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记者在街头就收入分配问题随机采访了2位受访者:材料中先生和杜先生的收入分别属于( )A.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C.按资本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解析:C 材料中先生和杜先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主要收入的性质,私营企业主的主要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国企工人的主要收入是按劳分配,故选C。
2.目前我国公民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劳动型收入、资产型收入、劳资混合型收入、技能声誉型收入等。
我国公民存在多种收入类型最根本的原因是( )A.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B.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C.我国存在多种生产经营方式D.我国实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解析:B 注意设问中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一限定,公民收入多元化是由生产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故选B项。
3.罗田县华农大学毕业生小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主创业,在当地政府扶持下贷款20万办了一家黑山羊养殖场,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养殖实践。
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地小有名气,小也率先富了起来,今年他被评为“十佳创业标兵”。
小的收入属于( ) ①按劳分配所得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④劳动收入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D 小自办养殖场获得的收入包括投资(贷款)、技术(知识)、管理等方面所得,故②正确,小为自主创业,故选④,排除①③。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两个同步增长”( )①意味着国家富强,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②意味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促进同步富裕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C 实现“两个同步增长”,其目的是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社会公平,①③中的容符合这一要求;②中的“同步富裕”不正确,不选;④中的容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一种思想,现在的提法是“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5.要想改变漫画《套圈》中现象,政府必须(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建立企业职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③强化税收调节,取缔过高收入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A ①②做法有利于提高企业工人工资水平,故入选。
对于过高收入应该调节,而不是取缔,排除③;④中做法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会拉大收入差距,而本题强调公平,故排除。
6.我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提出,2012~2015年,年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表明国家(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确立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解析:C 材料容是国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设立最低工资标准,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选项C正确,排除B;A、D不符合题意。
7.(2015期中)下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
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盈利降低②B-C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增加财政支出③C-D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④D-E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C D-E阶段为经济繁荣阶段,此时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减少财政赤字,并提高贷款利率,④排除;A-B阶段为经济衰退期,此时消费需求量下降,同时企业盈利降低,B-C阶段为经济萧条期,此时失业率增大,适宜增加财政支出,C-D阶段为经济复期,此时国家应该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①②③入选。
8.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因此,对新能源车的研发将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为支持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①对购买新能源车予以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车技术的研发③对新能源车的生产和消费给予贷款贴息④对新能源车生产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或降低税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C 题目要求有两个重点:“支持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和“财政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减税”和“增加支出”两个方面,①②④符合题目要求;③中容“贷款贴息”属于货币政策,不选。
9.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
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②企业加大投资,居民消费增长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④市场供给减少,物价上涨A.①③④B.③②①C.③④②D.②③①解析:B 政府财政投资一般投向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领域,这会使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与a对应的是③;同时在政府扩大财政投资这一信号指导下,企业也会加大投资,随着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增长,居民消费相应增长,最终会拉动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故与b、c 对应的是②、①,选B。
10.(2015日照联考)2014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铁路、邮政和电信业相继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围②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③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财政补贴,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④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要求的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属于财政政策的是①③;②可能是财政政策,也可能是货币政策;④属于货币政策;选B。
11.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打击偷税漏税。
可见税收( )A.具有强制性的特征B.具有无偿性的特征C.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D.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解析:A 材料容讲述了政府对税收加强管理的措施。
这些措施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
选项A正确。
12.目前市民举报的税案最多的是使用假发票的行为,其次是房地产行业销售地下室、车库等是以收据替代发票的现象。
此外,物业管理公司收取物业费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案件也有所增加。
市民举报的上述行为属于( )A.偷税,他们是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税款B.欠税,他们是超过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税款C.骗税,他们是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D.抗税,他们是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解析:A 使用假发票、以收据替代发票的行为,可以隐瞒企业的真实收入,达到不缴或少缴税的目的,这种做法属于偷税行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15乳山质检)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材料二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故无法解决。
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扩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
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2分)(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 (8分)(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10分) 解析:第(1)问要求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属于信息类的解答题。
只要根据图表类信息解读的步骤,很容易得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的差距即我国财政支出较少的信息。
第(2)问要求谈谈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属于理解类的解答题。
在分析说明时,把本问过渡到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知识点即可。
可以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从分配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第(3)问可以从最根本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的角度进行说明,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其次可以从采取合理的分配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再次可以增加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最后从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水平还比较落后。
(2分)(2)①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影响。
(2分)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财政收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2分)③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
(4分)(3)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把扩大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和财政收入。
(2分)②调整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让利于民。
(2分)③增加财政对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支出,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分)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合作医疗水平及扶贫标准,改善人民生活。
(2分)⑤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整顿和规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分)14.(2015中学检测)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
近几年财政收入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国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下降。
我国劳动报酬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
2014年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2 90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 913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 08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0 371亿元;农林水支出14 002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
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1)针对材料一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