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复习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一、要点1、质量系数:指汽车载质量e m 与整车整备质量0m 的比值,即00/m m e m =η。
2、汽车最小转弯直径转向轮最大转角越大,轴距越短,轮距越小和参与转向的车轮数越多时,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越小,表明汽车在停车场上掉头和通过弯道半径较小路段的能力越强。
3、选取轮胎时应使选用轮胎的速度级别所限定的最高使用速度大于所设计汽车的最高车速。
4、经总体布置计算,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应与轮胎额定负荷值接近,两者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此系数应控制在0.85-1.00之间,以防止超负荷。
二、简答、论述1、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五条基准线,简述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绘图前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面)。
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面线 (标注垂直尺寸基准线----z/0)是指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上“+”下“-”)注意:货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0.5°~1.5°。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地面线画成斜的。
2、前轮中心线 (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x/0)是指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
(前“+”后“-”)3、汽车中心线(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y/0,左“+”右“-” )是指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4、地面线(标注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等尺寸的基准线)是指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5、前轮垂直线 (标注轴距、前悬尺寸的基准线)是指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注意:当车架与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乘用车)2、发动机前置前轮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 小,低制造难度 后置后驱优: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三、选择题1、轴距L 减少,则汽车最小转弯直径( )1.增加2.减少3.不变4.无明显变化2、增大汽车轮距,则侧倾刚度增加,汽车横向稳定性( )。
1.不变2.变差3.变好4.无明显变化3长头式货车的发动机位于驾驶室()。
1.前部2.中部3.后部4.里面4、货车车头长度系指()。
1.从汽车的前保险杠到前风挡的距离2.从汽车的前保险杠到驾驶室后围的距离3.从汽车的前保险杠到后座椅的距离4.从汽车的前保险杠到脚踏板的距离5、增大轮距有利于提高汽车的()。
1.机动性2.横向稳定性3.制动性4.平顺性6、舱背式乘用车车身特点是()。
1.车身顶盖与车身后部呈折线连接2.后风窗与行李箱连接,接近平直3.顶盖长,同时后窗与后行李箱盖形成一个整体的后部车门4.车身顶盖向后延伸到车尾7增加前悬尺寸,将()。
1.减小汽车的接近角,使通过性降低2.减小汽车的接近角,使通过性提高3.增大汽车的接近角,使通过性降低4.增大汽车的接近角,使通过性提高8、货车在满载静止位置时,车架上平面相对于地面通常是()。
1.水平的2.重合的3.前高后低的4.前低后高的9、主要用于重型矿用自卸车上的驾驶室形式是()。
1.平头式2.长头式3.短头式4.偏置式10、原则上(),轴距宜取短些。
1.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2.装载量多的货车3.载客量多的客车4.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11、越野汽车的布置形式采用()。
1.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2.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4.全轮驱动12、()货车驾驶员视野良好且整备质量小。
1.平头式2.长头式3.短头式4.偏置式13、要使通过性降低,可以增加汽车后悬使()。
1.接近角增大2.接近角减小3.离去角增大4.离去角减小14、驱动型式为8×4的汽车具有()个驱动车轮。
1.42.83.24.32第二章离合器设计一、选择题1、离合器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是为了()。
1.使离合器通风散热良好2.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3.减小变速器中同步器的磨损4.使离合器操纵轻便、准确2、离合器压盘采用传动片驱动方式的优点不包括()。
1.结构简单2.反向承载能力强3.压盘与飞轮对中性能好4.使用平衡性好3、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中膜片弹簧的大端支承在()。
1.压盘上2.离合器盖上3.飞轮上4.分离轴承上4、作为离合器摩擦片的材料,粉末冶金和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的缺点是()1.热稳定性差2.价格较贵3.传热性差4.耐磨性差5、压盘属于离合器的()。
1.主动部分2.从动部分3.压紧机构4.操纵机构6、离合器摩擦片外径相同,选用较小的摩擦片内径,则()。
