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班级:动营班课程论文题目:论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发展课程名称:家畜生态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论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发展*[摘要]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时期,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已经成为新的重要研究领域。
以典型大学或研究所为代表,介绍其开展家畜生态、家畜生产系统、动物行为与福利研究的领域及进展, 提出构建我国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必要性。
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研究目标和内容主要应围绕牧业资源与可持续畜牧业和家畜生态与环境友好畜牧业、家畜生产系统与有机畜牧业。
[关键词]动物环境;生产系统;家畜生态;动物福利; 学科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
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如果对环境重视程度不够,势必造成很多严重的负面效应。
过去一个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在一些地区就曾导致了草场严重退化、地方家畜遗传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规模化养殖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等诸多问题。
畜牧业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也证明,畜牧业发展必须与环境协调统一,必须更多地关注有关的环境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调研, 并出版了报告 畜牧业发展的阴影 , 给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警示, 指明了新的发展思想。
就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来说, 已经进入了反思畜牧业 的发展阶段, 应该把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摆到新的高度。
作为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研究领域,对于解决畜牧业中的重大环境与生产系统方面的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支撑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我国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发展,在广泛借鉴国外有关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我国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体系的构建予以讨论。
1 国外家畜生态与生产系统的研究领域及进展1. 1 国外家畜生态的研究领域及进展1. 1. 1 哥廷根大学( Goet t ing en University)家畜生态研究领域及进展[ 1]。
1. 1. 1. 1 气候因素对动物生产生物学的影响该方向主要研究:地方家畜的适应性特征;新气候指数和生产性能指标。
1. 1. 1. 2 热带家畜生产的系统分析该方向主要研究:复合生态系统中户养家畜生产性能的测定与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
1. 1. 1. 3 家畜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该方向主要研究:在生产条件下哺乳母牛体温调节和纤维对驼羊体温调节的作用。
1. 1. 1. 4 不同家畜类型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不同品系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行为的研究;促进南美洲本土物种发展研究;南美骆驼的肉质及纤维质量;对绵羊和驼羊的放牧活动、消化行为和空间利用的比较研究。
1. 1. 1. 5 舍饲体系对福利和环境的影响该方向主要研究:评价牛的生理参数的非侵入性方法的建立;驼羊对不同剪毛方法的反应; 马的群饲系统; 在德克萨斯州围栏饲养场以牛的行为作为改善福利和环境条件的指标。
1. 1. 1. 6 应用动物行为学(家畜)该方向主要研究:驼羊的群体行为、步态分析和运动自主记录; 改善牛只在散养条件下的人畜关系动物(牛、家禽、南美骆驼)的认知研究。
1. 1. 1. 7 家禽行为遗传学该方向主要研究:以日本鹌鹑研究行为性状的交互效应;矮小基因型对笼养杂交蛋鸡的啄羽等行为的影响研究。
除此之外, 哥廷根大学热带亚热带农业与动物生产研究所热带亚热带畜牧研究小组在畜产品及畜牧业功能需求快速增长、自然资源维护、生产过程趋于集约化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亚洲、非洲、东南亚及南美洲的热带环境下,放牧、复合及工厂化生产系统均有不同层次及不同程度的发展。
分析和发展热带亚热带可持续畜牧业生产, 以促进热带亚热带的食物安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扶贫。
1. 1. 2 吉森大学( Justus - Liebig - UniversityGiessen)家畜生态研究方向及进展[ 2]1. 1.2. 1 热带和草地家畜生产与生态主要研究热带和亚热带动物生产( 水禽管理,野生动物管理) ;草地管理与生态;草地放牧系统中乡土知识对草地管理发展的价值。
1. 1.2. 2 生态系统中家畜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主要研究在低限度外界投入复合系统中家畜的生产力与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
1. 1.2. 3 新型家畜生产系统建立与人力资源开发该方向主要研究: 有机畜牧业生产系统;对不同畜牧业系统的动物福利和持续性的评价; 适于特定地区(中国, 尼日利亚,东欧) 的家畜生产系统的发展; 妇女在动物生产和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 1.2. 4 动物生产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重金属对畜产品的影响主要研究动物生产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与食物链中的重金属对机体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1. 1.2. 5 家畜行为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家畜个体生态学。
1. 2 国外动物行为的研究领域及进展1. 2. 1 马丁路德大学动物行为与福利研究领域及进展德国马丁路德大学( Mart in Luther Universi ty ) 的家畜生态研究小组主要从事动物福利研究[ 11]。
该研究小组的目标在于, 探讨标准的或相对准确的动物福利评价方法和促进动物的福利的途径。
主要研究:测定动物的福利和确定福利指标; 在农场条件下的动物福利控制。
