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污水处理站是水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由污水处理厂房、排水池雨水池、SBR池、沉淀池均质池、集水池雨水池等组成。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和池类构筑物组成。

其平面布置如下:40t.m 塔吊1污水处理厂房此单位工程为砼框架和一个单层钢结构组成,填充墙砌筑。

厂房基础底标高酸碱储罐间 SBR 池 、J~r沉淀池 均质池 排水池雨水池污水处理厂房集水池事故池-1.300,顶标高+7.000m,轴线尺寸:69.4 X8m,砼等级:基础、框架柱梁板C25, 垫层C1Q基础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框架梁柱40mm,板25mm。

基础持力层为第②层粉质粘土。

2、排水池雨水池此单位工程为池类构筑物,钢筋砼现浇梁板,池底标高-11.200m,池顶标高土±0.000,池壁厚度:400mm,轴线尺寸:35.55X2.5m。

砼等级C30,垫层C10,水池抗渗等级:S6。

水池底板及池壁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此水池最突出特点:池底负标高较大,池底由400X800的连梁组成。

3、S BR 池此单位工程为池类构筑物,由诸多小池组成的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池底标高:-4.800m,池顶标高+2.200 m,池壁厚度:450mm,其轴线尺寸:37>29.5m。

砼等级:池体C30,垫层C10,水池抗渗等级:S6。

水池底板及池壁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4、沉淀池均质池此单位工程为池类构筑物,由诸多小池组成的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池底标高:-3.200m,池顶标高+3.200m,池壁厚度:300mm和350mm。

其轴线尺寸:25 X 8m。

砼等级:池体C30,垫层C10,水池抗渗等级:S6。

水池底板及池壁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5、集水池事故池此单位工程为池类构筑物,由诸多小池组成的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池底标高:-4.800m,池顶标高+7.000m,池壁厚度:300mm。

其轴线尺寸:29.9 X16m。

砼等级:池体C30,垫层C10,水池抗渗等级:S6。

水池底板及池壁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

、编制依据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 施工顺序根据工序的复杂程度土方采取分层大开挖,第一次开挖深度至 -3.2 m,第二次 开挖深度至-4.8 m,第三次开挖深度至-11.2 m,先施工水池,后施工污水处理厂房, 最后土方回填。

四、 施工准备工作1、 场地平整:将现场的障碍物及垃圾清理,由测量测出场地的方格网图。

2、 施工道路:利用现场现有的厂房内道路。

(厂区临时道用道渣辅设)3、 施工用水:由业主指定位置接入。

水管采用 6'的管子。

4、 施工用电:由业主或甲方指定位置接入。

二级配电箱一个,用 VV-1-3 X 7+2 X3.5电缆引入现场三级配电箱;施工用电的最大负荷为150KW 。

5、 临时设施:钢筋在现场钢筋棚下料,运至作业地点绑扎;预埋铁件在现场预制场地加工、制作,然后运至设备基础处安装。

为保证方便排水池雨GB50202-2002 GB50204-2002 GB50300-2001 JGJ/T10-95 GB50205-2001水池垂直运输,在污水处理厂房南侧,排水雨水池东南侧设置一台40t.m塔吊。

五、施工措施(一)、土方开挖1 土方开挖前,待降水深度符合开挖深度,支护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混凝土具备一定的强度。

保证施工现场无碍事的机械设备。

2、测量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污水处理站放线坐标结合施工图纸中给定的尺寸,定出基础及水池的确切位置,并打好控制桩。

控制桩应请甲方、监理复查确认后方可使用。

施工过程中对控制桩应加以保护。

3、土方采用反铲机械开挖,在挖土时,要沿测量考虑放线人员所撒灰线里线进行(具体按照测量放线所撒灰线和现场交底进行)。

测量人员应跟踪检查并测量基底标高,及时在基底打标高控制桩,人工应跟随反铲及时清理基坑浮土,挖出的土方应运至甲方指定弃土点。

4、机械开挖深度放坡,具体参照《污水处理站基础支护降水施工方案》,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放坡可适当加大。

对于泵房挖至-1.1m,SBR池、集水池事故池、水解酸化池挖至-4.6m,沉淀池均质池挖至-3.0m,排水池雨水池挖至-11m,自然地坪下-2.5m 为砂层,第一层开挖深度按均质池池底标高统一控制,自第二层开始按1.3m/层开挖,即集水池事故池、SBR池、水解酸化池均分三次开挖,排水池雨水池分八次开挖,由于从第二层起,开挖土方处于砂层中,土方外运车辆无法在砂层中行驶,为保证出土顺利,从第二层开始,每挖一层,向基坑中回填40厚粘土并夯实以保证道路畅通.回填的面积按每池自边向中间留4m宽,其余地方均垫粘土。

排水池雨水池由于场地狭小,为保证运土汽车的回转半径,需全部回填粘土。

留置200mm进行人工清槽,作业面根据建筑物构筑物深浅留置,排水池雨水池按3米留置,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按2米留置,如下图示:(2000)lwxiooxsfflfcWf *---- £h150XIKX10M*马却外腭手勰布■5、土方开挖时应在基础以外及时人工开挖200 mm X300 mm排水沟,在基坑对拐位置分别设置600mm X500mm X600 mm的集水坑,用© 50水泵抽排至附近排水系统内,进行系统排水,派专人看护。

