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word文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word文档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1.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a b c d
2.《1》图中的河流甲河段河水补给主要是()
A.湖泊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
D.雨水补给
3.《2》图示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甲河段小的原因主要是()
A.乙河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季节变化小
B.湖泊的调节作用
C.乙河段冬雨补给多
D.甲河段植被覆盖率较高
4.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图”。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的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我国某湖泊面积2.8平方千米,海拔高度483米,湖泊水位变化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湖泊水
7.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
B.降水
C.海陆位置
D.季风环流
读“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8.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 1~2月
B. 3~4月
C. 6~7月
D. 11~12月
9.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10.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下面图1示意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图2示意图1中河流E、F两水文站的多年平均流量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11.图1中河流EF河段的流向是()
A.自西南流向东北
B.自东北流向西南
C.自西向东流
D.自东向西流
12.E水文站观测的河流流量有两个峰值,这两个峰值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下水补给、梅雨
B.梅雨、台风
C.季节性冰雪融水、季风降水
D.季节性冰雪融水、台风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3.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时最大
B.乙时最小
C.丙时最小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14.流经水文站的江水()
A.不能补给鄱阳湖
B.不能补给洞庭湖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

回答下面两题。

15.该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青藏地区
16.图中M时期()
A.受副高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地下水水位较高
C.受台风影响降水较多,地下水水位较高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地下水水位较低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麓,因上游冰川中的冰碛物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粉末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又称“白湖”。

读该湖附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两题。

17.①、②、③三条河流中能汇入“白湖”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8.下列有关该区域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流速比③河快
B.该地区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
C.②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①③大
D.“白湖”的水位变化受气温影响大
19.读下图,据此回答第7题。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a________,b________。

(2)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甲、乙两图,能表示“久雨不溢”的是________,能表示“久旱不涸”的是________。

(3)河流与地下水相通,地下水是河流________的补给水源,水量补给的数量________。

(4)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________。

(5)有关图中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潜水水位的变化幅度一般小于河流水位变化幅度
B.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河流一般没有水位变化
C.地下水与地表水可以互补,所以地下水取之不竭
D.潜水与河流水的更新周期都不长,均属于动态水资源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汛期时河流水量大大增加,河流水补给湖泊,湖泊起蓄水作用,故A、B两项错误。

根据河流主要发育于山地中,及河流上游河道较小,下游平坦开阔可知,正确答案是D项。

2.【答案】D
【解析】由图示信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河流的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甲河段流量大于乙河段,且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故甲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河流补给湖泊。

3.【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知,甲河段位于湖泊的上游,乙河段位于湖泊的下游。

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甲河段小的主要原因是受湖泊的调节作用,B正确;甲乙河段都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都是冬雨补给;植被覆盖率高,流量季节变化应较小。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湖泊和河流之间相互补给关系,考查对湖泊调节径流作用的理解,及读图、析图和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湖泊和河流的互补关系,洪水期河水补给湖泊水,而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流。

5.【答案】D
【解析】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一般发育于谷地,谷地的等高线应该是凸向地势高处,由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甲河最终流入湖泊,其流量变化不受L湖影响;L湖是乙河的补给水源,通过水体交换,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湖泊冬季水位为0,说明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

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该湖泊冬季水位为0,说明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气温是引起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8.【答案】C
【解析】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湖泊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

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长江处于丰水期。

6~7月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降水量大,为丰水期。

9.【答案】B
【解析】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

地下水与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雨水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也都可以
经过蒸发补给雨水。

10.【答案】D
【解析】洞庭湖对长江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调洪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和枯水期b补给都增大。

1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F站的流量曲线较平缓,应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流流向由E到F,自西向东流。

12.【答案】B
【解析】从河流流量的两个峰值出现的时间推知。

6月份是梅雨,9月份是台风。

13.【答案】D
【解析】从图中看,长江与洞庭湖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

该水文站位于洞庭湖下游的长江上,该处水量大小受长江和洞庭湖共同影响,不能准确判断流量大小。

14.【答案】B
【解析】河流与湖泊相互之间的水源补给,是由水位高处补给水位低处,因而长江干流的水只能补给水文站下游的湖泊,不能补给洞庭湖。

15.【答案】B
【解析】从气温变化来看,该地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该地应在我国南方地区,排除A、D;根据地下水的海拔,排除C。

16.【答案】A
【解析】从图中看出,M时期降水量小,地下水位海拔低,说明此时该地正处于伏旱,此时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故选A。

17.【答案】B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凸起状况,可判断①③河流汇入“白湖”。

18.【答案】D
【解析】由题可知“白湖”的补给为冰雪融水补给,其变化受气温影响大。

19.【答案】(1)地表水补给潜水潜水补给地表水
(2)甲乙
(3)稳定可靠较少
(4)黄河水补给地下水
(5)AD
【解析】本题考查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互补关系。

判断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关键是判断二者水位的高低,并由此联系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特点。

读懂图是解答本题的钥匙,由图中的箭头和二者的水位关系可知甲图是河水补给地下水,乙图是潜水补给河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