开展的研究课题有: 遗传类型对蛋鸡的啄羽、羽毛状况和户外放养的影响, 不同遗传类型的蛋鸡对于可选择的鸡舍条件的适用性评价;研究饲养期的行为问题与管理; 基于对群饲母猪自由采食状况下的行为、健康和生产性能的研究,优化猪与喂槽面积比值;在大学课程中动物伦理学专题的发展;应激引起待屠宰猪的抑制状态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蛋鸡在可选择鸡舍系统中的管理、行为与健康;依据关键控制点对不同生产水平和饲养密度下舍饲猪的福利评价;可持续的欧洲家畜育种与繁殖。
1.2. 2 苏格兰农学院动物行为与福利研究领域及进展英国苏格兰农学院( Scot ish AgriculturalColleg e)设立有可持续畜牧业系统研究组。
通过研究试图加强家畜生产可持续( 经济可行、环境友好、社会认可)发展的基础,对农场水平的试验或模型化研究,深入认识农场系统的特征。
在奶牛和山丘绵羊生产系统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12]。
在动物行为与福利方面的主要研究: 通过深入认识动物的行为改进其对生产环境的适应性;绵羊和猪的母性行为与初生仔畜的死亡率; 以猪作为模型动物研究气质的发育。
动物( 集中于猪和肉牛)攻击行为的遗传; 奶牛对不良生产环境的适应; 动物福利评价的应用方法的建立;建立方法的科学证实;定性评定作为农场条件下福利监督的实用工具和福利管理的参与式方法; 动物福利不同测定方法( 定性和定量)间的关系评价;有机和非有机动物生产系统中奶牛的福利比较。
1. 2 3 罗斯林研究所动物行为与福利研究领域及进展英国罗斯林研究所( Ro slin Inst itute) 设立有动物福利与行为研究小组。
罗斯林研究所关于动物福利的研究目标是提供畜牧生产规范,为畜牧生产方式提供科学基础[ 13]。
畜牧业经营在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动物的福利水平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 环境丰富度; 动物陆路运输;啄羽与社会应激;乳牛代谢应激; 鸟和鱼的疼痛感觉。
另一个研究方向是通过遗传途径解决由于高度选育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福利问题。
这一研究结合了决定表型性状之机理的基础研究, 对于分子标记和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育种公司选育优良畜群。
2 我国发展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必要性和前景2. 1 学科建设的必要性2. 1. 1 畜牧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畜牧业经过长期快速发展, 目前已进入新的时期,已经从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提高型,与国际接轨、面向国际市场也成了新的要求,追求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和可持续高效畜牧业成为新的目标。
在我国的畜牧生产中出现了新的亟待研究与探讨的问题,诸如动物遗传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畜牧业环境急剧恶化、无公害畜牧业已成为发展趋势。
2. 1.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例占一半以上。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我国最近一个时期的农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基于对饲料作物生产效率的研究和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八十年代就提出,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要从单一的粮食种植一元结构逐渐过渡到粮- 经- 饲三元结构和粮- 饲二元结构。
这种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与人们日益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相适应。
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农作物生产当中,已经有相当大比例的农作物及其副产品被用作饲料粮,粮饲兼用作物的种植面积还在逐年扩大。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饲料粮安全问题。
在灾害性天气频繁的年份,往往会导致全国性饲料粮饥荒,使畜牧业蒙受巨大损失。
对于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 离不开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方面的专门知识。
2.1. 3 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经济经过一定时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后,发展速度相对减缓。
如何使农业经济出现新的飞跃, 大力发展富含畜牧业的现代农业当是有效途径。
畜牧业的比较经济效益往往是传统农业的数倍, 同时畜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易于解决劳动力的就业;畜牧业易于实现产业化, 还能够促进产品的对外出口。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畜牧业与家畜生态和生产系统息息相关, 解决好这些问题, 有利于促进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面向这些领域开展研究与培养人才,必将适应我国畜牧业的社会发展需要, 对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
2. 1. 4 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畜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充分显现出该学科专业的重要性, 在进入现代畜牧业发展时期,对于该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才的需求至关重要。
该学科专业属于一个边缘交叉学科。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科研实践中,很多研究人员已经感觉到, 单纯研究动物生产,往往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全局性的问题,于是开始寻求将动物生产与环境和生产系统作为一体进行研究,形成了这一学科专业。
在西欧国家不少大学的农科类专业中多设有该专业,例如世界最著名的农业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就把此专业作为最活跃的领域进行研究。
3 动物环境与生产系统学科的研究目标和范围3. 1 牧业资源与可持续畜牧业动物品种资源的评价,受威胁程度分析,持续开发利用的策略和途径。
地方饲料资源的营养评价与合理持续利用, 新型饲料资源的挖掘与开发。
特定动物品种资源与饲料资源的结合及其相应的可持续畜牧业体系。
3. 2 家畜生态与环境友好畜牧业家畜的适应与动物福利, 家畜环境生理与畜舍环境控制,畜牧业承载力与降低畜牧业污染的技术途径。
3.3 家畜生产系统与有机畜牧业生产系统结构研究方法、生产系统的分析与新型生产系统的设计, 生产系统的物质流与利用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