同时在基坑自然地面四周人工开挖300 mm X400 mm排水沟,直接引向管井降水而设置的沉沙池内,再排向现场集水井里。

&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地质勘察单位进行地基验槽,验收合格,并同意下道工序施工后,应立即进行垫层施工,避免基底受雨水浸泡及日光的暴晒而影响地基土的承载力。

基础持力层为第2层粉质粘土。

7、开挖的土方应运至甲方指定弃土点。

开挖的土方工程量大,用自卸卡车运至甲方指定的厂外弃土点,运距大于200米。

8、基坑土方挖完后,应立即在基坑四周距坑边1m处搭设高度为1.2m的钢管护栏,上下基坑要搭设梯子,并表明安全通道指示牌。

对非区域内的施工人员,不准在此逗留或作业,应远离基坑边缘,防止基坑局部塌方,造成人员滑落。

9、土方回填前,先将基坑内垃圾、积水、淤泥及其它杂物清除,并办理基础隐蔽记录。

同时要做回填土的击实实验,记录最佳含水率下的干容重。

土回填应分层进行,分层夯实。

大面积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局部边拐采用锤式打夯机夯实,夯实完毕后应由监理部门监督,实验员用环刀取土送至甲方指定试验室,土壤干容重符合要求后方能进行上一层回填土的工作。

10回填土尽量采用粘土回填,回填土质应符合要求:回填土内不得存在易腐烂的有机物(如树根);回填土的含水率过大的应机械摊开晾晒后回填。

11挖土允许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二八水池施工1、池壁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支设前应挑选外观质量较好的模板使用,表面涂刷脱模剂。

模板应错缝搭接,壁板模板内外间采用带止水环的钢板拉条(扁铁40*3)进行加固,纵向间距 @600,横向间距@300,交叉放置。

对于排水池 雨水池池壁高度达到 11m 多,故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池底八字坡上300mm 处,壁板内外侧模板均需要吊模处理,具体支模见下图:拉条部位模板缝因拉条的设置而增大,为防止漏浆,应在拉条所在模板缝处铺贴双面海绵胶。

2、池体钢筋绑扎顺序:底板底层钢筋 -壁板钢筋-底板上层钢筋底板双层钢筋网片间采用© 20制作钢筋“ n ”形马凳纵横向间距@100Q 用 通长钢筋© 25位于马凳上以支撑上层钢筋网片;壁板双排钢筋间采用© 16钢筋制 作“S ”形钩用以固定和控制双排钢筋网片间距,纵横间距 1m 。

“S ”形钩与下层 底板钢筋网片点焊。

模板支设前应挂好砂浆垫块。

“n”形马凳布置如下图所示: 底板纵横向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及单面焊接接头, 单面焊及闪光对焊应事先取样 复试,合格后方能施焊。

针对 SBR 池池壁高度6.9m ,池壁立筋无法一次绑扎 到位,在池壁标高-0.3m 〜+0.7m 之间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排水池池壁高度 11.1m 池壁立筋及暗柱在标高-10.5m 、-6.2m 、-3.1m 处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檢止水帯(事4■覽度则・03003、池体钢筋、模板验收合格后开始浇注混凝土。

用汽车泵进行砼浇筑,池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S6。

混凝土浇注应沿池壁四周分层浇筑。

4、采用商品混凝土,两台汽车泵从水池一边同时向两个方向浇筑,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

混凝土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并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插点间距不大于50cm,每层砼虚铺厚度宜为300~500伽。

由于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较大,流动性很强,故池壁混凝土下料振捣时必须同时设置两个以上的振点同时施振,防止混凝土流动距离较长而造成无法及时振捣,造成漏振。

由于底板面积较大为控制底板混凝土的平整度及标高,应在混凝土浇注前在底板上层钢筋网片上纵横间距@200焊接钢筋标高桩。

混凝土浇注时严格按此标高利用2m铝合金尺刮平,木抹搓平压实,铁抹收光至少3遍,防止造成池底板渗漏水。

5、池壁下口模板在支设时,应在模板与垫层接触位置垫上海面条,同时在浇筑砼前24小时,用砂浆在模板底部位置堵塞。

浇筑砼前,用现场搅拌机搅拌砂浆,砂浆应与砼同一标号,浇筑厚度100mm。

&混凝土浇注完毕12小时内,池底板应满铺塑料薄膜,双层麻袋覆盖浇水养护,防止裂纹产生。

进入冬季采用双层麻袋覆盖蓄热养护。

壁板模板不宜过早拆除,应在混凝土浇注3天后将侧模撬松,在侧模与混凝土表面缝隙中浇水养护。

浇水养生(现场打井,用水泵抽水)应在3天内每天浇水4〜6次,3天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冬季混凝土施工见《混凝土冬季专项施7、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请现场监理进行见证取样做试块:混凝土强度试块:标养、同养各一组,每组三块混凝土抗渗试块:两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每组六块。

8、水池池体试水试水时应先封闭管道孔,由池顶放水入池。

在水池达设计强度后,一般应分三次进行冲水试验。

第一次冲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为2/3,第三次将水池注水至设计水位。

冲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h,相邻两次冲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

每次冲水直测读24小时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冲水过程中和冲水后应对水池做外观检查,连续观察7天,外表面无渗漏及水位无明显降落方为合格。

9、试水合格后,应将池壁内外钢板拉条头人工凿深1〜2 cm气焊割除拉条头,采用水泥砂浆抹平,将池内壁残余砂浆人工凿除,清扫冲洗干净,待池内壁干燥后满刷SH52-10-12专用高效防腐、防水涂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