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心理学》
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集:
第四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方法论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定量研究
2.定性研究
3.观察法
4.量表
5.焦点小组法
6.投射法
7.口语分析法
8.描述性研究
9.解释性研究
10.预测性研究
问题与讨论
1.如何理解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2.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步骤。
3.如何通过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获得有效信息。
4.结合你所做的设计实践,设计一份用户心理研究的问卷,并做出研究报告。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倾向于实证主义的研究,主要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采用实验法、测量技术和观察法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验证假设,取得研究结果。
虽然定量研究中发现的东西是描述的、经验式的,但如果这些数据是遵循随机性原则进行收集的,并且样本的大小达到定水平,研究结果就可以被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P61
2.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则倾向于阐释主义的研究,研究结果不经过量化或定量分析。
它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中心小组访谈法)隐喻分析、抽象调查、投射技术、
有声思维等。
定性研究的样本小,更侧重于研究的深度而非广度,因此得出的结论有限,不具有普遍性,所发现的结果一般不能推广到更大人群中,但非常适合于用来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假设和问题。
P61
3.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依靠自己的感官和观察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以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观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按照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差别,观察法可以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P63
4.量表:量表是一系列结构化的符号和数,用来按照特定的规则分配给适用于量表的个人(或行为和态度)。
P65
5.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法通常由6~10名应答者和一位分析主持组成一个中心小组,对一种特殊的产品或其他主题进行集中讨论。
P73
6.投射法:投射法最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目的是研究隐藏在表面反应下的真实心理,获取被试真实的情感、意图、动机和需要等。
P73
7.口语分析法:口语分析法又称“有声思维”,法口语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从被试者的口语报告中获取被试者认知活动信息的一种方法。
”P75
8.描述性研究:将研究问题时所获知的表面事实,客观地用口头或文字描述出来。
只求事实的真实性,不涉及问题发生的原因。
例如描述某产品用户对该产品的评价和态度;或某品牌的P78
9.解释性研究:将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清楚。
解释以描述性的事实为根据,进一步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
P79
10.预测性研究:根据现有的资料,去推测将来发生问题的可能性。
预测性研究适用于因果关系明确的问题。
P79
问题与讨论
1.如何理解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特点。
P61
(1)设计艺术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沿用了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但由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方面的特定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基础理论,而侧重于心理学在设计及相关领域中的运用;
(3)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设计,使设计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服务;
(4)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学科两个领域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运用心理学来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2.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步骤。
P78-79
(1)明确研究目的;
(2)相关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
(3)选择合适的研究工具,设计研究方案:
(4)实施方案:
(5)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定性研究必须聘请专业人士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定量研究则不一定,可运用一定的软件来进行分析、统计;
(6)撰写报告,提取有效信息。
3.如何通过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获得有效信息。
P79
(1)直接提取信息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提取信息的方式,研究者通过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直观分析来获取所需知识。
(2)捕捉可能的联系
有时设计心理研究的目的较为模糊,例如进行产品的可用性测试时,研究者无法预先得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者不仅能敏锐地捕捉现象、行为,还要推测与其相关的因素(产品自身或者情境中的),以及可能的联系等。
(3)透过表面,关注用户潜在需要
在很多研究中,有心的研究者常常能获得珍贵的副收获,即透过收集的资料,发现超出实验目的之外的更有意义的收获。
4.结合你所做的设计实践,设计一份用户心理研究的问卷,并做出研究报告。
(主观题,结合自己设计实践情况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