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水循环【文综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D1 L537.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6分)(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6分)(3)据右图分析该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12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及原因分析。
【答案解析】(1)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6分)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水循环在陆地与海洋之间进行,为海陆间水循环。
C海区的渔业资源主要受入海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形成的,与水循环地表径流密切相关。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6分)解析: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地下水水位下降,因B地靠近海洋,过度开采地下水也会造成海水入侵。
(3)河水补给地下水(2分)地下水水位变化:升高;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回灌。
地理意义: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
(10分)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
与10年前相比,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升高,其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人为原因: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回灌。
地理意义主要为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文综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C4 D1 J1 M13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2分)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二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资料。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L河流经三个国家,其入海水量近100%自B、C两国。
请分析原因并推测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16分)。
(2)枣椰树果实椰枣含糖率高,营养丰富,果实产量高;既可作粮食,又是制糖、酿酒的原料。
L河中下游流域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枣椰产区,根据其分布区位,推测枣椰的生长习性。
(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河流汛期、气候特征、农业区位分析。
【答案解析】(1)(B、C两国位于河流上游)L河上游为山地高原,距离海洋近(3分),冬季受西风影响明显,降水量较大(3分);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3分),少支流汇入,水补给少(3分)。
每年春季(4~5月)为汛期(原因:冬春季节降水多、春季积雪融化补给河流)(4分)。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地位于西亚地区。
B、C两国位于河流上游,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春季节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同时春季冰雪融水较多,所以此时河流的流量最大;而L河中下游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强烈,同时少支流汇入,河水补给少,因此河流的入海水量近100%自B、C两国,河流的汛期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降水和冰雪融水最大的春季。
(2)耐旱、耐碱、耐热、喜光、喜潮湿(答出四点得满分6分,三点得4分,二点得2分,一点不得分)。
解析:L河中下游流域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土壤盐碱化比较严重,因此可以推断枣椰的生长习性为耐旱、耐碱、耐热、喜光、喜潮湿等。
【思路点拨】准确的区域定位及熟悉该地区气候特点及成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文综地理卷·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C2 D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年内变化柱状图,据图回答1~2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松嫩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当该地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最大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江淮地区梅雨连绵B.黄河宁夏段出现凌汛现象C.东北平原降水较多D.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知识点】本题考查降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根据季节判定季节现象。
【答案解析】 1.D 2.C解析:1题,该地6月地下水埋藏最浅,据降水与地下水的关系,说明6月降水最多,7-8月地下水埋藏最深,这时降水最少,符合这种现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6月梅雨季节,7-8月伏旱天气,所以D正确。
2题,该地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最大时,是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梅雨是6月,已过,A 错误;夏季无凌汛,B错误;东北正值雨季,降水多,C正确;这时南极是极夜,不便于科考,D错误。
【思路点拨】降水多,地下水埋藏浅是解第1题关键,同时了解地区现象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判断。
凌汛必须结冰,科考选择极昼时最佳。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西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高三10月联考(201410)】D1 L4 36.(22分)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l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该国拥有70多种矿产资源。
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简图(图8)材料二: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
第聂伯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70m3/s,年径流总量530亿m3,其中上第聂伯河占81%,下第聂伯河只占19%。
(1)分析第聂伯河径流总量主要来自上第聂伯河的原因。
(8分)(2)乌克兰黑土分布区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阐述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6分)(3)第聂伯河的航运价值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河流水量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航运价值分析。
【答案解析】(1)①上第聂伯河流经地区地势低平,受西风影响大,降水量较多;(2分)下第聂伯河西部山地阻挡西风进入,降水少;(2分)②上第聂伯河(流经森林地区,)支流众多,汇水量大;(2分)下第聂伯河(流经草原地区,)支流少,汇水量少;(2分)③上第聂伯河地区气温降低,蒸发量较小;(2分)下第聂伯河地区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2分)(答案①必答,答案②、③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河流径流量一般与降水,支流的多少,流域的大小,蒸发量等有关系,而此地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且支流多,蒸发弱导致水量较大。
(2)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黑土肥力下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壤遭到污染和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
(任答两点,得6分)解析:过度开垦土地一般会产生侵蚀作用,肥力下降;用农药、化肥使土壤遭到污染和土壤板结;过度灌溉可能土壤盐碱化。
(3)地势平坦,水流平缓;(2分)降水较均匀、有湖泊凋节,径流较稳定;(2分)植被覆盖好,含沙量低,不易淤积;(2分)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长;(2分)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运输量大;(2分)连通黑海,可河海联运。
(2分)(任答叫点得8分)解析:航运价值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去分析,该地地势平坦,水流平缓;降水较均匀、有湖泊凋节,径流较稳定;植被覆盖好,含沙量低,不易淤积;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长;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运输量大;连通黑海,可河海联运等。
【思路点拨】河流径流量一般与降水,支流的多少,流域的大小,蒸发量等有关系,航运价值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去分析。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西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高三10月联考(201410)】M2 D1读图4,回答10~11题。
10.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①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②修建水库数量增多③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④连续干旱,河流水量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据图推断,近年来我国A.海啸破坏程度明显降低B.河流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C.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D.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知识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解析】 10.B 11.C解析:10题,我国主要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沿河挖砂关系不大,但与修建水库数量增多、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有关。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而且从我国河流水量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并没有多大变化。
11题,海啸的破坏程度与海平面变化以及人海泥沙量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A错误;由于海平面上升,入海河水受阻,因此河流沿岸的湿地面积应该是扩大,B错误。
从图中可以判断出海平面是上升的,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必然后退,海岸的侵蚀也会随之后退,C正确;海平面上升,滨海盐碱化趋势应该加重,而不是减弱,D错误;【思路点拨】要把地理要素展开,分析其整体性是解本题的关键。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0)】C4 J1 D1 M2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回答(20分)。
(4)A地区是(地形区具体名称);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
(6分)(5)试说明B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
(6分)(6)A地区沙漠广布,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相比,类型和成因有何不同?(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区、河流补给类型及汛期、农业区位、气候类型及成因。
【答案解析】(4)塔里木盆地冰雪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夏季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A为塔里木盆地。
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补给主要为冰雪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大,所以河流的汛期在气温最高的夏季。
(5)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或光热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稳定的灌溉水源(2分)解析:本题主要从气候(热量、光照、温差)、土壤、水源等方面来分析。
(6)类型:A地区属于温带沙漠(2分)西亚北非属于热带沙漠成因:A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2分)西亚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旱。
(2分)解析:塔里木盆地和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的。
A地区是温带大陆气候,西亚北非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
A地区属于温带沙漠,是因为A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西亚北非属于热带沙漠,是因为西亚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旱。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点,整体难度较小。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0)】D1 M1读下图,回答9~11题9. 关于图中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自北向南流 B.均有凌汛现象C.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夏季降水量较多10.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区域B.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C.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高原为主D.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草原为主11.关于两河流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河流航运价值高,沿途经济发达B.两河流均为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多名胜古迹C.甲河流所经地区地形平坦,为重要的农产区D.乙河流上建有世界上著名的水电站【知识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