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化烃球罐鉴定后投用方案(1507)

液化烃球罐鉴定后投用方案(1507)

液化烃球罐检测后投用处理方案
球罐检测完好后,为确保安全顺利的转为正常投用的生产运行状态,制定此方案。

1.投用前处理的基本原则:
(1)严肃认真,严格处理程序步骤;
(2)处理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并确认每一步骤的完成情况;
(3)严格控制气密压力与置换的氧含量指标;
(4)球罐初次接收物料,全流程检查。

2.成立球罐投用处理实施作业小组。

人员组成:
组长:仓储中心副经理
其他组成人员:生产岗位主操(调度)现场维修负责人生产作业人员公司安全管理人员。

3.处理方案的主要控制步骤:
(1)进罐检查。

球罐内构件、仪表等是否完好(要开进容器受限空间作业票)
(2)封罐。

全面恢复流程。

作业内容:先封球罐人孔,恢复分水罐与球罐流程,恢复球罐出入口流程。

专人检查确保无遗漏。

(3)球罐气密。

通氮气气密,压力不得低于0.6Mpa,上限为1.0Mpa。

(公用氮气管网压力一般是0.6~0.8Mpa)。

在气密升压过程中在达0.3 Mpa时,对所有静密封点做第一次试漏检查(可用洗衣液加水配制试漏液)。

压力达0.6Mpa时,对所有静密封点做第二次试漏检查。

如无泄漏,气密合格。

(4)置换。

所谓置换,就是把球罐内的含氧量降到安全含量,即≤0.5%(v/v)。

同时使球罐内压力降到0.05 Mpa以下。

通过分水罐出口或液位压力变送变送器导管,打开阀门释放球罐内做气密时的罐内气体,使压力不断下降,把其内的氧气带出。

如分析罐内含氧量仍未降到规定指标,则要继续向球罐内充氮气,再置换。

反复进行,直到氧含量≤0.5%(v/v),并使球罐内压力降到0.05 Mpa 以下。

(5)收料投用。

球罐初次收料,生产作业人员在收料过程中要认真检查球罐及恢复后流程的各密封点有无泄漏问题,并要严格控制物料流速,确保安全。

2015年7月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