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三季度院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PDCA

2017三季度院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PDCA

.2016年外二科三季度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一、工作计划(P):根据二级医院等级评审要求,进一步规范手卫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意识,确保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清洁安全的医疗环境,保障医疗安全。

按照院感相关规章制度及二甲医院复审的要求,相关指标控制如下:1.手卫生依从性>60%,且正确率应该≥6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3.二级医院感染发病率≤8%,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5%;4.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50%,一般在24h内,不超过48小时;5.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50%;6.每季度进行一次“科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通报上季度院感检查情况,科室全体医护每季度开“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会议。

二、实施(D):1.加强培训、增强意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培训形式分为医院集中培训、科室组织培训等形式,通过培训加强院感相关意识;2.明确职责、细化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院感管理小组三级管理,各司其职,落实本科室、本岗位各自职责;3.科主任、院感医生督导临床医生执行院感相关制度、措施,指导对院感病历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防控,督导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监测流行趋势,督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监测耐药菌情况,加强院感知识培训,督促无菌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等制度的落实;4.院感医生、护士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指导手册、工作手册,及时、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及时完成工作手册的书写,对院感管理会议、培训记录进行记录。

对职业暴露、手卫生管理、科室院感自查、多重耐药菌患者登记、科室院感活动等相关工作及时进行督导、监测、登记、管理;5.临床医生: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技术规程,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院感应及时上报并送检培养,积极参加院感知识培训,掌握自我防护与锐器伤处理知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

三、检查(C):(二季度)1.手卫生依从性为53.03%、正确性68.57%;其中医生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分别为:52%、53.85%,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分别为53.65%、77.27%。

2.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67.31%(7、8、9月份分别为:66.67%、62.51%、62.71%),门诊抗生素使用率18.81%(7、8、9月份分别为:19.81 %、19.57%、16.48%)。

3.I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59.49%,其中≤48h的16例(占比:34%),>48h 的31例(占比:6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历中,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使用率81.4%。

4. 医院感染发生率:4.04%,I类切口感染率:2.53%;手术部位感染率4.85%;5.(治疗性用药)感染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39.7%;送检结果阳性率:44%;其中教育资料..全院临床标本检出微生物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金28株,其中产ESBL(超广谱-黄色葡萄球菌、浅黄色金色但胞菌。

共检出多重耐药菌β内酰胺酶)肠杆菌21株(外二科5株)。

四、分析、改进措施(A):1.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较上一季度均有所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比医生做的好,主要原因是院感护士监督工作比院感医生做得到位。

根据二甲复审对于二级医院的要求,手卫生依从性≥60%,且正确率应该≥60%;相对于标准来说,还需要在依从性、正确性上还需要提升,首先是手卫生的意识要提高。

根据院感科反馈,护士依从性低主要表现在集中治疗给病人输液时、无菌操作前未进行手卫生;医生依从性低主要表现在查房、检查病人前后、无菌操作前未进行手卫生;正确率低主要是未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2. 9月份科内做的医生手卫生调查情况与6月份监测情况相比,依从性、正确性有所改善,改善效果不明显。

(数据与院感科结果有出入,可能为操作监测存在随机性)。

教育资料..9月份手卫生情况中,“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执行情况相对较好,而“接触患者前、后”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情况则不容乐观,说明有些医生的手卫生意识不到位,认为手“脏”才会去洗手。

医务人员的手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肉眼不脏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手卫生,但可以选择速干手消毒剂执行。

还一点就是觉得保护“自己”比保护别人重要。

要求严格遵循手卫生的洗手指征(“两前三后”)。

根据手局部情况选择“六步洗手”还是“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根据相关要求:手卫生依从性>60%,正确性>60%。

手卫生知晓率应该为100%!三季度抗生素相关情况,已在《9月份抗生素使用PDCA》中进行了详细分析,就不再复述。

9月份相较7、8月份情况有所改进,只有1位医生不达标。

三季度相较二季度情况有所改善,住院及门诊抗生素使用率均有所改善,但需进一步控制并达标。

例(占比:的1648h院感科统计:I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59.49%,其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病历中,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31例(占比:66%的34%),>48h 。

唑林、头孢呋辛)使用率81.4%类I月预防性用药比率基本持平,较上季度情况相差无几,无明显改进。

据“1.7-9类切口手术中,”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目前I50%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率不超过、骨科手术中的取内固定术等手术基本不再使用抗生素治疗。

