,不仅 人数较少,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小。国外把 18 ~30岁定位为动漫 主要客户群,这个群体不但思想上较为成熟,有辨别力,也更具 有自主购买力,是动漫周边产品的主要市场。
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 中国国内当下的动漫衍生品市场主要呈现 以下特征 :
• (一)国外动漫品牌占据垄断地位
• 巨大的市场和薄弱的原创力量导致中国动漫 市场 80%以上 的盈利流向了日本、美国,中国已成 为动漫产品的最大输 入国。日、美动漫抢滩中国 市场可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垄 断,其产品不仅包 括漫画书,还包括电影、影视连续剧、玩 具等由漫 画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目前中国的动漫市场份 额占有方面, 日本动漫占了 60%、欧美动漫占 29%,而中国 原创动漫,将港台地区包括在内,比 例仍不足 11%。
问题分析
• 3、版权的问题
• 在全球和亚洲的授权业务市场中,卡通人物 授权项 目是最重要的类别,中国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情况也是如此,但国 内版权意识的淡漠和侵权事件的屡 屡发生成为中 国动漫产业,包括衍生品产业的硬伤。如果一个企 业购买了某一个商品的形象 使用权后却无法得到 法律的保障,那么这个企业 就不会再对这一品牌进 行投资,最后阻碍的还是 动漫衍生品行业以至整个 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 (二)国产动漫衍生品开发风生水起
• 动漫衍生产品占到动漫产业全部盈利的 70%,这个现实让刚 刚起步的中国动漫产业纷纷 涌向衍生品的开发。 • 动漫衍生品开发行业一般走 两条路: • 一是制作动画片、漫画书或者游戏,然后 利用其中受人喜 欢的形象开发周边产品。比如像蓝猫。 • 二是 独立偶像开发,直接靠原创造型开发衍生品, He l l o Ki t t y 、流氓兔等皆属此类。 • 此外,国内民营资本更常见的 做法是: 从国外购买动画片的 版权,经翻译、配音、宣传后,免费送给电视台播放,然后生 产和销售相 关的玩具或文具,以此获利。
前景展望
• 中国 13亿人口中, 4亿青少年构成了动漫及 其衍生产品 的庞大消费市场。有调查显示,我国 青少年中,有 80%接触 过动漫产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 青少年正在成为动漫的爱好者。 • 衍生品是动漫产业获利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动漫衍生 品市 场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 国内动漫衍生品的开发要基于跨行业的机制,要把动漫周边 产品、附属产品和大的餐饮品牌、服装品 牌、玩具集团、 新媒体等整合起来。同时,更要依 靠动漫形象和内容,依靠 产业链的长期打造和市场运作能力的提升,依靠从国家到传 媒业的整体努力。
问题分析
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国产动漫衍生品的开发、生产、推 广还显得非常稚嫩,虽然有了一些发 展,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推 出一个像迪斯尼一样成 功的制造公司品牌,也没有推出一个 像米老鼠一 样成功的漫画人物品牌,在品牌塑造、产品生产、 市场营销等方面和环节也都存在一定问题。
1、在销售方面,货源的问题直接导致经营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