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校本教材开发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树立学校形象,扩大办学影响,提高办学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第二条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194号),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特点和培养目标、人才市场的需求,编写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体现我校特色的自编教材,使教材建设能够跟上职业教育发展步伐,适应我校教育事业的需要,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我校教材使用和教材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三条编写教材应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符合专业发展方向,以满足学校教学需要为目的,重点放在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和实训教材方面,解决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部分课程无适用教材或教材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第四条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条校本教材应反映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职业岗位变化的要求;注重渗透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沟通合作等素质和能力培养以及市场、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等的养成。

第六条注意相关学科间的衔接和联系。

文字简明,语言通顺,无语法、逻辑性错误。

第三章编著条件
第七条主编人一般应具备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不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应任教满两年,且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同志推荐。

主编人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了解该课程或相近课程的教学规律,熟悉课程内容,并有一定的研究经历。

第八条参编人必须任教一年(含一年)以上,对该门课程或相近课程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好的文字功底。

第九条每个主编人一般不得同时担任两门课程教材的主编。

第十条审稿人必须讲授过该门课程或同类课程,或熟悉该教材内容,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对本学科有研究,在学校有较好声誉。

审稿人也可聘请校外专家担任。

第四章开发程序
第十一条申报。

教师向所在教研室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教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教研室经过初步论证后,向所在系部提出立项申请,立项申请资料包括《立项申报表》(见附件)和课程标准。

系部对立项申请进行初审,并于每年9月中旬或3月上旬将《立项申报表》和课程标准报教务处。

第十二条立项。

教务处负责全校校本教材立项评审工作,每年10月中旬或3月中旬提请学术委员会对立项申请进行评议,提出审定意见。

经评议同意立项的,由分管校长签署批准意见。

教务处向全校公布立项名单,并下发立项通知书。

第十三条编写。

申请人接到立项通知后,应着手进行教材编写工作。

所在系部要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做好服务和督促工作,必要时可以调整课务以保证编写时间和进度。

原则上,应于学期结束前半个月完成编写和校对工作。

第十四条审定。

申请人完成教材编写工作后,应提交审定申请书,并提供稿件清样,经教研室和系部签署意见后汇总至教务处。

教务处提请学术委员会召开会议或邀请骨干教师进行审定。

申请人应根据审定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书稿的修改。

审稿合格,方可付印。

第十五条印制。

教务处负责校本教材的印制和服务管理等工作。

第五章质量控制
第十六条实行主编负责制。

教材编写应在主编主持下进行,主编负责全书统稿,并对书稿质量负责。

第十七条实行中期检查制。

教务处对立项编写的教材进行督促、检查,使教材编写能高质量按期完成。

通过检查,对任务不落实,编写质量不高的教材予以撤消立项。

第十八条实行质量信息反馈制。

新编教材使用后,教务处会同所在系部对教材进行质量追踪调查,收集学生评价信息,作为该教材今后修订、出版、评优的重要参考。

第六章奖励与表彰
第十八条经立项批准编写的教材,其印制费用由学校承担,学校按《绩效积分考核方案》的有关规定对编著者给予奖励,正式出版亦按此方案进行奖励。

第十九条使用满一年的校本教材可参加学校优秀校本教材评比。

学校对评出的优秀校本教材予以表彰奖励,并优先推荐参加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优秀校本教材评比。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校本教材开发立项申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