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色体的孚尔根染色法
四、实验步骤
1. 希夫试剂的配制
• 将0.5g碱性品红徐徐加入煮沸的 碱性品红徐徐加入煮沸的100ml蒸馏水中 用玻璃棒搅拌 蒸馏水中, 碱性品红徐徐加入煮沸的 蒸馏水中 用玻璃棒搅拌, 使之充分溶解, 待溶液冷却至58°C左右 过滤于棕色瓶中。 使之充分溶解 待溶液冷却至 ° 左右, 过滤于棕色瓶中。 左右 • 当滤液冷却至 °C时, 再加入 当滤液冷却至26° 时 再加入10ml的1M盐酸和 盐酸和0.5g亚硫酸氢钠 的 盐酸和 亚硫酸氢钠 或偏重亚硫酸钠(钾 摇动, 溶解后密封于棕色瓶中, 或偏重亚硫酸钠 钾), 摇动 溶解后密封于棕色瓶中 置于黑暗 低温处。次日检查溶液颜色, 须呈无色透明或淡茶色才可使用。 低温处。次日检查溶液颜色 须呈无色透明或淡茶色才可使用。 • 若稍呈红色可加入 若稍呈红色可加入0.5g活性炭连续摇动 在4°C下静置过夜 然 活性炭连续摇动, 下静置过夜, 活性炭连续摇动 ° 下静置过夜 后过滤脱色。 后过滤脱色。
2. 染色过程
① 取固定好的根尖, 用水洗2-3分钟, 放入室温条件下的1N HCl处理根尖 材料2-3分钟。 ② 将根尖换入60℃预热的HCl, 置于恒温水浴中, 在60±0.5℃的条件下水 解8-10分钟。 ③ 吸出热HCl, 换入室温1N HCl再处理1-2分钟, 然后水洗2-3次。 ④ 吸净水分, 加入Schiff试剂, 盖上盖子, 在黑暗条件下染色30分钟, 也可 过夜。 ⑤ 用水漂洗, 去掉细胞中残存的一些有色的品红分子。 ⑥ 取根尖置载玻片上, 用镊子夹碎后, 加一滴45%醋酸, 然后盖上盖片。 ⑦ 压片、观察。
玉米染色体核型图(2n=20), Feulgen 染色
玉米染色体核型图(2n=20+2B)
玉米染色体核型图(2n=20+4B) /mnl/79/18rosado.htm
Rye, Secale cereale, 2n=2x=14+2B (standard B), metaphase I pairing with 5II ring + 2II rod + 1B rod, FEULGEN staining http://www.desicca.de/Rye%20gene%20map/Other_genes/B_chrom osome/b_chromosome.html
http://equitationpassion.free.fr/determinisme_genetique_des_robes_des_ chevaux_fichiers.htm
四、结果与分析
实验四 植物染色体的孚尔根染色法
一、实验原理
• 孚尔根(Feulgen)染色法是鉴别细胞核中DNA的组织化 学方法, 其原理与希夫试剂的化学性质有关。
– 希夫试剂是由碱性品红与亚硫酸氢钠和盐酸作用而生成的, 为无色 透明的溶液, 它遇醛类物质即呈紫红色, 故可用于鉴定醛基的存在。 – DNA分子结构中本身无醛基, 但在60ºC1M盐酸的水解作用下, 部分 地打断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的糖苷键, 使嘌呤碱基脱落, 并在脱氧核糖的第一个碳原子上释放出活性醛基, 该基团遇希夫试 剂即呈紫红色。 – 在细胞内只有DNA才具有这种反应, 故可定性地鉴定细胞核内 DNA的存在。 – 这一染色方法是Feulgen和Rossenbeck于1924年首先发现和确定的, 故称孚尔根染色法。
二、实验目的
• 在熟悉火焰干燥法制片的基础上, 掌握弗尔 根染色法, 并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材料、方法、器具、药品 材料、方法、器具、
• 小麦根尖 • 希夫试剂, 45%醋酸, Carnoy’s固定液 希夫试剂, 醋酸, 醋酸 固定液 • 碱性品红、偏重亚硫酸钠、活性炭、1M盐酸 碱性品红、偏重亚硫酸钠、活性炭、 盐酸 • 镊子 载玻片 盖玻片 显微镜 青霉素瓶子 恒温水浴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