普外手术(如斜疝、甲状腺)教育资料. .这类手术感染率相较以往常规使用抗生素时无明显增加。

预防性用药的主要对象还是闭合性骨折手术,所以要想有进一步改进有一定难度。

(本科统计的与院感科统计的“I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有出入,可能为部分预防用药划分为治疗性用药的情况。

)2.9月份I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限:74小时,7-9月I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限有所改进,相较上季度亦有明显改进。

但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主张的“不超过48h”还有一定距离。

除非有并发感染、切口有感染迹象,否则不得无故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限。

且考虑或高度怀疑感染可能,应争取采集分泌物、痰等送培养,明确病原的同时对治疗有指导作用。

3.I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病历中,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使用率改进效果明显,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并保持。

手术前应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中各部位手术推荐,选择抗生素。

4.另外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均根据院感科要求,均在手术室中术前30分钟内执行静滴。

上季度反应的抗生素不能及时输注的情况经院感科、手术室、麻醉科、外科相互协调后有所改进,但上述情况仍有发生。

建议进一步加强协调及沟通后,提高预防性用药的作用,维持切口局部皮肤血运中有效血药浓度。

;<72h,平均使用时间制定下季度目标:I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率<45%类切口手术病。

针对I70%一代、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建议使用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人,进行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及术后手卫生督导检查。

教育资料..外科系统感染主要以手术部位、呼吸道感染、皮肤根据院感科监控反馈:二季度1.软组织感染为主,可能与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病人抵抗力低,未严格执行无菌操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病房定时开窗通风,每日.作及手卫生有关。

建议各科室:①医院感染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除.分钟以上,预防呼吸道感染。

②至少两次,每次至少30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养成认真正确的手卫生习惯。

③.外)必须送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类切口手术病例较少,一旦发生切口感染,。

因每月I三季度I类切口感染率2.52%2. )。

希望大家从各自情况出发,查找原因。

300-500床位,<0.5%就会导致切口感染率超标(希望各位外科医生严格执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院感科建议:①凡切口有分泌物.》,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尤其是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②南(试行)提倡手术前尽量不备皮,如果.必须送病原微生物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③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措施,.需要备皮,尽量在手术前或手术当天备皮。

④做好手卫生。

(5).病原微生物送检率:.。

送检阳性>50%)三季度治疗性用药病历病原微生物送检率39.7%,低于规定要求(1.。

较上季度有所改善,但仍未能达标。

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率44.1%临床医生将预防性用药点成治疗性用药,..三佳系统统计的数据存在部分出入;②方面:①医务人员病原微生物送检意识不强,意.导致三佳系统统计的治疗性用药病人数超高;③院感科处罚力度不够大、执行不够到位。

识有待提高;④.:三季度送检率排名前三名分别为儿科、传染科、妇产科,给予表扬,未院感科反馈达到要求的科室为康复科、外一科、五官科、外二科,提出批评,希望未达到要求的科室要加强管理,引起重视,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结合药敏结果用药。

另外建议“预防性。

用药”的时候不要勾选为“治疗性用药选择”全院临床标本检出微生物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2.(超广ESBL28株,其中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浅黄色金色单胞菌。

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株)。

内酰胺酶)肠杆菌21株(外二科5谱-β院感科给出相关建议:大肠埃希菌:请暂停使用氨苄西林;对头孢哌酮,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1).克拉维酸钾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应阿莫西林/ 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克雷伯菌属:请暂停使用氨苄西林。

对哌拉西林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2). 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应当参照/3).阴沟肠沟菌:请暂停使用氨苄西林,对阿莫西林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哌拉西林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头孢唑林:浅黄色金色单孢菌:请暂停使用对阿莫西林4)./ 对头孢哌酮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病房床单元不清洁,床尾有灰尘,医务人(6).二季度院感检查发现的其他问题包括:员院感应知应会知识知晓率低,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低。

,内容涵盖广泛,分析比较细致。

内容涉及耐药)2016年三季度院感通讯(\\10.10.10.34菌统计及监测、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各科室质控检查存在问题及得分情况等,建议大家仔细阅读院感科。

谢!脚。

谢以删除编辑。

载后可word欢迎您的光临,文档下以修改双击可页眉页教育资料..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