1.传递转矩的能力降低,且摩擦面磨损不均匀2.传递转矩的能力降低,但摩擦面磨损均匀3.传递转矩的能力提高,且摩擦面磨损均匀4.传递转矩的能力提高,但摩擦面磨损不均匀7、对乘用车和最大总质量小于6吨的商用车而言,()。
1.一般采用单片离合器,它只有一个摩擦面2.一般采用单片离合器,它有两个摩擦面3.一般采用双片离合器,它有两个摩擦面4.一般采用双片离合器,它有四个摩擦面8、与单片离合器相比,双片离合器()。
1.接合变得不平顺、柔和,且通风散热性能差2.接合变得不平顺、柔和,但通风散热性能良好3.接合更为平顺、柔和,且通风散热性能良好4.接合更为平顺、柔和,但通风散热性能差二、简答、论述1、为保证离合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设计离合器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既能可靠的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2)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
6)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
7)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总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9)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10)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等。
2、膜片弹簧离合器与其它形式的离合器相比,具有哪些优点?①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图2-14)。
②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
③高速旋转时,弹簧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
④膜片弹簧以整个圆周与压盘接触,使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
⑤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
⑥膜片弹簧中心与离合器中心线重合,平衡性好。
3、何谓离合器的后备系数?影响其取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后备系数β:反映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
影响离合器后备系数取值大小的因素:1)为使离合器尺寸不致过大,减少传动系过载,保证操纵轻便,β应小些2)发动机后备功率较大,使用条件较好时,β可小些3)发动机缸数越多,β越小4)膜片弹簧离合器β可小些5)为可靠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和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β应大些6)当使用条件恶劣、需拖带挂车时,β应大些7)汽车总质量越大,β越大8)采用柴油机时,转矩不平稳,β应大些9)双片离合器的β值应大于单片离合器4、今有单片和双片离合器各一个,它们的摩擦衬片内、外径尺寸相同,传递的最大转矩Temax 相同,操纵机构的传动比也一样,问作用到踏板上的力Ff是否相等?如果不等,哪个踏板上的作用力小,为什么?(1)由式Tc=f·F·Z·Rc(式中:F——工作压力;f—摩擦因数;Z—摩擦面数;Rc —平均摩擦半径)可知,在摩擦衬片尺寸、所传递最大转矩及摩擦材料相同条件下,单片和双片离合器由于其工作摩擦面数不同,因此作用到摩擦衬片上的工作压力不同,双片离合器衬片工作压力要小于单片离合器,即F双<F单。
(2)由式Ff=F/iη+Fs(Ff踏板力,F为压紧弹簧对压盘的总压力,i操纵机构总传动比,Fs克服回位弹簧拉力所需的踏板力)可知,在操纵机构的传动比相同条件下,作用到离合器踏板上的力Ff与离合器衬片表面工作压力成正比。
(3)因此,上述两种形式的离合器踏板力不相等。
双片离合器上的踏板力要小于单片离合器踏板力。
第三章机械式变速器设计一、选择题1、对于在中间轴式变速器而言,传动效率最高是()1、一档2、直接档3、倒档4、最高档2、中间轴式变速器的第一轴斜齿轮取为左旋,中间轴上齿轮的螺旋方向应为( 2 )。
1.一律取为左旋2.一律取为右旋3.一个左旋,其余的为右旋4.一个右旋,其余的为左旋3、变速器同步器的摩擦面之间的( 4 )。
1.摩擦因数应该小,以减小摩擦2.摩擦因数应该小,以使换挡省力3.摩擦因数应该大,以防止磨损4.摩擦因数应该大,以缩短同步时间4关于变速器轴的刚度,对齿轮工作影响最大的是()。
1.轴在垂直面内产生的挠度和轴在水平面内的转角2.轴在垂直面内产生的转角和轴在水平面内的挠度3.轴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挠度4.轴在垂直面和水平面内的转角5、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轮轮齿的抗弯强度(3 )。
1.逐渐增大2.逐渐减小3.先增大,再减小4.先减小,再增大6对于变速器前进挡时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
1.两轴式转动方向相反,而中间轴式相同2.两轴式转动方向相同,而中间轴式相反3.转动方向都相反4.转动方向都相同7、为使换档方便,变速器(1 )。
1.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小,并且高挡区的这一比值要比低挡区小。
2.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小,并且高挡区的这一比值要比低挡区大。
3.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大,并且高挡区的这一比值要比低挡区小。
4.相邻挡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大,并且高挡区的这一比值要比低挡区大8、轮齿工作时齿面相互挤压,齿面细小裂缝中的润滑油油压升高,将导致( )。
1.轮齿折断2.齿面疲劳剥落(点蚀)3.移动换挡齿轮端部破坏4.齿面胶合二、判断题1、增加变速器的挡数,能够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但结构复杂,增加了换挡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